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价值功能的公路路线设计方案比选研究

作者

唐亮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南分院 湖南长沙 410000

   

引言

在价值工程的理论框架下,造价不仅仅是建设成本,还包括了产品为了达到规定的功能所付出的整个寿命周期的成本。因为产品一般是由多个功能部件组成,每个部件在实施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资源和费用,需要通过系统的函数分解将其转换成可测量的费用。价值工程是一种基于功能导向的管理手段,它通过对功能和费用的匹配关系进行分析,建立一套涵盖整个寿命周期的成本评价体系,促进产品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达到最优的成本结构和总体性能。

1 实例分析

项目总长度为 73.141 公里,桥隧比 62.97% ,结构复杂程度高。该项目包括 6 个互通立交,1 个服务区和 4 个入口收费站。该工程主要道路为 2-4 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每小时 100 公里。该路段的设计规范各不相同,KK00000-YK43+054.878(总长度 44.409 公里)均为单块路基,宽 26 米,分离式路基 13 米。为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通过能力,该路段的路面和桥梁结构全部按照公路—I 类车辆荷载标准进行。

2 公路路线设计方案比选

2.1 功能指标无量纲化处理

在对道路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判的过程中,往往要综合考虑多种功能指标。按照各项指标与方案质量的相关性,可以将其划分为积极效能和消极效能两种类型。积极指数的特点是:指数的值较大,表明项目的绩效或收益较好;反之,如果项目的投资成本和环境影响较小,则说明项目的绩效较好。在评估时,要将负面指数归一化,以便在评估时能达到比较的目的,并有一个统一的导向。通过一定的数学变换,使负面指数变为与积极指数相吻合的趋势,也就是说,指数指数较大,则方案的最优。同时各指标都遵循“取大取优”的评判逻辑,达到了同趋势的目的。具体的变换方法可以参考(1)式和(2)式。

正功效型指标 (+) : (1)负功效型指标 (2)

在相关计算公式中,cij 表示各二级指标对应的评分结果,xij 为实际采集的原始评价数据(如满意度、弯曲半径等均属于此类直接观测值),maxxj 代表第 j 类指标中的最大值,minxj 则为其最小值。此外,若出现 maxxj ⩽ minxj的特殊情况,则统一将cij 赋值为1。

2.2 造价指标无量纲化处理

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造价分为三个主要阶段:施工阶段、运营阶段和后期治理阶段。施工阶段的造价主要体现在项目的总概算中,这个概算是根据项目的设计方案来估算的。在营运与保养期,成本包括例行的检查与维修,定期的修理,以及定期维修的开支。在道路到达设计年限后,将转入处理阶段,需要对道路的拆除与清除成本进行核算,并对剩余设施的残值进行经济评价。

2.3 路线设计方案

在制定高速公路路线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功能需求、区域经济发展、建设成本和生态环境等。根据该工程拟定的方案 A,B,C 三种方案,分别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这一段要穿越既有线和国道,要使各个交通节点顺利地连接起来,下面是各个方案的详细内容。计划 AA 这条线路的起点跨越了志留纪下统的石牛组,岩性主要为灰、泥页岩互层,岩石破碎,节理、裂隙发育,表土层厚 2-5 米。该线路紧邻 110kV 高压线塔和居民区,在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爆破振动对周围设施的影响。全线长7.251 公里,坡度为 4.0% ,桥梁与隧道的比例较小,总体投资较低。计划 B 穿越志留系下统和二叠系下统衔接段,灰岩具有良好的完整性,可实现渣土就地资源化,符合绿色建造理念。该工程以桥的形式穿越铁路和高速公路,其横断面的净净空符合规范要求,其纵断面线形指标良好。该方案全长 7.5km,相比于其它方案,隧道总长度降低了 15% 左右,隧道占 42%,虽然结构比重大,但由于材料回收与施工组织的优化,造价在三种方案中是最低的。计划C 该方案以原方案A 为主线,再分线布置,总长度比 A 短 73m,纵坡最大值为 3.8%。这条铁路在铁路以东 45 公尺的地方,铺设 1.6km,然后再跨越一座 80 公尺的天桥,穿越住宅区,接著又接连越过铁路、国道和高速公路。项目中桥隧比高达 68% ,虽然线形较为顺畅,但对周边风景名胜、水上乐园等景观敏感地段的影响更大,项目成本也比 B 方案提高了23%,其经济性也比较差。经综合比较,B 方案在工程技术指标、生态保护和投资控制等各方面都比较平衡,具有很好的可执行性。

2.4 不同方案对比分析

本文以高速公路起点为例,分别对三种备选路径方案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得到了各项功能参数和费用指标,具体资料详见表1。

表1 不同方案价值功能对比分析

经统计与分析,三条线路之 A 值为 1.1739,C 值为 0.9088,B 线为 3.7158。通过比较可以看出,B 线在性价比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显示了它在功能的实现和费用的投入上达到了最好的配合,综合性能也是最好的。在技术上,B 方案采取了桥上跨越铁路和立交桥的立体结构,使施工组织得到了极大的简化,减少了项目的实施难度。

2.4.1 价值功能在公路路线设计方案比选的应用优势

在传统公路选线方案的比选工作中,决策往往较多依赖专家经验开展主观定性评价,容易受到个人主观因素的干扰,很难在技术指标、生态环境与建设成本之间实现有效平衡。与之不同的是,基于价值功能的比选方法会搭建功能函数与造价函数,把路线方案的使用性能、服务效果以及全生命周期成本等关键要素转化为可量化的指标,从而明显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与客观性。

拿某实际项目来说,B 方案的价值系数达到3.7158,远优于A 方案的1.1739和 C 方案的 0.9088。这一结果清晰体现出该方案在技术可行性、生态适应性与经济合理性上的综合优势,不仅为方案的优先选择提供了明确、可信的数据依据,还能有效避免因经验主导而产生的决策偏差。

2.4.2 公路路线设计方案比选的全寿命周期考量

基于价值功能的公路路线方案比选,打破了传统方案仅聚焦施工期一次性投入的局限,将考量视角拓展到项目全寿命周期。在该方法构建造价函数的过程中,会系统纳入运营阶段的养护开支、服役期满后的拆除费用及残值回收等要素,进而实现对“建设—运营—维护”全过程的成本统筹与动态管控。

以某高速公路项目为实例,在对 A、B、C 三个路线方案开展优选工作时,工作人员不仅评估了各方案的施工概算,还对运营期间的日常巡检费用、周期性维修费用,以及设计使用年限到期后的拆除与残值处理成本进行了量化分析。虽然 B 方案在隧道工程占比上不占优势,但通过实施弃渣就地资源化利用、优化施工流程等举措,既有效压缩了建设成本,又大幅减轻了后期养护压力;与此同时,该线路的布局主动避开生态敏感区与人口密集区,减少了未来可能因环境治理或社会协调产生的潜在支出。这种覆盖全周期的经济性评估,让方案选择更贴合项目长期运行的实际需求。最终,B 方案在综合成本效益方面显著优于另外两个方案,为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效益最大化筑牢了基础。

整体来看,B 方案不仅满足了高速公路的功能需求,更充分彰显了价值工程的核心理念,在保障线路性能的同时,实现了投入与产出的合理匹配。

结束语

本项目针对某高速公路起点段路线选择中的模糊、难以定量等问题,结合价值工程理论,建立定量评估体系,得到如下结论:(1)在路径规划阶段,通过提高项目的功能效用与投资分配的协同作用,可以显著提高项目的总体价值。(2) 采用无量纲化的方法,构建功能和造价函数,并通过对价值工程的定量分析,构建一套科学可行的路径方案优选机制,提高决策的客观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朱 海 军 , 朱 士 东 , 吴 海 堂 , 等 . 云 南 山 区 高 等 级 公 路 路 线设 计 研 究 [J]. 交 通 运 输 研 究 ,2010(20):128-131.DOI:10.3869/j.issn.1002-4786.2010.20.033.

[2] 杨佐兵 . 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经验总结 [J]. 科技资讯 ,2007.DOI:CNKI:SUN:ZXLJ.0.2007-0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