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篮球教学中“以赛代练”教学法的应用困境与解决策略
俞福瀚
合肥经济学院
引言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篮球课程一直是深受学生喜爱的项目之一。“以赛代练”教学法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强调通过比赛的形式来促进学生篮球技能的提升和战术意识的培养。它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单纯技术训练的模式,让学生在实战中积累经验,提高应对各种比赛情况的能力。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以赛代练”教学法面临着诸多困境,影响了其教学效果的充分发挥。因此,深入研究其应用困境并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篮球教学中“以赛代练”教学法的应用困境
(一)赛事组织困难
高校篮球赛事的组织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场地安排、时间协调、参赛人员选拔等。由于高校学生课程安排紧张,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时间来组织比赛。篮球场地资源有限,在比赛高峰期,很难满足所有赛事的需求。参赛人员的选拔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如何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比赛,同时又能保证比赛的质量和观赏性,是赛事组织者面临的一大难题。
(二)学生参与度不均衡
在“以赛代练”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现象。一些篮球基础较好、身体素质较强的学生积极参与比赛,并且在比赛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而一些篮球基础较差、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则对比赛缺乏信心,参与积极性不高,甚至选择逃避比赛。这种参与度的不均衡不仅影响了这些学生篮球技能的提升,也不利于团队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高校篮球教学中“以赛代练”教学法的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以比赛成绩为主要依据,忽视了学生在比赛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篮球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评价主体单一,主要由教师进行评价,缺乏学生自评和互评的环节,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客观公正。
(四)教练指导不足
在“以赛代练”教学法中,教练的指导起着关键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练往往面临着教学任务重、时间有限的问题,无法对每个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进行及时、全面的指导。一些教练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相对陈旧,缺乏对“以赛代练”教学法的深入理解和应用经验,不能根据比赛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战术指导和技术建议。
二、高校篮球教学中“以赛代练”教学法应用困境的解决策略
(一)优化赛事组织
为了解决赛事组织困难的问题,高校可从时间、赛制、场地与合作四方面系统优化。在时间安排上,应充分调研学生课程分布,将比赛集中于课余时段如傍晚、周末或短假,实现学业与训练的协调。赛制设计上,可分阶段推进:初赛采用小组循环赛,确保每位学生获得充足上场机会;复赛引入淘汰赛制,提升比赛紧张感与竞技水平。场地管理方面,建立线上预约系统与使用轮换机制,明确使用时长与维护责任,减少冲突与资源闲置。同时,推动校际协同,与邻近高校或社区体育中心共建共享机制,通过联合举办校际联赛、区域友谊赛等形式,拓宽学生实战平台,提升赛事组织效率与影响力,增强学生参与感与集体荣誉感。
(二)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
为提升学生参与度并缩小差距,高校应多措并举。首先,思想教育需具体化,通过案例讲解使学生理解“以赛代练”对技术提升、团队协作和实战能力的促进作用,明确比赛不仅是竞技,更是学习过程。其次,分层教学应细化实施,依据学生技术水平与体能状况划分层级,设计匹配的比赛强度与规则,如基础组侧重动作规范与配合演练,提高组强化战术执行与对抗训练,确保每位学生获得有效锻炼。再次,奖励机制应多元化,除胜负奖励外,设立个人进步奖、最佳助攻奖、拼搏精神奖等,关注过程性成长,增强不同水平学生的获得感与归属感,全面激发参与热情。
(三)完善评价体系
完善“以赛代练”教学法的评价体系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要考虑比赛成绩,还要综合考虑学生在比赛中的技术表现、战术意识、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表现。二是增加评价主体,引入学生自评和互评的环节,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提高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三是及时反馈评价结果,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四)加强教练培训
为提升教练指导水平,高校应系统化推进教练培训。首先,定期组织教练参加专业培训课程与学术研讨会,深入学习先进篮球教学理念,精准掌握“以赛代练”在教学目标设定、比赛设计与训练衔接中的具体应用。其次,鼓励教练参与校内外高水平赛事执教,通过实战积累临场指挥、战术调度与心理调控经验。再次,建立外部智力支持机制,邀请国内外优秀教练开展专题讲座、现场示范与一对一指导,促进经验交流。最后,构建校内教练定期研讨与教学反思机制,推动理论学习与实践改进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教练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
结论
“以赛代练”教学法作为一种创新的高校篮球教学模式,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它面临着赛事组织困难、学生参与度不均衡、评价体系不完善、教练指导不足等诸多困境。通过优化赛事组织、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完善评价体系和加强教练培训等解决策略,可以有效克服这些困境,充分发挥“以赛代练”教学法的优势,提高高校篮球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篮球技能和综合素质。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进一步完善“以赛代练”教学法,使其更好地适应高校篮球教学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白雪松 .“以赛促学、以赛代考”模式在高校篮球俱乐部教学中的应用 [J].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2,31(01):94-97.
[2] 薛涛 , 薛天瑞 . 以学生为中心高校篮球教学创新改革研究 [J]. 教育现代化 ,2020,7(47):62-65.
[3] 马 文 波 . 高 校 篮 球 教 学 改 革 与 发 展 探 究 [J]. 文 体 用 品 与 科技 ,2024,(08):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