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易县抽水蓄能电站尾水管安装工艺优化

作者

张慧平 赵辉 郭治塘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机电安装分局 四川成都 610091

摘要:易县抽水蓄能电站单台机尾水肘管分为11节,1~7节为直管段,8~11节为90度肘管段,单台套总重约71.81t;通过优化传统尾水管安装工序,降低安全风险,缩短整体施工工期,提高施工质量。

关键词:易县抽水蓄能电站、尾水肘管、优化安装工序

1 概述

目前国内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正处于蓬勃发展期,未来5~10年将会有大批量的抽水蓄能电站进入建设期,但专业的施工人员确无法满足抽水蓄能电站发展的需求,因此如何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合理优化施工工艺,从而提升施工效率和缩短施工工周期。尾水管安装作为第一道安装工序,也是第一个安装的部件,其施工周期将直接影响工程整体工期,本文就是描述通过何种方式缩短其安装工期。

易县抽水蓄能电站尾水肘管均采用22Q345R钢板焊接而成,厂家设计共11节,出厂分为7段:1~3小节为肘管第1段,4~6小节为肘管第1段,7小节为直管第1段,8小节为直管第2段,9小节为直管第3段, 10小节为直管第4段,11小节为直管第5段;7段需要在现场拼装焊接为整体,共计6调焊缝;单台套总重约58.754t,其中尾水管扩散段出口直径为5.4m,锥管上管口直径为3.528m。

2 主要技术要求

3 工艺改进

3.1 原安装工艺

以往在下部基础安装完成后,安装尾水管运输轨道,尾水管分段吊装,前面几节尾水管由于在下游洞室内,无法采用桥机安装,只能采用桥机吊装至机组段区域,采用运输小车、卷扬机及轨道将尾水管运输到位,安装方式如下图:

在首节尾水管运输就位后,安装设计支墩,安装完成后,拆除运输小车;首节定位完成后进行加固;第二节运输就位后,安装设计支墩,同时与上一节进行调整加固或采用临时支撑措施,防止拆除运输小车后,单节尾水管无法稳固;按按照此方法,依次将所有的尾水管安装就位;后续部分机组段区域的,采用桥机吊装就位,但固定方式与前几节一致;所有尾水管就位后,从首节开始进行焊接。

在此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由于设计支墩较重,人工安装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设备倾倒伤人的风险,安全风险较大。

2)部分尾水管本体上设置的支撑点不满足运输的要求,部分管节需要现场焊接滑轮支撑点,而尾水管本体为弧面,支撑点的制作难度较大,运输过程中稳定性难以保证,存在设备倾斜的安全风险。

3)整体施工周期较长,占用机组段施工共的直线工期。

3.2工艺优化论点

为避免或减少常规安装中出现的问题,在易县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部根据项目施工环境的特点,对尾水管直管段单节吊装优化为直管段组焊后整体吊装,分析如下:

1)尾水管安装方向为上下游方向,厂房两台275t/50t/10t的桥机已安装完成,上下游边墙跨度约23.5m,尾水管层开挖跨度为18米,尾水管直管段整体拼装长度约17米,重量53t,能够满足尾水管直管段焊接完成后整体吊装。

2)根据设计图纸,在安装间画出每节尾水管的定位数据,用于每节组装定位调整。

3)直管段组焊完成后,需根据整体重量分布,在尾水管上重新分布8个吊点,均匀分布在尾水管两侧,每侧各4个;首尾四个吊点采用钢丝绳,中间四个采用钢丝绳加手拉葫芦配合的方式,防止尾水管中间受力不均匀的情况。

4)整体吊装前,先根据图纸安装尾水管支墩,预留设计调整千斤顶的高度;在支墩上方安装尾水管移动轨道,同时在尾水管底部安装6组万向滑轮,便于吊装就位时,尾水管能往下游方向移动。

5)整体运输就位后,在未安装滑轮的尾水管的支撑点处安装设计千斤顶,将前部千斤顶安装完成后拆除6个滑轮,然后再装上这6处千斤顶。

6)然后拆除移动轨道,进入尾水管调整阶段。

3.3 应用情况

通过易县抽水蓄能电站4台机尾水管对于此优化工艺的实际验证,尾水管的安装数据均满足规范要求及厂家要求,并可直接缩短机组段直线安装周期。

原工艺,需在机坑内进行7次调整和6次焊接工作,优化工艺只需在机坑内进行1次整体调整,可直接缩短直线工期。

4 优化工艺施工步骤

4.1 安装过程的重点控制

(1)尾水肘管管节焊接工艺控制

1)在尾水管管节焊接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焊接工艺评定,根据焊接工艺评定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从技术上保证焊接质量;

2)在对尾水肘管管节焊接过程中,应对焊接工艺、顺序、电流、电压、线能量,以及焊缝的加热、焊条的保温、焊后保温的各环节进行重点控制,安排专人进行记录;

3)对焊接完成后的设备,进行专业探伤。

(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尾水肘管位移和变形控制

1)尾水肘管钢衬本身支撑的强度、刚度是保证尾水肘管体形的基本因素,尾水肘管安装、加固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参数及要求进行内撑施工,保证其强度及刚度。

2)尾水肘管外撑及拉锚是保证蜗壳位移变形的基本因素,尾水肘管加固施工严格按照设计参数及要求进行外撑及拉锚施工。由于受基坑结构体形限制,尾水管底板利用一期混凝土面布置支撑及锚拉构件撑、拉;内、外侧衬随二期混凝土分层,在混凝土面增加锚筋及支撑,分层加固。

3)尾水肘管安装完成后,混凝土浇筑前的备仓施工准备过程中加强其安装成果保护,防止因意外造成尾水肘管位移。

4)混凝土浇筑前,联合业主、监理及厂家对尾水肘管的加固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5)肘管安装调整合格后,各活动部分和固定部分点焊牢固后,方可浇注混凝土,严格控制混凝土入仓速度,混凝土浇注速度不大于300mm/h,液态混凝土的高度一般控制在0.7m左右;且混凝土连续、均匀的平铺入仓,保证混凝土呈平面均匀上升,减少对尾水肘管的浮托力、侧压力。

6)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禁在钢衬上堆放无关的材料设备,以免造成多余荷载引起钢衬发生变形。

4.2 尾水管轨道安装

1)在尾水管吊装前,根据图纸布置,安装尾水管支撑柱,要保证支撑柱的垂直度及上表面平板的水平度。

2)支撑柱安装完成后,在上表面安装尾水管运输轨道槽,运输轨道应与尾水管底部滑轮配套,其中注意滑轮的高度要与尾水管底部千斤顶高度匹配,便于后续与滑轮进行置换。

3)轨道槽安装完成后,将轨道与支撑柱焊接加固牢固。

4)轨道槽安装完成后,在尾水管支撑柱中间增加轨道支撑点,以防尾水管运输过程中轨道变形。

5)轨道槽安装完成后,安装卷扬机,便于尾水管就位倒运。

4.3 尾水管组焊

1)根据尾水管装配图,在安装间测量出首节尾水管定位点和每节对缝处的基准点,控制好焊缝间隙。

2)基准点放好以后,摆放首节和第二节尾水管组装支墩,后续根据尾水管组装再进行其余支墩摆放。

3)将首节尾水管吊装就位,根据基准点进行调整,点位和垂直度调整完成后,将首节在支墩上进行固定。

4)固定完成后,将第二节吊装就位,根据对缝基准点调整第二节尾水管,初步调整完成后,将首节和第二节焊缝用2块压板固定,利用锁板进行焊缝错牙调整,焊缝调整完成后,再用6块压板对焊缝进行加固,完成后,加固支撑。

5)第二节调整完成后,将环形焊缝做好记录,再根据厂家焊接工艺要求,进行焊接。

6)第二节焊接完成后,检查第二节进水口断面与基准点的点位偏差,作为后续尾水管对缝预留间隙的参考值。

7)进行第三节尾水管挂装,调整方式与第二节一致,调整完成后,进行第四节挂装,这样可以减少第二节和第三节、第三节和第四节的间隙偏差,从而能保证焊接质量。

8)焊缝调整完成后,根据焊接工艺进行第三节的焊缝焊接,焊接完成后,检查第四节基础点的偏差。

9)挂装第五节,调整方法与第7步一致,依次类推,直至尾水管直管段组焊完成。

4.4 尾水管吊装就位

1)尾水管直管段组焊完成后,拆除安装滑轮处的3对支墩,安装尾水管运输滑轮。

2)根据尾水管的重量分配,在尾水管上重新分布8个吊点,均匀分布在尾水管两侧,每侧各4个,所有的吊点焊接均需要进行探伤检测。

3)吊点安装完成后,在首尾四个吊点挂装钢丝绳,中间四个采用钢丝绳加手拉葫芦配合的方式,在首尾钢丝绳调整完成后,再调整中间手拉葫芦,保证尾水管整体受力均匀。

4)钢丝绳调整好以后,拆分其余尾水管组焊支墩;根据大件吊装方案,进行试吊,无任何异常后,正式开始吊装。

5)尾水管吊装至机坑后离轨道槽约150mm左右,调整好尾水管方向,将尾水管滑轮与轨道槽对正,然后将尾水管落在轨道槽上。

6)尾水管落下后,将卷扬机钢丝绳安装在尾水管首节上,拆除吊装钢丝绳,利用卷扬机将尾水管牵引至安装位置。

7)尾水管到位后,摆放尾水管安装千斤顶,利用千斤顶将尾水管顶起,拆除6对滑轮,再安装此处的千斤顶。

8)千斤顶安装完成后,拆除运输轨道,同时根据尾水管装配图纸进行微调,对好进出口基准点位,调整好整体高程和方位,完成后对尾水管进行加固。

9)至此尾水管直管段安装完成。

5 结束语

通过易县抽水蓄能电站4台机的尾水管的安装,此次工艺优化已完善,工艺已经成熟,不仅缩短了机组安装的直线工期,同时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消除了部分安全隐患;此项技术工艺优化对于后续抽水蓄能电站均有有效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