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浅谈运动中的拉伸

作者

翁韶军

浙江省台州市永宁中学 318025

1 前言

运动场上,运动前热身不足就投入高强度训练、运动后忽视肌肉放松、以及采用错误的拉伸方式等现象屡见不鲜。这种非科学的运动模式不仅可能导致运动效能降低和训练计划中断,更可能引发严重的运动损伤,如肌肉拉伤、肌腱撕裂等,甚至会造成不可逆的运动功能损伤。鉴于此,本文将系统阐述拉伸训练在运动周期中的生理作用机制,详解不同运动场景下的规范化拉伸方法,并针对常见误区提出预防性建议,以期为科学健身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

2 拉伸的科学基础与功能价值

2.1 拉伸的生物学机制解析

从运动医学角度界定,拉伸是指通过特定力学刺激引发肌肉 - 肌腱复合体(Muscle-Tendon Unit,MTU)的生物力学重构过程,其本质是神经肌肉调控下的粘弹性组织形变。该过程不仅涉及肌梭与高尔基腱器的本体感觉调节,更包含胶原纤维的弹性延展与粘滞组织的应力松弛效应。根据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分类体系,常见训练模式包含静态拉伸(维持末端位姿势)、动态拉伸(运动轨迹重复),不同模式的组合可产生协同增效作用。

2.2 系统拉伸的多维度效益

2.2.1 优化运动准备状态

在运动前做一些动态拉伸,可使身体做好进行有效运动的准备,以产生和吸收比较强的力量。

2.2.2 激活相关肌肉

拉伸运动可以暂时增加运动范围。运动范围越大,就能激活更多的肌肉。

2.2.3 降低受伤风险

运动前的动态拉伸有助于预热肌肉、关节和肌腱,增强肌肉弹性,进而在运动过程中能用理想的姿势来完成动作,减少受伤的可能性。

2.2.4 提高运动表现

拉伸可以让韧带、肌肉、关节与关节之间配合更加默契,增强肌肉协调性和力量,让身体感觉柔韧而有力,从而提高运动表现。

2.2.5 缓解肌肉紧张

激烈运动后的第二天很容易酸痛。如果运动后能花上 10 分钟进行拉伸,可以放松肌肉,减轻酸痛和僵硬。

3 拉伸方法以及特点分析

拉伸方法很多,常见的有静态拉伸(维持末端位姿势)、动态拉伸(运动轨迹重复),它们动作简单,在运动中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3.1 拉伸方法

3.1.1 静态拉伸指的是缓慢地拉伸韧带、肌肉和肌腱,使肌肉有一定酸、胀、痛后,维持末端位姿势 15-45 秒的拉伸方法。静态拉伸可以减轻运动后产生的肌肉酸痛和肌肉僵硬现象,能提高肌肉的灵活性,增加柔韧性,适合运动后放松。

3.1.2 动态拉伸是指有节奏的、幅度逐渐加大的运动轨迹重复的拉伸方法。如高抬腿、弓步走。动态拉伸不但能提高练习部位肌肉群的伸展性和收缩性,而且可以提高肌肉的弹性和动作效果。同时预热目标肌肉,能够顺利过渡到随后的大强度力量训练,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3.2 几个简单易行的拉伸运动

3.2.1 全身拉伸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保持身体直立。两手十指交叉,伸直双臂举至头顶,掌心向上,大臂贴耳伸展,维持 20 秒。然后变掌心向下,从胯部折叠伸直双臂弯腰向前向下,将掌心朝下,维持20 秒。重复动作3-5 次。

3.2.2 上臂拉伸

双臂上举手心相对,首先弯曲右手,肘关节抵着头,右手抓住左手大臂,左手掌心向下,用力往下拉伸,维持20 秒;然后换左手肘关节抵着头,左手抓住右手大臂,右手掌心向下,用力往下拉伸,同样维持 20 秒。

3.3.3 体侧拉伸

两脚并拢保持直立,伸直左臂上举,大臂贴耳,掌心向右,右臂自然下垂。然后右手沿裤缝往下延申,身体顺势向右侧弯曲,到最大程度维持 20 秒,然后换手反方向重复。

3.3.4 肩颈拉伸

两脚并拢保持直立,头倒向左侧,伸直左臂上举,然后用手抓住右耳朵缓慢拉向左侧,右手自然下垂,不耸肩,保持15 秒钟,然后换手反方向重复。

3.3.5 胸部拉伸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保持背部和膝盖部挺直,从胯部折叠向前屈体,双手体后十指相扣,尽可能地拉向头部,掌心向上,保持这个动作15 秒。

3.3.6 腿部拉伸

3.3.6.1 站位体前屈(大腿后测拉伸): 双腿分开,保持背部和膝盖部挺直,从胯部折叠向前屈体,尽可能地让上身贴近腿部,吸气时不动,呼气时加深前倾。双手从腿内侧去抓住双腿的脚踝,保持这个姿势 15 秒,感觉大腿后侧被拉紧,放松,然后重复。

3.3.6.2 弓步压腿(大腿正面拉伸):站立直立,双脚打开与肩同宽,保持平衡。吸气,迈出一大步,拖住另一只脚,保持平衡。向前弯曲前腿的膝盖,下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背部挺直。用前腿的力量,逐渐恢复站立姿势。同时,将体重转移到后腿上。慢慢将后脚的膝盖弯曲至几乎接触地面的位置,保持平衡。逐渐呼气,用前腿的力量将自己抬起来,回到起始的站立姿势。重复以上动作,交替弯曲前腿和后腿进行训练。

3.3.6.3 侧压腿(大腿内侧拉伸):

最常见的侧压腿有两种,一种是脚掌触地,一种是脚跟触地。

先来说最基础的脚掌触地侧压腿,以左腿为例,左腿向左侧伸直,全脚掌接触地面,脚侧面与左面平行。支撑腿下蹲,蹲到拉伸幅度最大同样全脚掌着地,注意挺直上身,不要前倾或后仰,目视前方。双臂向前保持肩宽水平抬起,上下压腿,会感到双腿的大腿内侧有被拉扯的感觉,保持20 秒,最后收回,换边。下压幅度因根据运动需要和年龄的不同而不同。

勾脚尖侧压腿左腿向左侧伸直,脚跟后部触地,勾脚尖,脚向正上方立起,脚掌面向正侧方。保持20 秒,最后收回,换边。

4. 拉伸运动的注意事项

做拉伸运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4.1 在运动前后都要做拉伸运动。运动前以动态拉伸为主,运动后进行静态拉伸,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拉伸方式。

4.2 做静态拉伸运动时要缓慢、放松,让肌肉和韧带有足够的时间去适应。拉伸时应注意强度,在拉伸部位有一定的酸、胀、痛时即可,保持时间 15-40s,每一个拉伸动作重复 次或更多。

4.3 做动态拉伸时应从慢到快、幅度逐渐加大,动作一定要准确。

4.4 拉伸要有针对性,拉伸的部位是运动的部位以及运动后会出现疲劳的部位。

4.5 在做屈膝的拉伸运动时,膝盖不要超出趾尖,否则会加大膝盖受伤。

5.6 关于拉伸运动的时间,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为了提高柔韧性每周至少做3 次。

5 结语

每位热爱运动的人都应该了解拉伸的作用、掌握拉伸的方法并应用于运动。在运动前拉伸可以达到提高运动成绩及减少损伤风险的目的;在运动后拉伸可以很好地放松身体,同时也是获得优美体形、健康身体的必备条件。

参考文献:

[1] 陈方灿. 运动拉伸实用手册[M].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8.

[2] 刘卫军,袁守龙 . 牵拉训练 [M]. 北京 :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7:10.

[3] 胡声宇 . 运动解剖学 [M]. 北京 :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4.

[4] 张秀云 . 拉伸练习对提高我国优秀赛艇运动员柔韧素质和专项运动成绩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