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析注浆加固技术在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作者

赵高杰

开封市通达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交通事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交通量日益增长,在行车荷载及自然因素反复作用下,大量早期修建的桥梁产生了病害问题,桥梁承载力下降,安全隐患越来越多,若不及时处理,将对行车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当前,危旧桥加固改造迫在眉睫。注浆加固法多用于构造物病害控制,如墩台裂缝处治等。通过注浆管可将水泥浆向所需加固物内注入,以此改善其承载力,提高其强度,达到有效控制病害发展的目的。相比其他病害处治方法,注浆加固法施工方便、快捷、对环境影响小,且成本低,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为此,在桥梁墩台裂缝病害处治中采用注浆加固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注浆加固技术原理

桥梁工程在交通运输系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是连接不同区域的交通枢纽,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增强城乡联系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桥梁工程正朝着大型化、复杂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大型桥梁工程不仅要求具备更高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还需要考虑环保、美观等多方面因素。因此,研究桥梁工程加固施工技术,对于提升桥梁工程整体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在裂缝病害处治中,采用注浆法加固,可按一定比例配制流动浆液,通过一定压力由喷浆机箱结构物缝隙内灌入浆液,从而达到裂缝填塞、防止钢筋锈蚀及增强结构整体强度的效果。一般可选用水泥砂浆、水泥浆、环氧树脂等材料作为加固浆液,在墩台结构裂缝处理时,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所需注浆材料。一般情况下,在墩台、拱圈裂缝处治中多采用水泥砂浆材料,根据裂缝的大小,确定是否需要在注浆材料内添加砂料,相比,其他材料,水泥砂浆成本低,效果好。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物,则可采用环氧树脂浆,针对细小裂缝,此类材料易灌满,且具有良好粘结性。

相比其他加固方法,注浆法堵漏效果更好,能够充分填充墩台裂缝孔洞,减少渗透性,降低渗透率,增强结构物的抗渗性能。此外,于桥梁墩台而言,通过注浆加固可增强结构的整体性,进而提升地基的承载力。同时,此方法还具备施工操作简单、施工速度快、质量便于管控、成本低及具有良好的处治效果。

二、工程概况

某桥梁工程全长 259.2m , 9m 为桥面净宽,两侧设有人行道,各 1m 宽,上部结构为 5x13m 空心板 +6x20m 普通钢筋混凝土 T 型梁,本桥梁通车运营多年,且多重载车辆,在行车荷载及自然因素反复作用下,本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问题,承载力有所下降,为了确保桥梁的安全性,决定对其进行加固处治。经检测可知,本桥梁病害多为裂缝、钢筋外露锈蚀等,如桥面沥青混凝土表面严重老化磨损、人行道表层砂浆普遍网裂。T 梁主梁腹板底面局部存在钢筋外露锈蚀,少数部位甚至存有孔洞、蜂窝等情况。而在桥台部位,存有大面积勾缝砂浆剥落情况,且台帽存有少量贯通纵向裂缝,经检测,宽度在 0.16~0.25m 之间,裂缝问题严重,为了更好地解决墩台裂缝问题,决定采用注浆加固法进行施工。

三、确定施工技术指标

墩台作为桥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若出现病害问题,如裂缝等,必将危害桥梁的整体质量。在充分掌握裂缝位置、破损情况的基础上,此次注浆加固设计可采用梅花形在墩台正面进行孔位放样分布,9cm 为成孔直径,10cm 为孔深,方向应和水平线之间存有一定倾角,如 5 。在加固施工中,为了保证施工效果,需确定注浆扩散半径与距离,并确定出具体数值。基于桥梁墩台孔隙率、渗透系数等参数,可确定 1.5m 为此次注浆扩散半径。

在注浆施工中,需充分结合裂缝大小进行注浆量的确定,并确定浆液配合比。保证浆液配料充足,并将空隙充分填满,针对局部较大裂缝部位,需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注浆量。为了确保浆液充足,可按 2% 以上进行浆液量的计算。

在墩台加固施工中,需严格控制注浆压力与时间。注浆条件不同,凝固时间也存有差异,可根据凝固时间的长短,合理确定速凝剂、分散剂及膨胀剂等材料,并合理调整注浆液。

在施工技术参数中,注浆压力是最重要的参数之一,为了达到良好的施工效果,必须合理控制注浆压力,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可在0.3~0.5MPa之间控制注浆压力,且结合具体情况,做适当调整。

四、注浆加固施工工艺

桥梁工程作为交通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桥梁结构已向大跨高墩方向迈进,为了增强结构的承载力,提高基础稳定性,对桥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为了进一步有效控制墩台裂缝病害,决定采用注浆加固法进行施工,具体施工工艺如下:

1、施工准备。施工前,要详细的做好施工现场的审查工作,首先要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主要是检查在施工区域内有没有妨碍施工的障碍,如果有的话要及时清理。另外也要确保现场的水电设备都能够正常运转,不能妨碍正常的施工工作。除此之外,还要做好施工材料准备工作,比如保证进场施工材料质量合格,根据施工配合比设计准确配置注浆液。与此同时,还应提前配置好施工设备,保证配置合理,并做试机工作,设备运行正常,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故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成孔。钻进施工中,可采用 Φ88 钻头,钻孔时,要与钻孔位置对准,在允许范围内合理控制偏差,待钻进后,要做好孔壁保护工作,若存在粉性土,则需下入导管,直到钻进黏性土。

3、注浆管安放。在钻孔施工结束后,需及时安放注浆管,并做孔口封堵处理,防止浆液外流。此外,还需将软橡皮包裹到花管外壁,防止进入泥沙。

4、注浆。在注浆搅拌环节,需合理控制材料用量,保证均匀拌和,防止出现离析等情况。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注浆,通常情况下,需按照“ 上—下” 的顺序进行注浆,待注浆液从孔口溢出,则可停止注浆。在此环节,要指派专人做好观测,避免因注浆压力太大,对其他结构造成不良影响。

5、封堵孔口。在完成上述施工之后,需对孔口进行及时封堵,并检查孔口质量,若浆液有所不足,可及时补浆,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6、加固效果。根据施工前以确定注浆结束标准,结合大量实践经验,规定当浆液溢出,或注浆压力超过 0.5MPa ,或注浆口处吸收料速度在 0.6L/min 且延续 30min 时,均可结束注浆施工。

在整个注浆过程中,当注浆压力超过0.4Mpa 的情况下,已经有浆液溢出现象,此时裂缝也被浆液充分填充,表明可达到良好的注浆处治效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桥梁工程建设规模的持续扩大,大跨径桥梁得到了大力发展。在行车荷载、自然因素等影响下,对桥梁结构的强度、变形稳定性及疲劳耐久性等方面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为解决桥梁病害问题,注浆加固技术的应用具有显著的施工效果,可修复裂缝病害,延长桥梁工程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 刘昊栋.公路桥梁桩基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 四川水

泥,2022

[2] 徐辉.岩溶地区桥梁桩基施工前的地基处理技术. 工程建设,2021

[3] 袁清明. 岩溶地区桥梁桩基施工技术的研究[J]. 自动化应

用,2023(07)

[4] 李隆;周娟.桥梁桩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 交通世界,2021

[5] 马光强.关于路桥建设施工中桩基加固技术的研究. 绿色环保建

材,2020

[6] 杜志峰.公路桥梁桩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分析. 科技视界,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