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音乐教学中文化元素的融入与创新

作者

李依

岳阳县荣家湾街道荷花塘小学

引言:

小学音乐教育阶段是培育学生审美情操与艺术修养的重要时期,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节点。花鼓戏作为地方戏曲的典型代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与独特的艺术魅力,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像湖南花鼓戏《刘大娘笑呵呵》,旋律明快灵动,歌词鲜活有趣,长久以来深受大众喜爱。把这类花鼓戏文化元素融入小学音乐课堂,能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不过当下小学音乐教学在融合传统文化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探索切实可行的融合创新路径,以此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与成效。

一、花鼓戏《刘大娘笑呵呵》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色

(一)文化内涵

湖南花鼓戏扎根民间歌舞,是劳动群众在生产生活里孕育的艺术,透着当地风土人情与生活图景。《刘大娘笑呵呵》以质朴歌词刻画刘大娘热情好客、乐观爽朗的形象,彰显湖南民众积极向上的生活劲头和浓厚乡土味。歌中邻里互助、热情友善的价值观,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生动体现,蕴藏着深刻的文化教育意义。

(二)艺术特色

《刘大娘笑呵呵》采湖南花鼓戏独特腔调,旋律浸满浓烈地域风情,节奏明快且具跳跃感。诸多装饰音与滑音的运用,让乐曲洋溢活泼俏皮之感。演唱时独唱与合唱交替,丰富音乐层次与表现力。表演融合唱念做打,演员以丰富肢体动作和生动神情塑造角色,观赏性佳,艺术感染力强[1]。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文化元素融入的现状分析

(一)重视程度不足

部分小学音乐教师对教学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关键价值认知不足,教学时过度侧重识谱、歌唱技巧等音乐技能训练,却忽视了文化内涵的传授。这导致学生只是机械地掌握音乐知识,既无法深入理解音乐蕴含的文化深意,也难以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二)教学方法单一

部分教师授课仍沿用传统模式,以单向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融入文化元素时,多是单纯讲解知识,缺乏新颖有趣的教学形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主动性,导致文化元素融入教学的效果不够理想。

(三)教学资源匮乏

当前小学音乐课堂中,花鼓戏这类传统艺术的教学资源存在明显缺口。教材里地方戏曲相关内容较少,音像资料、教学课件等配套资源也不够完善。同时,学校缺乏专业花鼓戏教师,难以系统开展教学,导致文化元素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融入效果欠佳。

三、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花鼓戏《刘大娘笑呵呵》文化元素的创新策略

(一)创新教学内容设计

在《刘大娘笑呵呵》教学中,教师可把花鼓戏文化渗入音乐课堂。课前放花鼓戏表演录像,讲讲它的起源和艺术特色,勾起学生兴趣。学唱时,带学生剖析歌词情感,感受湖南地域文化韵味。课后拓展介绍花鼓戏经典选段,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认识传统戏曲文化,拓宽文化认知 [2]。

(二)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

教学《刘大娘笑呵呵》时,可创设生活化场景,让学生扮刘大娘招待客人,在角色体验中体会歌曲情感。借助多媒体播放花鼓戏表演视频,展示服饰、道具,让学生直观感受花鼓戏魅力。组织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探寻花鼓戏特色,一起创编舞蹈动作演绎歌曲,以此提升团队协作与创新思维能力。

(三)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学校可发动音乐教师开发花鼓戏主题校本课,以模块形式把花鼓戏文化融入小学音乐课堂。课程内容涵盖唱腔基础、表演技法、经典剧目赏析等板块。另外,邀请本地花鼓戏艺人进校开展系列活动,借助讲座、现场演出和实操教学等途径,让学生近距离感受花鼓戏魅力,在沉浸式学习里深化对剧种的认知,提升表演实践能力,推动传统文化在校园的活态传承。

(四)结合现代信息技术

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趣味十足的花鼓戏教学课件与微课视频,把繁杂的花鼓戏知识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开发音乐教学 APP 或小程序,设置花鼓戏学习板块,提供在线学习、互动交流等功能,让学生能随时随地学习花鼓戏。还能借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让学生沉浸式体验花鼓戏表演场景,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与沉浸感。

四、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花鼓戏《刘大娘笑呵呵》文化元素的实践效果

(一)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在教学实践里融入花鼓戏《刘大娘笑呵呵》的文化元素后,学生的音乐感知和理解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学习花鼓戏独特的旋律、节奏以及演唱技法,使他们拓宽了音乐知识,提升了音乐审美。学生还通过参与歌曲创编、舞蹈表演等活动,锻炼了音乐创作与表现能力,推动音乐素养全面发展。

(二)增强学生文化认同感

在《刘大娘笑呵呵》学习中,学生全身心融入花鼓戏这一传统艺术,切实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与归属感。从花鼓戏承载的价值观和传统美德中,学生培育道德品格、提升文化涵养,逐步建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在传统艺术浸染中实现文化认知与品德修养的双重进步。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元教学手法融合充足教学资源,让音乐课堂充满生动趣味,有效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学生积极参与花鼓戏学习,主动探索其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色,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课堂洋溢着浓厚的学习氛围 [3]。

结束语:

在小学音乐课堂里融入《刘大娘笑呵呵》这类花鼓戏文化元素,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教学质量的好办法。可从创新设计教学内容出发,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等方式,把花鼓戏文化自然地融入音乐教学中。这样做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激发学习兴趣。未来的小学音乐教学,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元素,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让传统文化在音乐课堂中展现新的活力,为培养既有文化自信又有艺术素养的新时代学生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婷 . 小学音乐教育中多元文化元素的融入与实践 [J]. 炫动漫 ,2023(24):0034-0036.

[2] 郑静 .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传统节庆文化元素的融入 [J]. 传奇故事 ,2023(6):57-59.

[3] 杨欣. 多元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与研究[J]. 东西南北:教育,2021(11):00056-0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