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英语活动观导向下高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实践

作者

汪毅

四川省峨边中学 614300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英语教学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明确提出,要通过英语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根据自身需求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策略并监控学习过程。英语活动观以“主题为引领、活动为载体、语言为基础、思维为核心”,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框架。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中仍存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薄弱、教师指导方式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基于英语活动观探索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英语活动观与高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内在关联

英语活动观将英语学习活动分为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的活动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构成要素高度契合。学习理解类活动(如感知注意、获取梳理、概括整合)对应自主学习中的“目标设定与信息获取能力”,要求学生能主动明确学习目标,通过阅读、倾听等方式收集和整理语言知识;应用实践类活动(如描述阐释、分析判断、整合运用)对应“策略选择与技能运用能力”,需要学生根据学习任务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语境中;迁移创新类活动(如推测论证、批判评价、创造建构)则对应“反思调控与创新应用能力”,强调学生能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将语言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英语活动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通过任务驱动、合作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主题引领的系列活动中,学生需要自主规划活动步骤、分工协作完成任务、主动解决遇到的问题,这一过程能有效提升其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三、当前高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 一) 学生层面:自主学习意识薄弱,能力不足

部分高中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中,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动力,习惯依赖教师的课堂讲解和布置的作业,难以主动制定学习计划。同时,学生对自主学习策略的掌握不足,在词汇记忆、听力训练、阅读理解等学习任务中,多采用死记硬背、重复刷题等低效策略,缺乏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和反思。此外,部分学生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缺乏自主解决问题的毅力,导致自主学习难以持续。

( 二) 教师层面:指导方式单一,角色定位模糊

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仍以知识传授为主要教学目标,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在活动设计上,多以教师主导的集体活动为主,缺乏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个性化指导;在策略指导上,多停留在简单的方法介绍层面,没有结合具体活动引导学生实践和运用策略;在角色定位上,教师往往既是“组织者”又是“掌控者”,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抑制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 三) 评价层面:评价方式单一,反馈机制不健全

当前高中英语评价多以终结性评价为主,侧重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如考试成绩),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应用不足,导致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并给予针对性指导。

四、英语活动观导向下高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实践路径

( 一) 设计分层递进的英语活动,激发自主学习意识

基于英语活动观的三个层次,设计主题引领的分层递进活动,逐步引导学生从“被动参与”转向“主动探究”。在学习理解阶段,设计“目标导向型”活动,让学生根据主题自主设定学习目标。例如,在“文学作品赏析”主题教学中,教师可提供《小王子》《老人与海》等英语文学作品的简介,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兴趣选择阅读篇目,并自主制定“每周阅读2 章、整理5 个重点词汇、撰写 1 篇简短读后感”的学习目标。在应用实践阶段,设计“任务驱动型”活动,如小组合作完成英语情景剧表演、主题演讲等任务,让学生自主分工、制定活动方案并落实执行。在迁移创新阶段,设计“真实情境型”活动,将语言学习与生活实际结合,如让学生以“校园生活建议”为主题,自主撰写英语倡议书并向学校提交,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

( 二) 强化学习策略指导,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在英语活动中融入针对性的学习策略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在词汇学习活动中,指导学生运用“联想记忆法”“语境记忆法”等策略,如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自主标记生词,通过上下文推测词义并结合词根词缀记忆;在听力训练活动中,教授“预测内容法”“抓取关键词法”,让学生在听力前自主浏览题目预测主题,听力过程中自主记录关键信息。同时,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策略,例如,针对视觉型学习者,推荐其通过英语绘本、思维导图等方式学习;针对听觉型学习者,建议其利用英语听力 APP、英文歌曲等资源进行练习。此外,在活动中设置“策略反思环节”,让学生记录自己在活动中使用的策略及效果,通过小组分享交流优化学习策略。

( 三)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完善自主学习监控机制

建立“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全面监控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在过程性评价方面,设计“自主学习档案袋”,让学生自主收集学习计划、作业样本、策略反思记录、活动成果等材料,教师定期查阅档案袋,针对学生的学习计划合理性、策略运用有效性等给予反馈指导

( 四) 创设支持性教学环境,保障自主学习实施

教师需转变角色,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在课堂上,预留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根据自身进度完成学习任务;建立“师生一对一”的指导机制,定期与学生沟通自主学习情况,帮助其解决遇到的问题。同时,丰富自主学习资源,推荐适合的英语学习 APP(如百词斩、每日英语听力)、英文网站(如 BBCLearning English)、英语读物等,方便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资源。此外,组织“自主学习分享会”,邀请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分享经验,营造互助共进的学习氛围;建立自主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在小组内相互监督、交流学习心得,提升自主学习的持续性。

五、结论

英语活动观为高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系统的实践框架。通过设计分层递进的英语活动、强化学习策略指导、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和创设支持性教学环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促进英语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深入理解英语活动观的内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培养策略,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未来,还可结合信息技术进一步优化自主学习的指导和监控方式,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持续提升,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白梦鸽, 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控策略实证研究[J], 校园英语,2023(41):108-110

[2] 陈文利 , 高中生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及学生感知的教师支持与英语成绩的关系研究![J] 陇东学院学报,2024 ,26-29.

[3] 韩宝成 , 许宏晨 , 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和目标的调查研究 [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3.(6):2-6.

[4]:107-109.

[7] 董曼霞 , 高中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及其影响因素[J], 基础外语教育,2023,20(04):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