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研究

作者

宋艳炜 唐春辉

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实验小学 134300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有序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管理策略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班级管理的效果。然而,在当前的小学班级管理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了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因此,深入研究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小学班级管理的重要意义

小学班级管理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学生的成长、教学活动的推进以及校园的和谐稳定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于学生个体而言,小学是学生人格塑造与价值观形成的启蒙阶段。良好的班级管理能营造积极健康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如主题班会、小组竞赛等,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责任感和竞争意识,促进其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时,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能给予学生情感上的支持,减少心理问题,助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 当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理念滞后

在当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管理理念滞后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部分班主任深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将自身定位为班级的绝对权威,秉持着“严师出高徒”的观念,以“管”学生为主要方式,过度强调教师的意志和要求,而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在这种管理理念下,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活动安排等大多由班主任单方面决定,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缺乏自主参与和表达意见的机会。

2.2 管理方法单一

一些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习惯采用简单粗暴的管理方法,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当学生出现问题时,班主任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批评指责,甚至进行惩罚,而很少深入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帮助学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对于经常不完成作业的学生,班主任可能只是当众严厉批评,要求其尽快补交作业,却没有了解学生不完成作业是因为学习困难、家庭环境影响还是其他原因。

2.3 与家长沟通不畅

家校合作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环节,但目前部分小学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存在诸多不畅之处。一方面,沟通频率较低。许多班主任只有在学生出现严重问题,如打架斗殴、成绩大幅下降等情况下,才会主动与家长联系,平时很少与家长进行日常的交流和沟通。这使得家长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态,也无法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另一方面,沟通方式单一且缺乏有效性。常见的沟通方式主要是家长会和电话联系,家长会往往是班主任单向的汇报和要求,家长参与度不高。

3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

3.1 构建民主管理机制,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构建民主管理机制是提升管理效能的关键。班主任应摒弃传统的“一言堂”管理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在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中,班主任可以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讨论,鼓励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大家共同商讨纪律要求、卫生值日安排、奖惩措施等内容,使规章制度更具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也能增强学生对班级规则的认同感和遵守的自觉性。

3.2 实施多元化激励评价,激发学生内在动力

激励评价是小学班级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实施多元化激励评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重视学生在品德、劳动、艺术、体育等方面的表现。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表扬方式可以多样化,除了口头表扬,还可以通过颁发小奖品、表扬信、在班级荣誉墙上展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和重视。

3.3 开展丰富班级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丰富多样的班级活动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重要途径。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班级活动。文体活动是学生们喜爱的活动形式之一。可以定期举办运动会、文艺汇演、歌唱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现自己的才艺和风采,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3.4 加强家校沟通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家校沟通合作是小学班级管理的重要保障。班主任要积极主动地与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建立多样化的沟通渠道是加强家校沟通的基础。除了传统的家长会和家访,班主任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微信、QQ、班级管理软件等,及时与家长分享学生的学习情况、班级活动动态等信息。同时,要鼓励家长主动与班主任沟通,反馈学生在家的表现和问题,以便班主任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当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存在着管理理念滞后、管理方法单一、与家长沟通不畅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班主任自身素质、学校管理机制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为了提高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班主任要更新管理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丰富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果;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提升自身素养,增强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生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策略研究 [J]. 安丰雪 . 天天爱科学 ( 教育前沿 ),2023(06)

[2] 以生为本,灵动管理——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J]. 李红. 新校园 ,20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