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大跨度钢结构施工技术难点及解决策略

作者

唐朝旭

天津天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引言: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大跨度钢结构的应用日益增多。然而其施工技术复杂,存在诸多难点,解决这些难点对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深入研究大跨度钢结构施工技术难点及解决策略,能推动该领域施工技术的进步。

1. 大跨度钢结构施工概述

1.1 应用范围

大跨度钢结构在我国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在大型公共建筑方面,如体育场馆、展览馆、机场航站楼等建筑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场馆需要大跨度空间来满足观众席的布置以及比赛场地的需求,钢结构能够提供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可以塑造出独特的建筑造型。展览馆也需要大跨度结构来营造开阔的展示空间,方便灵活划分展览区域。机场航站楼为了容纳大量的旅客和飞机停靠设施,大跨度钢结构能够实现大空间、无柱化的设计理念,提高旅客的通行效率和候机体验。在工业建筑领域,大跨度钢结构用于大型工厂车间、仓库等,它可以满足生产设备的布局和物料存储需求,并且由于钢结构的可装配性强,能够快速搭建,适应工业建设的高效要求。在桥梁工程中,大跨度钢结构桥能够跨越江河湖海等复杂地形,减少水中基础的建设难度,并且钢结构的轻质高强特点有利于减轻桥梁自重,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1.2 发展现状

在我国,大跨度钢结构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建筑需求的日益增长,大跨度钢结构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不断提高。从材料方面来看,高强度钢材的研发和应用为大跨度钢结构提供了更坚实的物质基础。这些高强度钢材具有更高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能够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减小构件的截面尺寸,减轻结构自重。在设计理念上,从传统的结构力学设计逐渐向性能化设计转变。设计师们更加注重结构的整体性能,考虑结构在不同荷载工况下的响应,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如有限元分析等,对结构进行精确的分析和优化。在施工技术方面,我国已经掌握了一系列先进的施工工艺,如大跨度钢结构的整体提升、滑移等技术。同时,相关的施工设备也在不断发展完善,大型吊装设备的起重能力不断提高,为大跨度钢结构的施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不同地区的工程环境差异较大,在一些地震、强风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对大跨度钢结构的抗震、抗风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随着人们对建筑美学的追求,复杂造型的大跨度钢结构建筑不断涌现,这也给设计和施工带来了新的难题。

2. 施工技术难点

2.1 结构稳定性问题

大跨度钢结构的结构稳定性是一个关键的技术难点。由于大跨度钢结构的跨度较大,结构的受力体系相对复杂。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结构容易产生较大的变形,特别是在自重和活荷载的共同作用下,梁、柱等构件的内力分布会发生显著变化。例如,在大跨度钢梁中,随着跨度的增加,梁的弯矩和剪力会迅速增大,如果设计不合理或者材料性能不足,就可能导致梁的弯曲变形过大甚至发生破坏。在水平荷载方面,如风力和地震力的作用下,大跨度钢结构的侧向稳定性面临挑战。对于高耸的大跨度钢结构建筑,风荷载可能会引起结构的振动,这种振动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可能会导致结构疲劳损伤,降低结构的使用寿命。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惯性力较大,大跨度钢结构的节点连接部位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因为节点是力的传递枢纽,一旦节点破坏,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将受到严重威胁。而且大跨度钢结构的空间受力特性明显,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复杂,一个构件的变形可能会引起相邻构件的内力重分布,这种连锁反应可能会对整个结构的稳定性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2.2 构件加工与运输难题

大跨度钢结构的构件加工和运输也存在诸多难题。在构件加工方面,大跨度钢结构的构件尺寸往往较大,形状复杂。一些大型的拱形、球形等特殊造型的构件,其加工精度要求极高。例如,对于一个大跨度的拱形钢结构构件,其弧度的加工误差必须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内,否则在安装时就会出现无法拼接或者结构受力不合理的情况。而且大跨度钢结构构件的焊接工作量大,焊接质量直接影响构件的强度和整体性能。由于构件尺寸大,焊接时容易产生焊接变形,如何控制焊接变形是加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运输环节,大跨度钢结构构件由于其尺寸和重量的限制,运输难度很大。一些超大型的构件可能无法满足公路、铁路等运输的限界要求,需要特殊的运输方案。例如,对于一些长度超过常规运输车辆长度的构件,可能需要采用分段运输然后在现场拼接的方式,但是分段运输又会带来新的问题,如拼接时的定位精度难以保证等。此外,运输过程中的保护措施也至关重要,避免构件在运输过程中受到碰撞、腐蚀等损害,否则会影响构件的质量和后续的安装。

3. 解决策略

3.1 设计优化措施

为解决大跨度钢结构施工中的技术难点,设计优化措施是至关重要的。在结构选型方面,应根据建筑的功能需求、场地条件等因素综合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例如,对于大型体育场馆,可以采用网架结构或者悬索结构。网架结构具有空间受力性能好、刚度大等优点,能够有效地将荷载传递到基础;悬索结构则利用柔性的索来承受拉力,通过合理的索网布置,可以实现大跨度空间覆盖,并且造型美观。在构件设计上,要充分考虑结构的受力特点,合理确定构件的截面形状和尺寸。对于承受较大弯矩的梁构件,可以采用箱形截面或者工字形截面,以提高构件的抗弯能力。同时,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优化。通过有限元分析,可以精确地模拟结构在不同荷载工况下的受力情况,从而发现结构中的薄弱环节,针对性地进行优化。例如,在分析结构的抗震性能时,可以输入地震波,观察结构的响应,根据分析结果调整结构的刚度分布或者加强关键部位的构件设计。

3.2 先进施工工艺应用

先进施工工艺的应用能够有效克服大跨度钢结构施工中的难题。在大跨度钢结构的安装方面,整体提升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有效方法。整体提升技术是将钢结构在地面组装完成后,利用液压千斤顶等提升设备将其整体提升到设计高度。这种方法可以减少高空作业量,提高施工安全性。例如在一些大型机场航站楼的钢结构施工中,采用整体提升技术可以避免在高空进行大量的构件拼接工作,同时由于在地面组装可以更好地保证构件的拼接精度。滑移施工工艺也是一种重要的施工方法,适用于狭长型的大跨度钢结构建筑。通过在结构下方设置滑移轨道,将钢结构构件在轨道上逐步滑移到位。在滑移过程中,要合理设置滑移支撑点和牵引装置,确保结构的稳定性。例如在一些大型工业厂房的钢结构施工中,采用滑移施工工艺可以高效地完成结构的安装。

结束语:大跨度钢结构施工技术难点的解决是提升建筑质量的关键。通过对施工难点的分析和解决策略的探讨,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思路。未来需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工艺,推动大跨度钢结构施工技术朝着更高效、安全、环保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龚学栋.现代建筑中大跨度空间钢结构施工技术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5,(12):130-132.

[2]李铁锁.大跨度钢结构建筑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22,(08):198-199.

[3]姜同兴,伍锦鹏,吴玉敏,等.大跨度钢结构网壳屋架滑移施工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J].建筑技术,2024,55(08):976-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