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休”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家校联动策略探究

作者

黄龙波

广东省河源市 龙川县田家炳中学 517300

在“家校社”协同视角下,高中班主任是三者有效沟通的桥梁,是家校共育的粘合剂。在“双休”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学生拥有了更多自主学习和自由成长的时间,用于锻炼身体素质和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班主任应把握机遇,需积极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交流,整合教学资源,多与家长沟通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和听取家长反馈的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制定相应的德育策略,以提升德育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一、统一教育理念,凝聚德育共识

高中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将大部分的时间都用于文化知识的学习上。部分家长过于强调高考成绩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还保持着传统的“唯分数”的教育观念,为学生安排大量的课外文化辅导课程和购买大量的习题资料,让学生始终处于应付学习的疲惫状态。“双休”政策的突然执行,让家长一时难以适应,不愿放弃或者未能及时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仍然在周末给学生安排大量的学科试题。部分家长的“唯成绩定成败”教育理念给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为了使家长转变教育理念,高中班主任需要利用多种形式如家长会和教育分享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双休”政策落地执行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意义。

具体而言,高中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家长教育讲座和家庭教育经验分享会的形式,提升家长对学生德育的重视程度,争取家长为自己开展德育工作的支持。以组织开展家长教育讲座为例,高中班主任可以选择在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三个关键时间点,邀请教育类专家或者德育优秀教师,以“双休政策下如何安排学生家庭学习”为主题,向家长解释“双休”政策提出的原因和在“双休”政策推行落地后家庭和学校如何配合,安排学生在家庭中的文化学习和道德成长任务,协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如让家长与学生共同制定周末学习计划,在周六完成学校布置的各个学科作业,在周日则参与一些社区实践活动等,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结合起来,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些便民服务,提高学生成就感。让家长能够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关注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的成长进步。

二、优化沟通机制,实现信息精准对接

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即将面临高考,学业压力巨大而普遍选择住校,有的两周或一个月甚至更久才回家一次,而“双休”政策落地执行后,高中生每周可以回家一次,开始在家中度过周末。这一时间安排和教育场景的变化,可能让高中生出现时间管理失序和心态波动等问题。高中生的周末原本是在班级集体学习中度过,“双休”使其脱离了集体学习的环境,进入了相对宽松的家庭氛围,容易使班级学生产生焦虑和放纵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自控力强的学生可能会为缺少周末教师的教学而感到不安,而自控能力弱的学生面对突然来临的周末感到兴奋,并将周末的时间用于打游戏或其他娱乐活动。基于此背景,班主任作为家庭与学校沟通的桥梁,需积极探索优化沟通机制,实现家校信息的精准对接。

具体而言,教师德育工作开展可以采用三阶沟通模式,分别是前置沟通、实时反馈和总结复盘。班主任在每周五学校离校之前,给学生发布“本周德育任务”如与家长共同完成一道菜品的制作和上网查阅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资料,梳理清楚周末德育小任务;其次,建立实时反馈机制,邀请家长在微信班级群内分享学生的德育任务完成过程和完成结果,如分享学生制作的菜品,再如学生梳理出的新闻传播专业大纲包括有哪些大学开设了该专业、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该专业的就业前景等信息,为学生走向更加独立的大学生活奠定基础。最后,班主任在周日晚自习时间开展“德育反思会”,检查学生周末德育任务的完成情况,并邀请学生分享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总结任务成果。

三、设计“主题式”德育活动,强化德育实践

在“双休”背景下,高中学生有了可以放松的双休假期,有更多的时间与家长进行相处。班主任作为家校沟通的桥梁,应积极思考如何通过丰富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提高家长对学生思想品德成长参与的积极性。班主任在德育活动设置上要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和阶段需求,设置一些与未来学业或职业规划有关的德育活动,为学生在高考结束后的专业选择和走向社会的职业选择做铺垫。

具体而言,班主任可以建议学生家长利用周末带领小孩开展“大学校园亲子游”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观当地的大学校园,了解大学中有哪些专业,知晓大学的上课模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与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积极交流,了解不同的专业开展哪些课程、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是怎么样的,使学生对大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班主任还要与家长积极沟通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共同为学生大学专业选择出谋划策,如面对家长反馈学生在平时乐于助人,对为人民服务的行业有着很深的向往,教师可以推荐学生关注思政类的专业如历史、马克思和社会学等专业。这种有关专业选择类的实践活动,能抓住学生和学生家长当下关心的热点问题,营造良好的家校沟通氛围,使学生将个人理想和职业规划与社会发展相结合起来,在其心中埋下“努力学习,成人成材”的种子。

总之,在“双休”背景下,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用于自主学习和自由成长,对班主任的德育管理工作既带来了新的机遇又带来了新的挑战。班主任作为家校沟通的桥梁,应意识到在“双休”背景下家庭教育的重要程度上升,创新家长参与方式,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德育实践活动,解决高中阶段学生和学生家长关注的热点话题,同时在活动过程中与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思想品德表现和了解家庭中思想品德表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支持。

参考文献:

[1]张海光.家校合作在高中班主任德育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5,(09):66-68.

[2]卢海琼.高中班主任德育创新实践路径[J].新班主任,2025,(06):54-55.

[3]周健.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渗透路径[J].中小学班主任,2024,(21):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