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教育家精神引领下高校艺术专业“思政 + 传统艺术”协同育人路径研究

作者

拉毛卓玛

青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青海西宁 810000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思政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高校艺术专业作为艺术人才培养与传统艺术传承的重要阵地,亟需在二者融合中实现育人目标。但现实中不少高校在“思政 + 传统艺术”实践中存在理念滞后、机制缺失等问题,传统艺术的思政育人价值未能充分发挥。教育家精神蕴含的教育情怀与创新意识,为破解困境提供了路径。本文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探讨高校艺术专业“思政 + 传统艺术”协同育人的理论基础、现存问题与路径构建。

一、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教育家精神是教育者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追求、职业操守与创新意识,对“思政 + 传统艺术”协同育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教育情怀强调“以文化人、立德树人”,要求教师把传统艺术中的民族精神、道德理念与审美情趣融入教学,引导学生树立价值观与人格理想。如在绘画教学中,通过文人画“淡泊名利”“忧国忧民”的内涵,引导学生确立理想追求。创新意识则要求打破传统教育模式,推动传统艺术与现代教育融合。在内容上,应结合社会需求激活传统艺术;在方法上,借助现代技术创新教学形式,使其更符合当代学生的认知习惯。

“思政 + 传统艺术”是内在契合的有机融合。美育与德育的结合,使学生在审美体验中实现价值养成;文化自信与价值观塑造的契合,使学生在传统艺术学习中增强文化认同。理论上,协同理论强调要素联动,思政与艺术教育通过课程、教学与实践结合能形成更强合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要求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作与实践主动建构知识和价值观。

二、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高校在“思政 + 传统艺术”方面取得进展。一些课程将艺术赏析与价值引导结合,如在中国画教学中借助《清明上河图》引导学生体会劳动智慧与民族精神,在山水画教学中融入“天人合一”的理念。但整体上仍存在问题:一是协同机制不健全。思政课程偏重理论,缺乏与艺术结合;艺术课程注重技能,忽视价值引导,两者割裂严重。二是路径单一。部分高校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活动形式单一,缺乏互动体验,难以调动学生主动性。

三、路径构建

在教育家精神引领下,可从课程、模式、平台和师资四方面推动协同育人。

第一,课程体系融合。构建由专业课程、思政模块和传统艺术专题组成的课程群。专业课程承载技能培养与文化教育,思政模块围绕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等主题展开,传统艺术专题则提供文化支撑。第二,教学模式创新。以“项目式教学 + 非遗传承人进课堂”为核心,推动理论与实践结合。例如围绕“非遗技艺创新设计”或“传统艺术主题创作”项目,由教师与传承人共同指导,让学生在创作中体悟思政理念。借助数字技术丰富教学形式,增强沉浸感。第三,实践平台协同。打造校内工作室、校外非遗基地与红色文化场馆三位一体的平台,提供多元化实践机会。校内重在技能训练与创新,校外则通过真实场景强化文化体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责任感与文化认同。第四,师资队伍建设。组建由思政教师、艺术教师和非遗传承人组成的跨学科团队,实现优势互补。思政教师提供价值引导,艺术教师融合技能与思政内容,传承人带来实践经验。通过师德建设和协作机制,形成具备教育情怀与协同能力的师资队伍。

结语

教育家精神为“思政 + 传统艺术”协同育人提供了价值导向和创新动力。通过课程融合、模式创新、平台建设与师资优化,可以破解现有困境,推动思政教育与传统艺术的深度融合,提升艺术专业育人质量。未来,高校应持续挖掘传统艺术的思想价值,完善协同路径,培养兼具艺术素养、文化自信与正确价值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周洪宇 , 李慧方 . 教育家精神的基本内涵、价值意蕴及培育路径 [J].中国教育学刊 ,2025,(05):18-24.

[2] 夏豪杰 , 张汶军 . 习近平关于教育家精神重要论述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要义 [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5,(16):37-40+65.DOI:10.19865/j.cnki.xxdj.2025.16.008.

[3] 蒋蝶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艺术专业就业育人体系研究 [J]. 时代报告 ( 奔流 ),2025,(05):75-77.

[4] 崔勤勤 , 闫怡冰 , 盛波 . 协同育人背景下艺术类专业思政教学改革路径探析 [J]. 美术教育研究 ,2025,(15):108-110.

[5] 杨勇兵 , 吴烨 . 艺术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创新路径探析 [J]. 连云港 师 范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2023,40(03):67-71.DOI:10.15927/j.cnki.lygszxb.2023.03.013.

[6] 崔敏 , 杨艳春 .“ 课程思政” 融入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教学的方 法 探 索 [J]. 吉 林 艺 术 学 院 学 报 ,2023,(05):80-83.DOI:10.13867/j.cnki.1674-5442.2023.05.008.

拉毛卓玛(1980.05),女 藏族 青海人 学历:硕士 职称:副教授,从事青海民间艺术研究

基金项目:青海师范大学202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项目:《弘扬教育家精神背景下艺术专业“课程思政 + 传统艺术传承”协同育人模式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