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有效教学方法
吴俊霖
滨海县正红初级中学 224523
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强调,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升审美情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著作为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蕴含着丰富的语言材料、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能够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但在实际教学中,名著导读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迫在眉睫。
一、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意义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具有多方面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从知识积累层面看,名著是文学精华的汇聚,蕴含着丰富的词汇、多样的句式和精妙的表达技巧。学生通过阅读名著,能接触到大量优美的文字,在潜移默化中丰富语言储备,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流畅性,为写作和日常交流奠定坚实基础。在思维发展方面,名著往往有着深刻的主题、复杂的情节和立体的人物形象。学生阅读时需思考、分析、判断,这能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让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提升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二、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现状
(一)学生阅读主动性匮乏
在当下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中,学生阅读主动性不足成为突出问题。一方面,课业负担较重,学生被大量的作业、考试以及课外辅导占据时间,难以抽出充足精力去阅读名著。即便老师布置了名著阅读任务,很多学生也是敷衍了事,走马观花地翻阅,无法真正沉浸其中。另一方面,网络和电子产品的普及带来了丰富的碎片化娱乐信息,短视频、网络游戏等以其即时性和趣味性强烈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
(二)教师教学方法单一陈旧
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名著导读教学中,仍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以讲解为主,按照固定的模式,逐章逐节地介绍名著的作者、背景、情节、人物等内容,学生则被动地听讲和记录。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学生缺乏参与和互动的机会,容易产生疲劳和厌倦情绪。而且,教师很少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自主探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评价体系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以考试为主,侧重于对名著知识的记忆和背诵,如考查名著的作者、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这种评价方式只能反映学生对名著表面知识的掌握情况,无法全面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评价标准不够灵活,往往以统一的答案来评判学生的回答,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独特见解。
三、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有效教学策略
(一)巧用多媒体资源,创设生动情境
在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中,巧妙运用多媒体资源能够为学生创设生动逼真的情境,极大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名著往往诞生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其描述的场景、人物形象等与学生当下的生活存在一定距离。而多媒体资源可以打破这种时空限制,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将名著中的内容直观地呈现出来。例如在导读《骆驼祥子》时,教师可以播放老北京的风土人情视频,展示狭窄拥挤的胡同、热闹却又充满艰辛的车厂等场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
(二)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交流互动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是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有效策略之一,它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见解和疑问,从不同角度理解名著。比如在导读《水浒传》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个或几个梁山好汉。
(三)开展主题阅读活动,拓展阅读深度
开展主题阅读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围绕特定主题,对多部相关名著进行阅读和探究,从而拓展阅读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兴趣以及名著之间的内在联系,确定阅读主题。例如以“成长与挫折”为主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简·爱》等名著。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对比不同作品中主人公在面对挫折时的态度和成长历程。
(四)注重阅读评价反馈,激励学生进步
注重阅读评价反馈是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不断进步。教师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阅读表现。在学生阅读名著过程中,教师可以定期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阅读心得等,了解他们的阅读进度和理解程度,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创新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激发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开展多元活动和优化教学评价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让学生主动走进名著世界,学会阅读名著,深入理解名著,获得阅读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初中语文革命传统作品教学的困境及优化措施 . 徐娟 . 语文世界 ,2025(21)
[2] 基于新课标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 汤春娜 . 中学时代 ,2024(12)
[3] 初中语文散文教学的策略举隅 . 张冬云 . 语文世界 ,202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