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冯韵静
信宜市第一小学 525300
引言:在当今世界,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推进,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职业生涯的影响日益显著。在中国,英语教学已经成为从小学到大学教育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然而,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常常导致学生面临“哑巴英语”的困境,即尽管学习了多年英语,但仍难以进行流利的口语交流和实际运用。这一点主要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关注语法和词汇,却对语境、文化以及实际运用的重视不够。
一、多元文化背景整合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多种文化背景不仅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它指出教学内容不该仅限于某一种文化或传统观念,而应包括多元文化、各种习俗以及多样的生活方式。采用这种方法,学生能够以更广阔的视野进行学习与进步。多元文化的融合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获取和接触多种文化背景的知识和信息,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接受文化差异,从而在未来能够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进行顺畅的沟通。引入多元文化的整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从不同的文化视角进行探讨,课堂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姿多彩,从而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以外研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的《I don’t like riding my bike.》为例,该单元围绕“我不喜欢骑自行车”的主题,重点在于介绍如何表达个人的喜好和不喜好。在此议题中,跨文化的融合至关重要。比如,老师们可以讲述与“交通工具”和“户外活动”相关的不同文化现象和传统习俗。在美国和加拿大,骑自行车被广泛视为一种休闲活动,相比之下,在日本及部分欧洲城市,自行车则扮演着主要交通工具的角色。通过对这些文化特征的介绍,学生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骑自行车”这项活动,还能够认识到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这一活动的多样化态度和观点。接下来,老师可以策划与交通工具以及户外活动有关的小组项目。组织学生开展一次调查,以了解同班同学的交通方式和对户外活动的偏好,之后用英语呈现和交流调查结果。
二、项目式学习与应用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实际活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或完成特定任务。与传统的被动学习方法相比,项目式学习更加重视学生积极参与、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实践项目帮助学生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同时增强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这种教学方式特别适合语言学习,因为语言是实际交流和问题解决的工具。通过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和实践,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一旦认识到项目能够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或实现具有价值的任务,他们对于学习的态度往往会变得更加积极并且主动。此外,采用项目驱动的学习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在项目执行期间,学生需与同学、教师,甚至外界人员积极互动与合作,这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语言运用水平,还能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
以外研版小学英语四年级的《Were you at home yesterday?》这个单元为例,其主题是“你昨天在家吗?”,主要教授描述过去事件及活动的相关语言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围绕项目展开的学习和应用可能非常高效。例如,老师可以策划一个题为“我的一天”(My Day)的简短项目,让学生用英语分享他们昨天进行了哪些活动,并将这些内容整理成报告或幻灯片。该项目不仅与单元主题紧密相连,还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使用描述过去事件的词汇和句式。为了提升项目的挑战性和多样性,教师还可以加入与"时间管理"或"日常计划"相关的附加内容。例如,学生可以回顾并分析自己昨天的活动时间,通过这个过程找出哪些活动是高效的,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然后用英语进行分享和讨论。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沟通技巧,还能帮助他们掌握时间管理的重要概念。
三、语境模拟与角色扮演
在小学英语课程中,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活动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和教育价值。这些活动将课堂教学从单纯的理论知识传授,转化为更注重实用的培训,贴近日常生活和实际需求。角色扮演使学生能够在一个安全且允许试错的环境中练习和使用新学到的词汇与句型,这使得他们能够迅速提升语言运用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增加他们的参与度。学生一般在意识到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可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或执行具体任务时,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此外,这些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的交流能力以及团队协作意识。大多数角色扮演以及情境模拟活动要求学生与他人互动合作,这样,学生不仅能提升语言能力,还能够掌握与他人进行高效沟通和协作的技能。
以外研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I’m in New York now.》的第一单元为例,该单元围绕“我现在在纽约”这一主题展开,重点描述人们在不同地点和时间进行的多种活动。在这种课程安排中,情境模拟以及角色扮演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策划一次"游览纽约" 的模拟活动,制作一个缩小版的纽约市模型,其中包含知名地标,例如时代广场和自由女神像等。学生可以分别担任“游客”和“导游”,用英语进行对话,交流在这些地方的见闻和体验。为了让活动更具真实感和细节性,教师可以分享一些关于纽约文化和历史的内容,例如该城市的特色美食、音乐风格以及艺术成就等。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用英语表达各种活动和经历,还能提升他们对纽约这座多元文化大都市的认知和理解。
四、跨学科联动
如今的教育中,跨学科整合已成为一种极具价值的教学策略。这使得学生可以将各个学科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并加以运用,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主题导向的教学策略与跨学科的协作能够有效互补,因为通常一个主题涵盖了不同的学科内容和多种相关知识点。采取跨学科的方法,教师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识别各学科之间的深层次关联,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跨学科的融合非常重要,不容忽略。英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它还是获取和传播信息、解决问题的工具。当学生能够在不同学科背景中使用英语时,他们的英语掌握水平和应用能力将显著提升。更为关键的是,跨学科的合作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并非单独存在,而是彼此关联、相互依赖的。
以外研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The apples are falling down the stairs.》这一个单元为例,该单元主要涉及到描述物体运动和位置的词汇和句型。在这个背景下,跨学科联动可以表现得尤为生动和有效。例如,教师可以做一次以“重力和运动”为主题的实验活动,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重力是如何影响苹果,使它们从楼梯上掉下来的,甚至可以让学生用英语写出实验报告。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应用刚学到的英语知识,还促进他们对科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结论:综上所述,研究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单元的整体教学策略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全面、实用且极具前瞻性的教学框架。它不仅提升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满意度,还为培养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唐梦漪.主题意义探究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策略分析[J].新课程研究,2023,(20):17-19.
[2]孙佳轶.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研究[J].英语教师,2023,(08):77-79+83.
[3] 肖淑 花. 主题 意义 探究 下的 小学 英语 单元 整体 教学 策略 [J]. 校园 英语,2023,(08):127-129.
[4] 李春子.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策略[J]. 天津教育,2021,(32):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