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条件下, 中职学校招生工作的研究
崔福民
吉林省四平卫生学校内科教研室 吉林四平 136000
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是学校发展的根基 , 也是学校综合能力的一个反映。近几年由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的扩大 , 中专学校招生面临严峻的挑战。为摆脱这一困境,各中专学校”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 千方百计地吸引生源,竞争十分激烈。我校以知难而进的勇气,冲出困境的拚争,再铸辉煌的决心,进行了招生工作的积极探索:
一、依据卫生职业教育精神调整招生思路
招生工作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只有不断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才有出路,才有效益。有了好的”梧桐”,哪怕”凤凰”不来。几年来我校生源较好,主要来自于积极探索招生的新路子。关键是我校的领导招生思路发生了转变,我校是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及国家级示范校,又是国家教育部、卫生部确定的“全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护理专业培训基地”,为了打造品牌效应和保证教学质量,我校在全省首先实行了“ 1+X 幼儿及老年照护培训”和“示范专业引领办学”,教师队伍不断扩大,一批德才兼备的年轻的教师在老教师的带领下已经工作在教学的第一线。所以在保证高质量教学的前提下,我校在招生方法上有所改进,主要实行“高职提高班”、“3+3 的办学模式”、“定单式培养”等招生策略,所以学校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为重点,以质量为生命,以就业为导向,以创新为出路”的办学指导思想,通过内调专业设置、外联名校办学、中职高职并举、普教成教并重、省内域外兼容、开办研究生课程班等措施,使学校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办学格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始终走在全省同类校前列,招生工作始终处在同类学校前茅。
二、围绕就业市场组织生源
过去的招生思路已经结束,在的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有限的深渊数量下,招生工作必须适应市场的需求才能保证生源。
我校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积极开拓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学校设置的专业是新世纪社会需求量最高、就业率高、工资待遇高的专业。学校与北京、上海、大连、沈阳、海南、长春、深圳等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确保我校毕业生就业。学校还相继与全国近百家医药卫生单位建立了稳固的供求关系,坚持常年为学生推荐工作,并且每年举办 1 次学生实习就业供需见面洽谈会,受到毕业学生及家长的好评,使毕业生总就业率达到了90% 以上。
我校还实行学历教育与培训并行,“1+X”幼儿及老年照护培训等,中高职教育接轨, 3+3 高职办学形成等,学校始终采用多形式、多层次的灵活模式,具有办学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目前学校与四平市职业大学、辽源市职业大学、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多所高校联合办学,圆学生盼望已久的大学梦。(见下表)
历年升入高校情况统计表

三、充分发挥已就业学生的影响效应,促进招生工作
多年以来,我校培养的学生一进入就业单位就能适应岗位工作,学生技能强、医学理论功底扎实,初级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每年保持在 95% 以上,同时做好学生实习就业岗前培训,合理合规安排学生进行毕业生产实习。为加强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了解,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搭建双向选择交流平台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特别是在北京、上海、大连、沈阳、海南、深圳、长春、四平等地的就业学生数量喜人(见下表)。

通过较高的就业及升学人数,这些就业学生和家长就是最好的宣传媒体,他们是活广告,比学校直接宣传强得多,既省人力又省物力,促进学校招生工作顺利开展。
总之,以“就业为导向”的招生工作是保证我校扩大生源的有利武器,只有做到了学校“出口”好了,学生毕业时有工作、有发展,才能带动“入口”的繁荣。
崔福民(1974.13),男 汉族 吉林四平人 学历:本科 职称:副高级讲师,从事临床内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