新时代高校学生食品安全意识提升策略探析
凤淳雅
长春职业技术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33
食品安全是公众健康的重要保障,它关乎社会安定及人民的幸福。高校学生属于特殊人群,饮食选择多样,极易遭遇食品安全风险。并且自身控制能力不强,缺乏食品安全知识,因此高校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较为薄弱。近些年,虽然我国高校不断加强食品安全经营工作,但是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仍旧有待提高。如今在新时代下,面对网络信息时代带来的饮食观念转变以及食品安全问题,如何科学有效地提升高校学生食品安全意识,成为高校食品安全经营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一、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食品安全意识提升的必要性
(一)食品安全形势严峻
当今时代是新时代背景下食品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食品消费方式多,食品安全问题更加复杂且隐秘化,潜在风险逐渐增加食品安全形势仍旧严重。高校学生是社会上充满活力与发展潜力的青年群体,他们的食品消费行为具有自主性强、频率多样等特征,容易受食品安全事件影响[1]。同时,学生食品安全意识提升有助于校园食品安全环境创建,学生食品安全意识提升后,其对于食品安全更为关注,这就会推动食品经营主体诚信经营,销售安全食品。提高高校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不仅是维护他们生命健康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社会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重要构成,具有现实迫切性和长期战略意义。
(二)学生健康需求增长
随着社会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校学生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增加,健康饮食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学生对食品安全、营养均衡、健康饮食结构等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面临着紧张的学习生活节奏,因此学生需要科学饮食,才能保障身体的健康与学习效率。提高高校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食品消费观念和健康的饮食观念,是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的现实需求,是推进高校健康教育体系建设和校园食品安全建设的重要方向。
二、新时代高校学生食品安全意识提升策略
(一)加强食品安全知识教育,丰富教育形式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若想要改进高校学生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最先要做的便是加大食品安全知识的教育,使教育得以常态化、多样化地展开。现阶段,高校应当把食品安全知识融合到自身的课程体系和学生规划当中,依循时代的特征和学生的真实情况,合理安排教育内容,做到知识的系统化和实际化。教育方式也要丰富一些,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可增添线上教育、专题讲座、宣传展板等形式,以加强教育的互动性和吸引力。利用各个渠道,多种角度的教育来传递知识,让同学们在毫无察觉的时候便提高了对食品安全的意识及对风险的辨识能力,逐渐养成守护食品安全的习惯,进而给校园营造出一个健康、和谐的饮食环境形成根基。
例如,高校把食品安全知识当作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通过开专题讲座放宣传短片,做校园食品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让新生入学之初就有对食品安全的了解。学校利用微信公众号,校园网定期发布食品安全知识小贴士,联系实际案例剖析食品安全隐患,强化学生的安全风险防范意识。高校还与学生食堂联合,把健康饮食指南贴在餐厅醒目处,搞“每月一主题”的食品安全宣传月活动,让教育浸润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里,线上线下的多种形式教育,有效地优化了高校学生对食品安全的认识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建设食品安全文化氛围,强化校园宣传
营造出好的食品安全文化氛围,这是新时代高校增进学生食品安全意识的一项重要途径。在校园里面营造浓烈的食品安全宣传氛围,如此一来就能切实改善学生的认同感以及参与度,高校要把食品安全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个规划之中,借助校园广播,电子显示屏,宣传栏这些媒体开展常态化宣传[2]。让食品安全观念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内心,就拿“食品安全宣传周”这类重要时间来说,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如此一来便能进一步扩大宣传的范围,增强宣传的深度。在不知不觉之间让学生们重视食品安全这个问题,学会思考,从而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规避饮食方面的风险,塑造起健康的饮食观念。
例如,高校设置食品安全宣传角,定时更新食品安全知晓板,含有食源性疾病防范合适饮食搭配,常见食品添加物等知识,引领学生正确看待食品安全问题。学校凭借微信公众号发放“每周食品安全小常识”,依照当前热点事情执行解读,提高学生关注度。每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校团委与食堂、学生会一起举行活动,举办“食品安全提议签名”“健康饮食问答竞赛”之类的东西,形成全校上下共同参与的氛围。线上线下结合这样的宣传形式,切实改善学生的食品安全观念,促进食品安全文化在校园的广泛流传和扎根。
(三)利用信息技术开展食品安全教育与管理
新时代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实施对食品安全的教育管理,是提升高校学生食品安全意识的一个重要步骤。高校可以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食品安全部分的信息平台,以智能化、精准化的方法去实现对学生关于食品安全知识的传授与教育,并加强对学生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在此之中。信息技术的引入拓宽了教育和监管的方式,并且使得管理具有一定的即时性和科学性,这有助于打造一套完整的、智能化的高校食品安全教育与管理体系,从而塑造安全、健康的校园饮食氛围。
例如,高校创建“智慧食堂管理平台”来说,从买原料开始一直到饭菜做好全部都是数字追踪。学生拿个手机App就可以随时看菜咋来的,放多久,怎么做。这样一来就加深了他们对食物安全的认识和信心。学校还在学习管理系统里面做了一个“食品安全小课堂”,定时发短片课和互动测试题,吸引大家自己学食品知识。微信公众号发出吃饭安全警告,宣传科普文章给突然出事的吃的东西,让学生注意食品方面的危险。这些办法一来,食品安全管理方法变好,也真正让学生的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结论:新时代下高校学生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是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保护,同时也是保障高校平稳发展的必要保证。通过科学系统化的教育培训,丰富多样的宣传手段,信息化手段的合理利用,完备的管理机制的创建,能够对学生食品安全意识自我保护做出明显的改善。未来,高校需不断地更新食品安全意识培育的方式方法,形成全员皆学,全方位覆盖、全周期保障的食品安全教育模式,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健康成长,并推动校园食品安全环境改善,给创建健康文明的高校生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张维微.新时代高校学生食品安全意识提升策略探析——评《食品安全通识教程》[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3,14(7):331-332.
[2] 张英琦.新时代大学生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食品营养与安全卫生》评述[J].食品与机械,2021,37(11):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