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校英语教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研究

作者

杨淇斯

长春职业技术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33

高校英语教育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是一个传播文化交流和价值观的平台。在如今全球化的文化交流不断加快的背景之下,如何保护、传承及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这是高校英语教育所面临的一大挑战。将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到英语课程中,不但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促进学生跨文化交流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能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力,达到“走出去”和“引进来”的互动。

一、高校英语教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一)增强文化自信

高校英语教育过程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文化自信心乃是一个民族立足于世界上重要的根基,也是一个国家精神上的核心表现。 把传统文化融合到英语教育当中去,让学生学习外语的同时能深入理解认同自己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从而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心,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为学生打牢文化根基[1]。学生不仅仅学习语言,还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加深学生对国家社会和历史的认识。增强文化自信程度,可促使学生积极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宣传和弘扬,让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发展,以此来推进国家软实力的上升,民族复兴。达成。

(二)传承民族精神与价值观

高校英语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传承民族精神与价值观十分关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许多民族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如仁爱,诚信,礼仪,和谐等,这些精神和价值观构筑起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若在高校英语教学里加入这些内容,学生便可做到在学好语言之际,深入体会并认可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样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打造,从而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赋予雄厚的文化根基。

二、高校英语教育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探析

(一)优化课程设计,系统融入传统文化内容

优化课程设计成为高校英语教育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把传统文化内容系统地纳入英语课程之后,就能做到语言教学同文化传承相融合。在设计课程的时候,应当关注传统文化知识的科学选择和合理整合,既要契合学生认知水平,又要体现出很强的文化代表意义,还要包含历史典故、传统节日、经典文学作品等诸多内容,扩充学生的文化视角。要合理设置教学模块和教学环节,使得文化要素能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听,说,读,写之类的语言技能训练当中,改善学生对中华文化的领悟和认可程度。经过改进课程设计,可以加强英语课的质量,又能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流传。

例如,高校的英语教育中优化课程设计,系统地加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可以在高校英语课程中设置特定的文化主题单元,“中华传统节日”单元里包括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的来源、风俗和文化意义。在此,学生可以借助英语文本学习相关知识,又通过角色扮演、文化讲座、影视资料等多种方式去深化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体验。还安排了经典文学作品的英文译本,比如《论语》《诗经》等,让学生于语言学习时体会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这种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有益于推动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延续。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文化体验感

高校英语教育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更新教学办法,加强学生的文化体验感。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没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味和文化认同感,更新教学办法就能加强课堂的互动性和参与感。通过情境模仿,项目化学习,翻转课堂等多样的教学手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语言教学融合起来,让学生在真实的文化语境当中去做语言练习,加深对文化内涵的认识,重视多种感官体验,如视觉,听觉,触觉的结合,让文化体验更生动,更有感染力,促使学生积极认同并内化中华文化,更新教学方法既改善了教学成果,又给传统文化传承增添新动力。

例如,高校英语课堂实行项目化学习,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到教学主题当中,高校规划了一个以“中华传统节日”为主题的任务,学生被分成小组去调查春节,中秋节这些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文化意义,然后用英语制作成汇报资料。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通过实际访问以及观看相关纪录片,加深了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体会和感知。教师还会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模仿,让同学们体会到传统节日的礼节和风俗,使得文化学习变得更为具体形象。

(三)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文化素养

在高校英语教育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候,教师的文化素养十分关键,加大师资培养,这也是改善教师文化传承能力的有效方法。高校应当定时举行教师传统文化素养强化培训,采取专题讲座、文化研修、课程交流等方法,来提升教师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领悟和掌控[2]。引导教师主动去学中华文化的经典著作,加深自己的文化知识储备,从而把文化内涵融进英语教学当中,高素质的教师可以精准传递文化精华。通过选择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高校英语教学内容,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中国传统哲学,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例如,高校想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英语教学当中去可以设置一个叫“教师中华文化素养提升计划”的方案,这个计划让英语教师去参加有关《论语》研读班还有中国古典文学英语翻译研讨会之类的活动,从而让教师更好地领悟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怎样将这些文化内涵变成教学内容。而且学校还会邀请文化学者来做关于中华礼仪同语言融合的讲座,进而改善教师课堂上讲述文化故事、阐释文化概念的能力。这样一些有系统的培训有助于改善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使得他们在平时英语教学时能自然而然地融入传统文化内容,促使英语教育与文化传承实现有机结合。

结论:高校英语教育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达成文化自信与语言能力一同提升的关键途径。将来要守住文化同语言的融合,更新教学理念和模式,改善教师队伍,塑造起丰厚多样化的教学资源系统。通过不断的完善改进,高校英语教育将成为中华文化传播的关键阵地,塑造出具备世界眼光和文化自觉的当代人才,助力中华文化得以流传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静宜.高校英语教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2023(16):153-156.

[2] 尹楠.高校英语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J].校园英语,2022(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