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技术在土地管理领域的运用
万星
湖北省规划设计研究总院 湖北武汉 430070
1 测绘技术在土地管理领域的运用特点
1.1 高精度性
测绘技术凭借先进的仪器和算法,能够为土地管理提供高精度的测量数据。在土地权属界定过程中,精确的测绘结果可以明确土地边界,避免因边界模糊而产生的纠纷。例如,在城市老旧小区改造中,利用高精度的测绘技术可以准确测量每一户的土地使用范围,为后续的改造规划提供可靠依据。这种高精度的特点保证了土地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1.2 实时性
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实时获取土地信息成为可能。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土地的利用情况、地形地貌变化等。在土地执法监察方面,实时的测绘数据能够及时发现违法用地行为,为执法部门提供有力支持。比如,一旦发现有未经批准的土地建设活动,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实时测绘信息迅速采取行动,将违法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
2 测绘技术在土地管理领域的具体应用
2.1 地形测量与土地信息获取
测绘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首要应用是精准地形测量与全面土地信息获取。借助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RS)等,能精确测量并记录土地的地形地貌、面积、边界等基础信息。以 GPS 为例,它可实时高精度确定测量点三维坐标,工作人员携带轻便接收设备采集数据,就能将经纬度和海拔高度等传输到计算机。GIS 是整合、分析和管理土地信息的工具,能统一处理不同来源和格式的数据,建立直观数据库,为土地规划和决策提供依据。遥感技术提供宏观高效的土地信息获取手段,卫星遥感影像可覆盖大面积土地,显示利用类型和植被覆盖状况,对比不同时期影像能监测土地利用变化。在实际工作中,地形测量与信息获取是后续工作基础,准确信息能助管理者了解现状、合理规划用途、避免浪费和不合理开发。如城市规划中,通过测量分析可科学确定功能分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2 土地权属界定与登记
测绘技术在土地权属界定与登记工作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土地权属的清晰界定是保障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合法权益的基础,而精确的测绘数据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土地权属调查过程中,测绘人员利用先进的测绘仪器和技术,对土地的边界进行精确测量和标记。通过现场勘查和测量,确定土地的实际范围和边界位置,并与土地登记档案中的信息进行比对核实。对于存在争议的土地边界,测绘数据可以作为重要的证据,帮助解决权属纠纷。同时,测绘技术还可以为土地登记提供准确的图形和数据资料。在土地登记过程中,需要绘制详细的土地权属图,标注土地的边界、面积、用途等信息。利用GIS 技术,可以将测绘数据与土地登记信息进行整合,建立起数字化的土地登记数据库。这样不仅方便了土地登记信息的查询和管理,也提高了土地登记的准确性和效率。例如,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中,测绘技术的应用使得土地承包地块的位置、面积、四至等信息得到了准确确定。通过高精度的测绘仪器和无人机航拍等技术手段,对农村土地进行全面测量和调查,为农民颁发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保障了农民的土地权益。
2.3 土地利用规划与动态监测
土地利用规划是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测绘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实施和动态监测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土地利用规划编制阶段,测绘技术可以提供详细的土地现状信息和地形地貌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规划人员可以了解土地的适宜性和限制性,合理确定土地的用途和开发强度。例如,在农业土地利用规划中,根据土壤质量、地形坡度、水源条件等测绘数据,确定哪些土地适合种植粮食作物,哪些土地适合发展林果业或畜牧业,从而实现农业土地的科学利用。在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过程中,测绘技术可以对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定期的土地测绘和遥感影像对比分析,及时发现土地利用是否符合规划要求,是否存在违规开发和建设行为。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确保土地利用规划的有效实施。同时,测绘技术还可以为土地利用规划的动态调整提供依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土地利用需求的变化,土地利用规划需要进行适时调整。通过对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的持续监测和分析,规划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规划进行优化和完善,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和适应性。例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变化。通过测绘技术对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城市中出现的新的用地需求和问题,如城市扩张过程中对耕地的占用、城市内部闲置土地的利用等,从而为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实现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2.4 土地整治与复垦
土地整治与复垦是改善土地质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耕地面积的重要措施。测绘技术在土地整治与复垦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在土地整治与复垦项目规划阶段,测绘技术可以提供准确的地形地貌、土壤质量、土地利用现状等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和评估,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和整治复垦方案。例如,对于废弃矿山的复垦项目,通过测绘数据了解矿山的地形地貌、开采范围和破坏程度,结合当地的土壤条件和生态环境,制定合理的复垦方案,确定复垦后的土地用途和植被恢复措施。在项目设计阶段,测绘技术可以为土地整治与复垦工程的设计提供精确的地形数据和空间信息。根据测绘成果,设计人员可以合理规划土地平整、灌溉排水、道路等工程设施的布局,确保项目的设计符合实际情况和工程要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测绘技术可以对工程进度和质量进行监测。通过定期的测绘和测量,检查土地平整的高程、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灌溉排水设施的位置和尺寸是否准确等。同时,利用测绘技术还可以对项目实施前后的土地利用情况和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对比分析,评估项目的实施效果。例如,在农村土地整治项目中,通过测绘技术对整治区域的土地进行详细测量和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整治方案。在整治过程中,实时监测工程进度和质量,确保土地整治达到增加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目标。整治完成后,通过对比整治前后的测绘数据和遥感影像,评估土地整治对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后续的土地管理和利用提供参考。
3 结语
测绘技术在土地管理领域的应用展现了显著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高精度性和实时性等特点,它不仅提升了土地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还为解决复杂的土地问题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测绘手段将更加智能化和精细化,进一步推动土地管理工作的创新与优化。未来,应加大对测绘技术的研发投入,促进其与土地管理需求的深度融合,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同时,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技术标准的制定,也将为测绘技术的广泛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蒲再芬.测绘技术在土地管理领域的运用[J].价值工程,2025,44(21):163-165.
[2] 邓希,李伟贤.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领域的应用探究[J].大众科技,2023,25(11):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