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特殊教育学校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

作者

王金燕

青岛市盲校 266002

一、引言

在特殊教育领域,盲人学校的教育教学具有独特性与挑战性。高中语文作为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重要学科,对于盲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盲生视觉缺失,传统以视觉为主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强调创设生动、具体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的教学方法,为盲人学校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盲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

盲生由于视觉障碍,在感知世界和学习知识方面与普通学生存在显著差异。他们主要依靠听觉、触觉、嗅觉等其他感官来获取信息,其中听觉和触觉在语文学习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盲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更多地依赖于声音的节奏、语调、语气以及文字所传达的情感。同时,他们具有较强的想象力和记忆力,能够在脑海中构建丰富的形象世界。因此,在盲人学校高中语文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盲生的这些特点,创设适合他们的教学情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三、情境教学法在盲人学校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3.1 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往往较为枯燥,对于盲生来说,缺乏视觉刺激的课堂更容易使他们感到乏味。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将抽象的语文知识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能够吸引盲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古诗词时,通过播放配乐朗诵,营造出与诗词意境相符的氛围,让盲生在听觉的享受中感受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

3.2 增强情感体验

语文是一门充满情感的学科,盲生由于视觉缺失,在情感体验方面可能相对较弱。情境教学法能够创设出贴近生活的情感场景,让盲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本中所蕴含的情感。比如,在教学描写亲情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与家人相处的温馨时刻,通过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亲情的珍贵。

3.3 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情境教学法注重在具体情境中进行语言训练,为盲生提供了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通过创设各种交际情境,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让盲生在模拟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交流和表达,能够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写作能力。例如,在组织角色扮演活动时,盲生需要根据情境和角色特点进行对话和表演,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高语言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四、基于盲生特点的情境教学法实施策略

4.1 听觉情境的创设

听觉是盲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创设丰富的听觉情境至关重要。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音频资料,如课文朗诵、故事讲解、音乐等,为盲生营造出逼真的语言环境。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优美的古典音乐,让学生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放松心情,然后进行课文朗诵,用富有感情的声音描绘出荷塘月色的美景,让盲生在听觉的享受中感受文本的意境。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如听新闻、听广播剧等,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和语言感知能力。

4.2 触觉情境的创设

触觉也是盲生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实物、模型等教具,让盲生通过触摸来感受事物的特征,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例如,在教学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与景物相关的实物,如树叶、石头、花朵等,让盲生触摸并描述它们的形状、质地、大小等特征,然后结合文本内容进行讲解,帮助他们建立起实物与文字之间的联系。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手工制作,如制作纸艺、陶艺等,让他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验创作的乐趣,同时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3 想象情境的创设

盲生虽然视觉缺失,但他们的想象力往往比较丰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创设想象情境,引导盲生在脑海中构建形象的世界。例如,在教学神话故事时,教师可以先讲述故事的开头,然后让学生发挥想象,猜测故事的发展和结局。在学生分享自己的想象后,教师再继续讲述故事的内容,让学生将自己的想象与原文进行对比,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如写想象作文、续写故事等,让他们在写作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提高他们的书面写作能力。

五、教学案例分析

以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祝福》为例,阐述情境教学法在盲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5.1 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与《祝福》相关的音频资料,如课文朗诵、电影片段、民俗音乐等,并准备一些与封建礼教相关的实物,如旧式的嫁衣、头饰等。

5.2 课堂导入

教师播放一段喜庆的民俗音乐,然后展示旧式的嫁衣和头饰,引导学生触摸并描述这些实物的特征,营造出一种封建婚礼的氛围,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5.3 情境创设与文本讲解

教师播放《祝福》的课文朗诵,同时结合文本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想象祥林嫂的形象和生活场景。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播放电影片段,让学生通过听觉和想象感受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析祥林嫂悲剧产生的原因,以及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毒害。

5.4 情感升华与拓展延伸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祥林嫂的命运,让他们谈谈自己对封建礼教的看法和感受,从而升华学生的情感。然后,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六、结论

情境教学法在盲人学校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通过创设听觉、触觉、想象等多维度的情境,能够激发盲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盲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法,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为盲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语文教学服务,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同时,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和支持,为盲人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情境教学法在特殊教育学校生活语文课上的应用分析 [J]. 蔡黎萍 . 教育界 ,2022(08)

[2]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堂情境教学方法[J]. 王慧. 小学生作文辅导 ( 语文园地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