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群众文化公益培训合唱团的发展现状、价值与路径研究

作者

张格菲

淄川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 255100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群众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繁荣发展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关键环节。群众文化公益培训合唱团以合唱艺术为纽带,将不同年龄、职业、背景的群众聚集在一起,不仅为群众提供了学习音乐、展示自我的平台,更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了优秀文化,凝聚了社会力量。近年来,在国家文化政策的扶持下,各地群众文化公益培训合唱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深入研究群众文化公益培训合唱团的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群众文化公益培训合唱团的发展现状

(一)数量与规模持续扩大

近年来,在文化惠民政策的推动下,群众文化公益培训合唱团的数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从城市到乡村,从社区到学校,各类合唱团纷纷成立。

(二)参与群体多元化

群众文化公益培训合唱团的参与群体涵盖了各个年龄段和职业领域。老年人是参与的主力军,他们大多有较多的闲暇时间,通过合唱活动丰富晚年生活;中青年群体也逐渐加入,他们希望通过合唱缓解工作压力,提升艺术素养;青少年群体则在学校和家长的引导下参与,培养音乐兴趣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活动形式日益丰富

为了吸引更多群众参与,群众文化公益培训合唱团的活动形式不断创新。除了常规的排练和演出外,还举办了合唱比赛、交流展演、音乐讲座、公益慰问等活动。一些地区每年举办“群众合唱节”,为各合唱团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同时,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排练、线上展演等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

三、群众文化公益培训合唱团的价值意义

(一)推动文化惠民工程落地见效

群众文化公益培训合唱团是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优质的文化资源送到群众身边,让群众免费或低成本享受文化服务。通过合唱培训和活动,群众能够近距离接触艺术,提升文化鉴赏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真正实现了“文化惠民、文化乐民”的目标。同时,合唱团的发展也丰富了基层文化生活,推动了基层文化阵地的建设和利用。

(二)提升群众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

合唱是一门集体艺术,它需要参与者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在培训和排练过程中,群众不仅能够学习音乐理论、歌唱技巧,还能培养节奏感、和谐感和表现力。长期参与合唱活动,能够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丰富精神世界。此外,合唱活动中的相互配合、相互鼓励,能够增强群众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促进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的形成。

(三)促进社会和谐与凝聚力提升

群众文化公益培训合唱团将不同背景的群众聚集在一起,通过共同的音乐爱好建立起联系和友谊。在合唱活动中,大家相互尊重、相互帮助,营造了和谐融洽的氛围。这种氛围能够延伸到社会生活中,促进邻里关系、社区关系的和谐发展。同时,合唱团作为一个集体,在参与各类活动时,能够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社会和谐稳定注入正能量。

四、群众文化公益培训合唱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短缺,运营困难

资金是群众文化公益培训合唱团发展的重要保障,但目前许多合唱团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排练和演出设备陈旧,活动形式单一,严重影响了合唱团的发展质量和可持续性。

(二)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水平不高

师资是影响合唱培训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群众文化公益培训合唱团的师资主要由社区文化志愿者、退休音乐教师等组成,他们虽然有一定的热情和经验,但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合唱教学训练。基层合唱团难以聘请到专业师资。师资力量的薄弱导致培训内容简单、方法单一,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艺术需求。

(三)参与度不均衡,覆盖范围有限

群众文化公益培训合唱团的参与度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现象。从地区来看,城市合唱团的参与度较高,而农村地区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文化基础薄弱等原因,参与度较低;从年龄来看,老年人参与度较高,中青年和青少年参与度相对较低。这种参与度的不均衡导致合唱团的覆盖范围有限,无法充分发挥其文化惠民的作用。

五、群众文化公益培训合唱团的发展路径

(一)拓宽资金渠道,保障运营经费

为了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需要拓宽资金渠道,建立多元化的资金保障机制。一是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将群众文化公益培训合唱团的发展纳入财政预算,提高资金投入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二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支持合唱团发展。

(二)加强师资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加强师资建设是提高群众文化公益培训合唱团培训质量的关键。一是建立

专业的师资队伍,通过公开招聘、引进人才等方式,吸引专业的合唱指挥、声乐教师加入。二是加强对现有师资的培训,定期组织师资培训班、研讨会等活动,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三)创新活动形式,扩大覆盖范围

为了提高群众的参与度,扩大合唱团的覆盖范围,需要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一是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特点,开展个性化的合唱培训和活动。例如,在农村地区,可以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开展具有乡土气息的合唱活动;针对青少年群体,可以开展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的合唱培训和比赛。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活动。通过线上平台进行教学、排练、展演等,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方便群众参与。

六、结论

群众文化公益培训合唱团作为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推动文化惠民工程、提升群众文化素养、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资金短缺、师资薄弱、管理不完善、参与度不均衡等问题。为了促进群众文化公益培训合唱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拓宽资金渠道、加强师资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创新活动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群众文化公益培训合唱团的价值和作用,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宁。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与发展研究 [J]. 文化学刊,2023(05):123-125.

[2] 李娟。公益文化培训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J]. 艺术科技,2022,35 (10):145-147.

[3] 张伟。合唱艺术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影响 [J]. 北方音乐,2021(18):189-191.

[4] 文化部。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 [Z].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