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速公路试验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效果

作者

陈正旭

云南省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云南省 昆明市 650021

引言:高速公路建设与运营中,试验检测是保障质量的关键环节。传统检测方法存在局限性,无损检测技术以其非破坏、高效等优势应运而生。探究其在高速公路试验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对提升检测水平、保障公路质量意义重大。

1. 无损检测技术概述

1.1 无损检测技术定义

无损检测技术是指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测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采用射线、超声、红外、电磁等原理技术并结合仪器对材料、零件、设备进行缺陷、化学组成、物理性能等的检测技术。它通过对物体内部结构、性质等的间接探测,在不破坏物体完整性的情况下获取所需的检测信息。这一技术在现代工程领域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相关的试验检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为高速公路的建设结构复杂,有路面、桥梁、隧道等不同的结构部分,传统的检测方法可能会对这些结构造成破坏,而无损检测技术能够很好地避免这种情况,从而实现对高速公路各个结构的有效检测。

1.2 常见无损检测技术类型

常见的无损检测技术类型有多种。超声检测技术是利用超声波在物体中的传播特性,如反射、折射、散射等,来检测物体内部的缺陷情况。它可以检测出材料内部的分层、裂纹等缺陷,在高速公路桥梁结构的检测中,能够检测出桥梁内部钢梁的焊接缺陷等问题。射线检测技术则是通过X射线或γ射线穿透物体,根据物体对射线吸收程度的不同来检测内部结构和缺陷。例如在检测高速公路隧道的衬砌结构时,可以清晰地看到衬砌内部是否存在空洞或者钢筋布置是否符合要求。磁粉检测技术常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通过在被检测物体表面施加磁粉,当物体表面存在缺陷时,磁力线会发生畸变,磁粉会聚集在缺陷处显示出缺陷的位置和形状。这在高速公路中一些钢结构部件的检测中很有应用价值。

2. 无损检测技术在高速公路试验检测中的应用

2.1 路面检测应用

在高速公路路面检测方面,无损检测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利用探地雷达技术进行路面结构层厚度的检测。探地雷达发射的高频电磁波在路面结构层中传播时,遇到不同介质的界面会发生反射,根据反射波的时间差等信息就可以计算出各结构层的厚度。这种检测方法快速、准确,不会对路面造成破坏。同时,在道路养护与检测工作中,准确检测路面内部的病害状况至关重要。像基层的松散、脱空这类内部病害,无损检测技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际操作中,会在路面表面精心布置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如同敏锐的触角,能够精确地检测路面的多种特性。例如,检测路面的振动特性,路面在正常状态和存在病害时的振动情况会有明显差异;还会检测弹性模量等参数的变化,因为路面基层出现松散或脱空时,弹性模量必然会发生改变。根据这些参数的变化情况,技术人员就能据此准确判断路面内部是否存在病害,从而为后续的修复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2.2 桥梁结构检测应用

无损检测技术在高速公路桥梁结构检测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超声检测技术可以用于检测桥梁混凝土结构内部的缺陷。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能会由于振捣不密实等原因产生蜂窝、麻面甚至内部空洞等缺陷,超声检测通过测量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波幅等参数,能够准确判断出这些缺陷的位置和大小。对于桥梁的钢结构部分,磁粉检测和射线检测技术可发挥作用。磁粉检测能够快速发现钢结构表面的微小裂纹,射线检测则可以对钢结构内部的焊接质量进行检测,如是否存在未焊透、夹渣等问题。此外,利用应变片等传感器进行桥梁结构的应变检测也是无损检测技术的一种应用,通过监测桥梁在荷载作用下的应变情况,可以评估桥梁的承载能力和结构健康状况。

2.3 隧道检测应用

在高速公路隧道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不可或缺。对于隧道衬砌结构的检测,如前面提到的射线检测技术,可以清晰地呈现衬砌内部的情况。探地雷达也可用于检测衬砌背后是否存在空洞、衬砌厚度是否均匀等问题。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地质超前预报也是无损检测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方面。通过地震波反射法等无损检测方法,提前探测隧道前方的地质情况,如是否存在断层、溶洞等不良地质体,以便施工单位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坍塌等安全事故。同时,对于隧道内的通风管道、消防设施等附属结构,无损检测技术也可以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正常运行。

3. 无损检测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3.1 检测准确性提升效果

无损检测技术在高速公路试验检测中显著提升了检测的准确性。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无损检测技术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精确的检测算法。例如在路面病害检测中,传统方法可能只能通过表面观察和简单的钻探取样来判断病害情况,而无损检测技术能够深入到路面内部,通过多种物理量的检测准确判断病害的类型、深度和范围。在桥梁结构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能够精确地定位混凝土内部缺陷的三维坐标,对于钢结构焊接缺陷的检测精度也更高。在隧道检测方面,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准确地识别出衬砌内部微小的空洞和钢筋位置的偏差等问题。这种准确性的提升有助于及时发现高速公路结构中的潜在问题,为后续的维修和加固提供准确的依据。

3.2 检测效率提高效果

无损检测技术极大地提高了高速公路试验检测的效率。传统的检测方法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取样、实验室分析等操作。而无损检测技术大多为现场检测,能够快速得到检测结果。例如在路面检测时,探地雷达可以快速地对路面进行大面积扫描,在短时间内获取路面结构层厚度等信息。在桥梁检测中,超声检测设备可以快速地对桥梁结构的关键部位进行检测,不需要长时间的搭建脚手架等准备工作。对于隧道检测,地质超前预报的无损检测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对隧道前方较长距离的地质探测。这种高效的检测方式使得高速公路的检测周期缩短,能够更快地对新建或已运营的高速公路进行质量评估,从而提高整个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的效率。

3.3 成本控制与效益提升效果

无损检测技术在高速公路试验检测中的应用有助于成本控制与效益提升。从成本控制方面来看,由于无损检测技术不需要对结构进行破坏取样,避免了因破坏结构而需要进行修复的费用。例如在桥梁检测中,如果采用传统的钻孔取样检测混凝土强度,在检测后需要对钻孔进行修复,这会增加额外的成本。而无损检测技术则没有这个问题。同时,无损检测技术的高效性也降低了检测的人工成本和设备占用时间成本。从效益提升方面来看,无损检测技术在高速公路结构的维护与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无损检测技术凭借其先进的检测手段,能够以极高的精准度和及时性发现高速公路结构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这一特性为后续的维修和加固工作赢得了宝贵的提前量。在隧道检测这一典型场景下,无损检测技术能够敏锐地探测到衬砌背后存在的空洞情况。一旦发现这种隐患,相关部门可以迅速安排修复工作。如此一来,就有效地阻止了隧道衬砌遭受进一步的损坏,有力地保障了隧道正常的使用寿命。这不仅确保了隧道这一关键路段的安全与顺畅,而且从宏观上提升了高速公路整体的运营效益,减少因结构问题恶化带来的诸如交通中断、大规模维修成本增加等巨大损失。

结束语:无损检测技术在高速公路试验检测中的应用,显著提升了检测的准确性与效率,有效控制了成本,提高了综合效益。未来应进一步加强该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完善检测标准与规范,使其在高速公路建设与运营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林荔萍.高速公路养护期立柱埋深无损检测影响因素辨识与精度控制[J].山东交通科技,2020(1):111-113.

[2]李志坤.无损检测技术在高速公路路基路面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21(Z2):35-36.

[3]陈晓亮.无损检测技术在高速公路施工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交通科技,2019,(03):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