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工程质量控制中监理的关键策略与实践

作者

马立强

身份证号码:120223199110301677

引言:工程质量关乎项目成败与社会安全。监理作为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力量,其策略与实践对确保工程质量至关重要。深入探讨监理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关键策略与实践,有助于提升监理效能,保障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1.工程质量控制中监理关键策略

1.1 制定质量标准策略

在工程质量控制中,制定质量标准策略是监理工作的基石。质量标准明确了工程从原材料到最终成品的各项要求。监理需要深入研究工程相关规范、标准以及项目的特殊要求,制定详细、可操作的质量标准。这包括对各类建筑材料的质量指标,如水泥的强度等级、钢筋的屈服强度等设定明确界限。对于施工工艺,如混凝土浇筑的顺序、振捣方式、养护要求等都要有细致规定。通过制定全面的质量标准,为整个工程质量控制提供了清晰的目标和依据,确保所有参与方都清楚了解工程应达到的质量水平,避免因标准不明确而导致的质量问题。

1.2 人员资质审查策略

人员资质审查策略在工程质量控制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监理要对参与工程建设的各类人员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对于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需查看其是否具备相应的注册建造师资格,是否有丰富的类似项目管理经验。技术人员要检查其专业技术职称以及在相关领域的工作年限。特种作业人员,像电工、焊工等,必须核实其是否持有有效的特种作业操作证。监理通过这种严格的人员资质审查,能够确保每个岗位上的人员都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知识,从人的因素上保障工程建设按照高质量的要求推进,减少因人员能力不足而引发的质量风险。

1.3 风险预控策略

风险预控策略是工程质量控制监理工作中的前瞻性环节。监理需要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全面识别和评估。从自然因素看,要考虑工程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如暴雨、地震等可能对工程质量造成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在技术方面,要预判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可能带来的风险,例如新型建筑材料的性能不稳定风险。同时,还要关注工程进度压力可能导致的质量风险,如赶工时容易出现的施工工序简化问题。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预控体系,监理能够提前采取措施,将质量风险扼杀在摇篮之中,保证工程质量稳定。

2.工程质量控制中监理实践方法

2.1 施工前文件审查实践

施工前文件审查实践是监理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监理需要对施工单位提交的各类文件进行细致审查。首先是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检查其中的施工方案是否合理,包括施工顺序、施工进度计划是否符合工程要求,资源配置是否科学。对于工程图纸,要查看其是否完整,有无设计缺陷,不同专业图纸之间是否存在矛盾之处。同时,对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文件进行审查,确保其质量管理制度健全,质量责任明确到人。通过施工前的文件审查,监理可以在工程开工前就发现潜在问题,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因文件问题而导致质量事故或延误工期。

2.2 施工中现场检查实践

施工中现场检查实践是监理直接把控工程质量的核心工作。监理人员要定期深入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在原材料方面,检查进场的原材料是否与所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相符,例如检查砂石的粒径、含泥量是否合格。对于施工工艺,要旁站监督关键工序,像基础灌注桩的施工过程,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规范要求。同时,检查施工单位的质量检验工作是否到位,如混凝土试块的制作、养护和送检是否规范。监理通过施工中的现场检查,能够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整改,保证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2.3 施工后验收评估实践

施工后验收评估实践是对工程质量的全面检验。监理要依据相关标准和合同要求,对已完成的工程进行详细的验收评估。在外观方面,检查建筑物的表面是否平整,有无裂缝、渗漏等缺陷。对于结构安全,要通过检测手段,如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超声法检测结构内部缺陷等,确保结构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对工程的功能性进行测试,如建筑的给排水系统是否畅通、电气系统是否正常运行等。施工后验收评估是工程质量控制的最后一道关卡,只有通过严格的验收评估,才能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交付合格的工程产品。

3.监理工作对工程质量控制的作用

3.1 保障工程质量作用

监理工作在保障工程质量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监理人员凭借其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对工程建设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从工程的原材料选用开始,监理会严格审查原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对原材料进行抽检,确保其符合工程建设的标准要求。在施工过程中,监理时刻关注每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对照施工规范和设计图纸,检查施工工艺是否正确,施工操作是否符合标准。例如在混凝土浇筑工程中,监理会检查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否准确、浇筑的振捣是否密实、养护是否到位等。对于隐蔽工程,监理更是严格把关,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后才允许进行下一道工序。他们通过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方式,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防止质量问题的积累和扩大,从而有效地保障了工程的整体质量,为最终建成高质量的工程项目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提升项目效益作用

监理工作对提升项目效益有着积极的意义。首先,在成本控制方面,监理能够对工程的造价进行有效的监控。他们参与工程的招投标工作,协助业主审查投标文件中的报价部分,防止不合理报价的出现。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对工程变更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变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增加。例如,对于施工单位提出的一些因自身施工失误而导致的变更要求,监理会坚决拒绝。同时,监理通过优化施工方案的建议,提高施工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在工期控制上,监理会根据工程总进度计划,对各个分项工程的进度进行监控和协调。当出现影响工期的因素时,如恶劣天气、施工单位的人员设备不足等,监理会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避免工期延误带来的经济损失。

3.3 促进工程规范作用

监理工作对促进工程规范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监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标准以及行业惯例进行施工。在施工前的文件审查中,确保施工组织设计、图纸等文件符合规范要求;施工中的现场检查保证每一道工序都严格遵循规范操作;施工后的验收评估也是以规范为依据。通过这种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监理促使整个工程建设在规范化的轨道上运行,不仅提高了工程质量,也有助于提升整个建筑行业的规范水平,为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结束语:监理在工程质量控制中运用关键策略并积极实践,对保障工程质量意义重大。持续优化监理策略与实践方法,可进一步提升工程质量控制水平,推动工程建设行业健康发展,为社会打造更多优质工程。

参考文献:

[1]刘海儒.高速公路工程监理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的作用研究[J].工程机械与维修,2025,(04):162-165.

[2]童淋海.电力工程质量控制中监理的可行方法及作用研究[J].电气技术与经济,2024,(05):272-275.

[3] 秦佥一. 船闸除险加固工程质量安全及监理关键节点控制探讨[J]. 治淮,2022,(12):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