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分析法对水质总磷测定效果评估
孔祥媛
辽宁泽昱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辽宁锦州 121000
引言:水质总磷是衡量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关键指标,准确测定至关重要。化学分析法是常用的总磷测定手段,其效果直接影响数据可靠性。评估化学分析法对水质总磷的测定效果,有助于优化检测方法,提高水质监测水平,保障水环境质量。
1. 化学分析法概述
1.1 常见方法原理
化学分析法测定水质总磷主要基于一些特定的化学反应原理。例如,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在酸性条件下,正磷酸盐与钼酸铵反应生成磷钼杂多酸,然后通过还原剂将其还原为磷钼蓝,该物质在特定波长下具有吸收峰,通过测定吸光度就可以确定总磷的含量。这种反应原理基于磷元素在特定化学环境下的化学活性和显色反应特性。另一种方法是氯化亚锡还原钼蓝法,也是利用正磷酸盐与钼酸铵反应生成磷钼杂多酸,然后用氯化亚锡还原为蓝色的络合物,同样通过对颜色的测量来确定总磷含量。这些方法的原理都利用了磷元素在化学反应中能够形成特定络合物且络合物具有可检测的光学特性这一基本原理。
1.2 操作流程特点
化学分析法测定水质总磷的操作流程具有自身的特点。以钼酸铵分光光度法为例,操作流程首先需要对水样进行预处理。如果水样含有悬浮物,需要进行过滤或者消解处理,以确保磷以正磷酸盐的形式存在于水样中。消解过程中,通常采用过硫酸钾等强氧化剂将水样中的有机磷和其他形态的磷转化为正磷酸盐。然后进行显色反应,准确加入钼酸铵试剂和还原剂,控制反应的温度和时间是非常关键的。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可能导致副反应的发生,影响显色效果和测定结果。反应完成后,使用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整个操作流程对实验人员的操作技能要求较高,因为每一个步骤的误差都可能累积影响最终结果。并且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化学试剂,这些试剂的纯度、保存条件等都会对测定产生影响。同时,操作流程相对比较繁琐,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效果评估指标
2.1 准确性分析
准确性是评估化学分析法测定水质总磷效果的关键指标之一。准确性反映了测量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在实际测定中,影响准确性的因素众多。首先是水样的采集和保存,采集过程中如果水样受到污染或者保存不当导致磷形态发生变化,会直接影响测定的准确性。例如,水样中的微生物活动可能会将有机磷转化为其他形态,使得测定结果偏离真实值。在化学分析过程中,标准溶液的配制和使用是影响准确性的重要环节。标准溶液的浓度不准确或者在保存过程中发生变化,会导致建立的标准曲线出现偏差,从而影响对水样中总磷含量的准确测定。此外,反应过程中的干扰物质也会对准确性产生影响。例如,水样中存在的某些金属离子可能与钼酸铵发生反应,干扰磷钼杂多酸的形成,从而降低测定的准确性。为了提高准确性,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种条件,如采用高质量的试剂、准确进行操作、对水样进行合适的预处理等措施来尽量减少误差。
2.2 精密度考量
精密度考量化学分析法测定水质总磷的重复性和再现性。精密度高意味着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结果之间的偏差较小。在实际测定中,影响精密度的因素包括仪器的稳定性和操作人员的操作一致性。分光光度计等仪器如果存在波动,如光源不稳定或者波长不准确,会导致测量的吸光度出现偏差,从而影响精密度。操作人员在进行显色反应时,如果每次加入试剂的量、操作的速度和顺序不一致,也会造成结果的波动。此外,水样的均匀性也会对精密度产生影响。如果水样没有充分混合均匀,不同部位的水样磷含量可能存在差异,在多次取样测量时就会导致结果的不一致。为了提高精密度,需要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操作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并且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确保每次操作的一致性。同时,对于水样需要进行充分的搅拌和混合,以保证水样的均匀性。
3. 不同水质适用性
3.1 清洁水体表现
对于清洁水体,化学分析法测定总磷具有较好的表现。清洁水体中总磷含量相对较低,干扰物质较少。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化学分析法能够较为准确地测定总磷含量。以钼酸铵分光光度法为例,由于清洁水体中不存在大量的有机物、悬浮物和干扰金属离子等,水样在经过简单的预处理后,如过滤去除少量的悬浮杂质,就可以进行显色反应和测定。反应过程中,磷钼杂多酸的形成基本不会受到干扰,还原反应也能够顺利进行,从而得到较为准确的吸光度测量值。而且,清洁水体中的总磷含量在仪器的检测范围内,不会因为含量过低而无法准确测定或者因为含量过高超出线性范围。因此,对于清洁水体,化学分析法在准确性和精密度方面都能够满足要求,是一种可靠的总磷测定方法。
3.2 污染水体效果
在污染水体中,化学分析法测定总磷面临一些挑战,但仍然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污染水体通常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悬浮物和各种金属离子等干扰物质。有机物的存在可能会在消解过程中不完全转化为正磷酸盐,导致测定结果偏低。大量的悬浮物可能会吸附磷元素,在水样预处理过程中如果不能彻底分离或消解,会影响磷的测定。同时,金属离子等干扰物质可能会与钼酸铵等试剂发生反应,干扰磷钼杂多酸的形成和显色反应。但是,如果采用合适的预处理方法,如加强消解的强度和时间,采用适当的掩蔽剂来消除金属离子的干扰等,化学分析法仍然能够测定污染水体中的总磷含量。不过,相比清洁水体,污染水体测定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可能会有所下降,需要更加严格地控制实验条件和对结果进行谨慎的分析。
3.3 特殊水质情况
在一些特殊水质情况下,化学分析法测定总磷需要特殊的考虑。例如,高盐度的水体,其中的高浓度盐离子可能会影响化学反应的平衡和试剂的活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标准溶液进行特殊的配制,以适应高盐度的环境,并且在测定过程中可能需要对反应条件进行调整,如改变反应的pH 值或者增加试剂的用量等。对于含有高浓度氟化物的水体,氟化物可能会与磷钼杂多酸发生反应,从而干扰显色反应。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先对氟化物进行去除或者采用特殊的掩蔽剂来防止其干扰。另外,对于含有大量藻类的水体,藻类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和释放磷,在水样采集和保存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防止藻类的继续代谢活动对磷含量的影响。在分析过程中,藻类细胞内的磷释放也可能会影响测定结果,需要采用合适的预处理方法将藻类破坏并使磷完全释放转化为正磷酸盐后再进行测定。
结束语:通过对化学分析法测定水质总磷效果的评估,明确了各方法的性能特点与适用范围。在实际水质监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化学分析方法,不断改进优化,以提升水质总磷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水环境治理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陈剑桥. 基于改进方法的水质中总磷含量的测定研究[J/OL]. 清洗世界,1-5[2025-06-11].
[2]黄志斌.简论环境监测中水质总磷测定的标准方法[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5,6(07):8-10.
[3]方琳.水质总磷测定方法优化的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25,(01):127-129+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