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智能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精准教学实践与思考
黄海英
江门市新会尚雅学校 529199
一、引言
新时代基础教育数字化建设指导意见 ( 教育部 2023) 倡导建立数据驱动的教学评价新模式。小学英语教学评价基于课堂测验的分数评价不适用于核心素养教育的要求,CSMS 智慧评价系统提供课堂分数评价之外的“师生话语量”和“学生发言时间”等大数据参考指标,适应数字化教学特征。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体现在传统英语教学评价存在三方面问题:缺少英语教学课堂师生互动话语质量测量,全部由教师主观判断;缺少教师思维过程评价,更局限于考察学生考试知识点问题,缺少针对课堂评价;对“现实型”“能动型”等学习风格特征缺少差异化关注和以生为本,导致评价失效。笔者在遵循“背景 - 模式 -实证 - 成效 - 展望”结构,以实践模式、实证与课例分析和成效三个方面为重点阐述。
二、CSMS 系统应用的本校实践模式构建
在“CSMS”系统应用上,我院主要设计“三阶提升”教研模式以及“双路径”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两条路径。“三阶提升”教研模式是基于闭环运行引领教学改进:“平台诊断”过程:教师推送课例,系统自动生产包含教师多维度的教学分析报告,科组整理归纳师生互动、题目设计等共性的教学问题;“教研解码”过程:课例教师与整个科组结合数据说课,分析数据背后存在的教学问题,并经教研员的专业引领作出具体的教学建议;“教学改进”过程:教师根据教学建议改进教学设计,运用在教学实践,通过对比前后课例数据评估改进成效,实现“诊断- 解码- 改进”的完整闭环。
此外,从系统基础与进阶操作等分层次培训以及定期组织专家开设专题讲座、鼓励教师申请CSMS 课题等方式进行理论学习、实操演练与科研实践相融合,持续提升教师应用系统的数字素养,为 CSMS 系统深度落地与教学价值转化提供保障。
三、基于CSMS 数据的英语课例深度剖析与对比
( 一) 分析框架与方法
研究设计以课堂教学要素为依据,设定 4 个要素:师生活动(活动次数、师生活动比率、教师活动时间百分比、学生活动时间百分比)、教学提问(四何问题百分比、提问等待时间)、学生学习风格(现实型、能动型、感受型百分比)、课堂教学(积极活动时间百分比、混乱活动时间百分比),下设 12 个具体指标。手段分为“课例解读 + 比较”:课例结合数据和教学环境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比较:指两课堂互动水平、思维拓展等方面的比较,归纳高质课堂的数据特征。
( 二) 课例分析
1. 课例一 :《Festivals》( 练习型课堂 )
这节课主要练节日相关的单词和句型。从数据看 , 优点很明显 : 师生互动 140 次 , 比例 1:1.2, 学生发言占 38%. , 其中 4-30 秒的完整发言占 62% , 互动挺均衡。但问题也突出 :“若何”类问题 ( 比如“如果让你设计一个节日 , 会怎么设计”) 只占 6.5%. , 学生想象力评分 0.06( 低于 0.1 的达标线 ); 班里 40% 的孩子是“现实型”, 喜欢按部就班学 , 但爱创编的“能动型”和爱情感体验的“感悟型”加起来才 24% , 课堂上学生积极情绪的时间只有 59 秒 , 不到 1 分钟。
2. 课例二 :《U2More Reading》( 对话型课堂 )
互动次数比课例一多 , 有 170 次 , 但学生发言占比只有 22% ,4-30 秒的完整发言才 45% , 属于“高频低效”;“若何”类问题占 9.5% , 想象力 0.07, 还是没达标;“现实型”学生占 50% ,积极情绪时间 34 秒,课堂沉默或混乱的时间
占 29% ( 超过 18% 的合理线)。
( 三) 对比与改进建议
两节课综合,高效的英语课堂CSMS 数据表征是:师生互动比1:1.2 以上,学生发言比 30% 以上;能连续表达 8~30 秒;“四何”问题均衡、“若何”类达10% 以上;学生积极情绪在1 分钟以上;无混乱时间;老师 70% 以上能引导深度思考问题而非“对吗?”
改进:可多设计“脑洞题”:教《Festivals》时让孩子“设计校园英语文化节”;按学习风格分组:能动型编对话、感悟型学英文歌;优化互动:学生发言跑偏巧妙拉回、发言短就先同桌交流再分享。
四、实践成效、挑战与反思
( 一) 应用成效
单从数据上看:114 节上传课例中,分数在 80-90 分的占比达 70.2% ,较刚开始使用平台时提升了 18.5% ;学生占比从 25% 上升到 32% ,平均学生主动发言次数由 8 次增加到 14 次。教师方面,能够较好使用数据变革教学,已经形成了“数据采集→分析→发现问题→确定策略→效果验证”的教研模式,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 二) 面临的挑战与反思:
数据解读力不够,从数据到策略有待培养;忽视个体差异,个性化教学需加强;存在数据安全和隐私隐患。CSMS 可运用于英语课进行课堂教学诊断,但对于口语练习部分的评价能力有限,因此还需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教学应用。
五、结论与展望
本次通过在小学英语课堂的 CSMS 课堂评价系统的实践,清楚地说明了:CSMS 智慧评价系统有效打破了传统英语教学中依靠经验判断的瓶颈,不仅能让课堂教学从“粗放型”迈入基于课堂互动、课堂问题等多维度数据支撑的“精准化”阶段,让教师真正基于课堂互动、课堂教学问题等多维度的数据精准分析教学中的困惑,甚至得以用“证据说话”让教师借助智慧教研闭环而快速地走向自身专业发展的道路,也必将是在提升小学英语教学质量中不可替代的法宝。
为了强化系统价值,下一步将尝试结合 CSMS 系统开发“知行理论”,让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更好地贴近“认知- 实践”的逻辑,提升教学的契合度;基于系统积累的校内教师教学数据,构建适用于学校教学的英语课堂评价常模,使教学诊断与评价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校本适配性;尝试人工智能(AI)与 CSMS的技术融通,通过融入 AI 自动批改功能、智能口语模拟对话等,进一步扩展系统在英语语言训练以及个性化指导中的运用场域,不断提升数智化技术对小学英语教学的赋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