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研究
陈敏辉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450044
1 引言
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且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已取得一系列成就。因此,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主席表示,中国力争在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即实现“双碳”目标。然而,中国是农业大国,2021 年中国农业增加值为 1.29 万亿美元,占世界 31%。农业生产过程的高碳排放、高农药化肥投入必然会对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农业的高质量发展状况的评价势必要考虑碳排放问题。
2 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标评价体系构建
高质量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战略,发展农业的最终目标是增进国民福利,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衡量农业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强调数量的增加,更要强调质量的改善。因此,应在深刻理解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全面把握农业发展的各个领域,结合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新时代的新理念,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个维度对农业高质量发展进行界定。特别是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的构建一定要涵盖碳排放的要素。
在构建指标体系的过程中,结合农业高质量发展每个维度的内涵,选择其领域的核心指标,最终本文选取5 个维度、12 个分项指标和20 个基础指标构建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标评价体系。
3 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结果
本文采用熵权法确定各个基础指标的权重结构合成综合指标,对中国各省份 2010~2020 年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为了测度中国各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依据前文的指标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对2010~2020 年各省份的基础数据进行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算,测算结果见表 1。表 1 给出了 2010~2020 年各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平均水平的空间分布。从数值来看,2010~2020 年间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于京津和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和西南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其他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居中,这表明省际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区域差距十分显著,呈现阶梯状的分布态势;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西部地区会逐渐崛起,对东部沿海地区呈追赶态势,地区农业发展差距会不断缩小。具体来看,考察期内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平均得分高于 0.41 的地区包含北京(0.45)、天津(0.47)和上海(0.47)三个地区,北京、天津和上海构成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梯队”;其次,广东、浙江、江苏和黑龙江四个省份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平均值高于 0.35,组成其“第二梯队”,此外剩余 23 个省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平均值低于 0.38,占全部考察省份的 76.67% ;四川、湖南、海南、河北、吉林、新疆、江西、内蒙古、青海、山东和福建十一个省份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平均值高于0.29,组成其“第三梯队”;剩余的十二个省份构成其“第四梯队”,这些省份大部分位于中西部地区。
从发展趋势来看,所有省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平均值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但是不同省份间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变化趋势差异较大。
“第一梯队”三个省份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考察期内存在波动。北京和天津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考察期内呈现“V”型变动趋势,北京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从 2010 年开始下降,到 2016 年达到最低,随后开始缓慢上升,同样,天津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也是从 2010 年开始下降,但是到 2015 年达到最低,然后开始上升,二者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不管是呈下降趋势还上升趋势,天津都要比北京的变化速度快。上海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考察期内呈现“N”型变动趋势。
“第二梯队”中,黑龙江和浙江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江苏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考察期内变化不明显,广东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倒“U”型,2012 年以前呈上升趋势,2012~2014 年间变化不大,2014 年后其快速下降。
“第三梯队”十一个省份中十个省份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其中内蒙古和宁夏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上升速度较快,海南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2014 年以前快速上升,然后在 2015 年出现大幅下降,下降幅度达到19.4%,随后几年其变化不大。
“第四梯队”中,辽宁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缓慢下降趋势,山西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则呈现倒“V”型变动趋势,2013 年以前其呈上升趋势,2013 年后开始缓慢下降,其余十个省份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都呈现缓慢的上升趋势。
总体上来看,大部分省份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都呈上升趋势,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的几个省份大部分出现了波动,前两个梯队共 7 个省份,其中 4 个省份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出现了波动,只有辽宁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缓慢下降趋势。
表1 2010~2020 年中国各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2]Li, H. J., Shi, Y., Zhang, J. X., Zhang, Z. K., Zhang, Z. S, Gong, M. G.(2023) Digital inclusive finance & the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revalence of regional heterogeneity in rural China. PloS one, 18(3).
结论
首先,本文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个维度构建了评价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根据熵值法对 2010~2020 年中国 30 个省份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其空间特征和时间趋势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从空间特征来看,2010~2020 年间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于京津和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和西南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其他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居中,这表明省际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区域差距十分显著,呈现阶梯状的分布态势;
第二,从时间趋势来看,大部分省份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都呈上升趋势,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的几个省份大部分出现了波动,前两个梯队共 7 个省份,其中 4 个省份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出现了波动,只有辽宁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缓慢下降趋势。
参考文献:
[1]Cui, X.F. Cai, T.Deng, W. Zheng, R.Jiang, Y.H. Bao, H.J.(2022). Indicators for evaluating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Empirical study from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China.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164,1101-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