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监理的难点与解决方案
俞春磊
身份证号码:120102198908025016
引言:随着建筑工业化发展,装配式建筑应用日益广泛。工程监理对保障装配式建筑质量与安全至关重要,但实际工作中存在不少难点。深入研究这些难点并探寻解决方案,对推动装配式建筑行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1.装配式建筑工程监理难点
1.1 质量把控难点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质量把控存在诸多难点。首先,预制构件的生产质量难以完全保障。其生产过程涉及到多个环节,如原材料的选用、模具的精度、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都可能影响构件的最终质量。例如,原材料的质量不稳定可能导致构件强度不足或出现裂缝。其次,构件的运输和存放也对质量有影响。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道路颠簸、装卸不当等原因,构件可能发生碰撞损坏,而存放环境如果不符合要求,如受潮、暴晒等,也会使构件性能下降。再者,现场安装环节的质量问题不容忽视。
1.2 进度管理难点
进度管理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监理中面临不少挑战。一方面,预制构件的生产周期存在不确定性。其生产进度可能受到原材料供应、生产设备故障、劳动力短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原材料供应不及时,生产就会被迫中断;生产设备的突发故障也会延误生产进程。另一方面,现场安装进度受多种条件制约。例如,构件的供应与现场施工进度不匹配是常见问题,若构件供应延迟,会使现场施工人员和设备闲置,影响整体进度。同时,恶劣的天气条件、施工场地狭窄等因素也会给现场安装工作带来困难,导致进度滞后。
1.3 安全监督难点
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督是监理工作的一个难点。预制构件体积大、重量重,在吊运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例如,吊运设备的选型不当、吊索具的质量问题或者操作人员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构件坠落,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施工现场的临时支撑体系也至关重要,其安装和拆除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或者为了赶工期而违规操作的情况时有发生。
2.装配式建筑工程监理难点成因
2.1 技术标准差异
技术标准差异是装配式建筑工程监理难点的一个重要成因。不同地区、不同企业对于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预制构件的生产方面,有些地区对构件的尺寸精度、钢筋锚固长度等要求可能不同,这就导致在质量把控上难以统一标准。对于连接节点的构造要求,各地的标准也不尽相同,使得监理人员在监督过程中需要依据多种标准进行判断,增加了工作的复杂性。
2.2 协调沟通不足
协调沟通不足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监理中是导致难点的关键因素之一。装配式建筑涉及到多个参与方,包括预制构件生产厂家、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以及监理单位自身等。在实际工程中,各方之间的信息传递往往不够及时和准确。例如,设计单位对构件的设计变更如果不能及时通知到生产厂家和施工单位,就会导致生产出来的构件不符合要求或者现场施工出现混乱。施工单位与生产厂家之间对于构件的供应计划和质量要求沟通不畅,也会造成构件供应不及时或者质量问题。而且,监理单位与其他各方之间如果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就难以全面掌握工程进展情况,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3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监理造成诸多困难。从监理人员自身来看,部分监理人员对装配式建筑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规范掌握不够深入。他们可能不熟悉预制构件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检验标准,在进行质量把控时难以发现深层次的问题。对于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流程和安全管理要点,一些监理人员也缺乏足够的了解,无法有效地进行进度管理和安全监督。此外,施工人员的素质也会影响工程监理。施工队伍中不同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差异较大,一些技术水平低的人员在构件安装、连接等关键工序上容易出现操作失误,而安全意识淡薄的人员可能会违反安全规定,给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带来隐患。
3.装配式建筑工程监理解决方案
3.1 强化质量管控措施
为了强化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质量管控,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要加强对预制构件生产环节的监管。监理人员应定期深入构件生产厂家,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如模具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要进行旁站监督,及时纠正不符合规范的操作。其次,要严格把控构件的运输和存放环节。制定详细的运输方案,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和固定方式,防止构件在运输过程中受损。在存放方面,要根据构件的类型和特点,选择合适的存放场地,做好防潮、防晒等防护措施。再者,在现场安装过程中,要使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对构件的安装位置进行精确测量,确保安装精度。同时,要加强对连接部位的质量检查,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如套筒灌浆连接时,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保证连接质量。
3.2 优化进度管理策略
优化进度管理策略对于装配式建筑工程监理至关重要。在预制构件生产方面,监理单位要与生产厂家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要提前对原材料供应、生产设备维护等情况进行评估,确保生产过程顺利进行。同时,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及时了解生产进度,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预警并采取措施解决。对于现场安装进度的管理,要根据工程总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构件的供应顺序和时间,避免构件供应与施工进度脱节。在遇到恶劣天气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时,要及时调整进度计划,采取赶工措施时也要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此外,要加强对各专业施工的协调管理,明确各专业的施工顺序和交接时间,避免因专业间的衔接不畅而影响整体进度。
3.3 完善安全监督机制
完善安全监督机制是保障装配式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的必然要求。在吊运环节,要对吊运设备和吊索具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要求吊运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且在吊运前对构件的重量、重心等进行准确计算,制定详细的吊运方案。对于施工现场的临时支撑体系,监理人员要加强检查频率,确保其安装牢固、拆除有序。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特别是针对不同工种交叉作业时的安全注意事项,要进行详细讲解。同时,要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责令整改,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复查,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彻底消除。
结束语:装配式建筑工程监理工作虽面临诸多难点,但通过深入分析成因并采取有效解决方案,可逐步提升监理效能。未来需持续关注行业发展动态,不断完善监理工作方法,为装配式建筑工程高质量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徐保文.装配式建筑工程监理的质量控制研究——以铂金美寓二期为例[C]//《中国建筑金属结构》杂志社有限公司.2024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智慧建筑与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五).江苏天园项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2024:181-183.
[2]杨泽光.装配式建筑工程监理实施关键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3,(13):71-73.
[3] 李杰坤.BIM 技术下装配式建筑监理质量安全管控策略[J]. 大陆桥视野,2022,(04):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