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项目化教学模式创新探究
肖蔚
广东财贸职业学院
文章主要对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项目化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考虑企业与学校的合作情况,重点解决课程体系建设、项目化教学模式设计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项目式教学模式创新的具体策略,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项目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深度校企合作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注重职业学校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活动,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组织多样化教学活动,让学生进入企业实践,积极参与到企业的项目活动中,践行理论知识,形成深刻的职业认知。然而,由于校企合作不充分,无法达到产教融合的效果,企业未能真正参与到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方案、教育模式规划、课程开发等核心环节把控不到位,在学生实践管理方面存在各种问题,校企对接不到位,导致职业教育与企业岗位脱节,无法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
(二)专业课程与产业需求不同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注重多样化活动的组织,项目化教学作为重要手段,要求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掌握更多专业技能、理论知识,运用于项目化活动探索中 [1]。然而,由于部分技术理论不断创新,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偏差,职业教育的项目化教学发展速度较慢,未能及时提供更多实践项目,专业布局不足,课程改造升级缓慢。这样一来,课程体系更新不到位,专业课程未能融合新技术、新知识,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差较大,导致学生无法自主完成项目活动,同时无法适应未来岗位职责,不利于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
(二)项目化教学认知不足
在职业教育项目化教学过程中,综合考虑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与企业紧密联系,设计一系列的实践项目,考察学生的技术能力水平与专业知识储备,促进职业教育的革新与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自身的项目化认知不足,仍然采取灌输式教学模式,为学生系统化呈现专业知识与技能,不重视学生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的自主探索,无法真正发挥项目化教学优势,不利于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与提升[2]。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项目化教学模式创新的具体策略分析 参考文献:
(一)构建多元化协同体系,创新教学模式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开展项目化教学设计,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发展,明确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职业教育关注人才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形成学校、企业一体化的协同体系,从多个方面出发,体现项目化教学优势[3]。首先,政府应支持职业教育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建立由教育、人才管理、社区管理等部门协同的管理机制,认识到产教融合的重要性,统筹规划区域性的产教融合要求,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供基本的政策保障。其次,开展高效的协同组织工作,针对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标准进行革新,与行业发展对标,有效联系现代企业的发展情况,明确人才培养标准,形成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后,以职业学校为中心,形成产教融合发展委员会,优化学校的教育模式,形成与时俱进的专业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与行业发展密切联系的新技术、新知识,支持学生更好走向岗位。同时,采取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支持项目化教学的顺利开展,明确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力,推广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进一步投入项目化教学相关的设备、资源,开发项目化专业课程,形成完整的教学系统,在实际人才培养过程中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同时,项目化教学规模较大,还要与企业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合作协议,派遣师资力量,投入更多专业设备,关注学生就业问题、项目组织问题等,从而保证教学任务有序完成的同时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多效益。
(二)利用现代数字化技术,支持学生模拟探索
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课程体系重构作为核心环节,利用现代数字化技术,为学生提供多种项目探索形式,引导学生展开深层次探索,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核心技能。首先,合理运用大数据平台,为学生提供产业发展信息,作为项目化学习的信息基础,部分学生对自身的职业岗位和未来行业发展认知较为浅显,利用大数据平台定期推送相关信息,引导学生了解产业需求,明确未来岗位对自身能力的要求。其次,利用虚拟技术为学生更多项目活动,在企业技术与场地支持下利用虚拟技术让学生动手实践,将岗位要求转变为具体的学习模块,划分为具体的学习项目,学生可以模拟探索,从而形成项目化课程体系,突出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最后,构建网络学习平台,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学生要利用平台课程自主学习,解决项目探索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平台设置职业素养、综合能力等模块,对接职业标准,为学生的项目实践提供基础的知识保障,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同时,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数字化资源,开展虚拟仿真实训项目,利用线上线下项目实训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推动职业教育的革新与发展[4]。另外,虚拟技术的运用为学生提供真实环境、真实项目、真实操作、真实流程,合理运用虚拟空间,让学生模拟练习,在多场景中自主锻炼。
(三)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多元化评价体系建设过程中,职业教育要综合考虑项目化教学特征,引导学生自主项目探索,通过具体的学习项目考察学生的个人能力,重点关注学生的职业素养、创新能力与专业水平,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场所。那么,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教学评价体系建设要求内容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第一,形成企业导师全程参与的评价模式,导师主要指导学生的工作行为,强化学生的岗位认知,全程参与到评价体系中,评估学生是否适应岗位和行业要求,是否具备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
[5]。第二,建立科学合理的产教融合质量评价体系,该体系的建设主要是评估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人才培养质量,教学改革情况,以及企业的合作状况,利用最终的学生能力考核评估学校的教育状况,进而支持学校不断革新与发展。第三,适当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准确,主要是关注企业的导师制度落实情况,持续优化产教融合模式,提高企业导师的指导能力。同时,多元化评价体系建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关注学生的发展状况,有效结合综合性评价与多元化评价,不仅能够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能够考察职业学校的项目化教学能力,促进职业教育改革,积极探索全新的教育模式。
结语
综上所述,在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依托产教融合发展模式,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教育供给,满足产业与岗位的发展需求,开展动态调配,确保职业教育的学生更好走向社会,适应岗位要求。
[1] 李娜 .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4,40(08):213-215.
[2] 刘丽 . 产教融合驱动的现代职业教育变革——基于高职“企业财务会计”课程的创新教学模式探索 [J]. 科技风 , 2025, (07): 150-152.
[3] 崔发周 .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功能定位 [J]. 湖南教育 (C 版 ),2024,(06):35-37.
[4] 李阳. 区块链视域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项目化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 2025, (23): 67-69.
[5] 韩菁 , 徐健民 , 邬琦姝 , 等 . 数字化背景下项目化教学梯级提升培育机制研究 [J]. 办公自动化 , 2024, 29 (12): 35-38.
肖蔚(1993 年.1 月),男,民族:汉族,籍贯:江西,学历:研究生, 研究方向:经济学、财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