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及智慧安防小区建设策略探究

作者

卢丙慧

世邦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省长沙市 410000

1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及智慧安防小区建设的意义

1.1 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城镇老旧小区由于建设时间较早,基础设施老化问题严重,如道路坑洼不平、水电线路老化、公共照明不足等,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对这些基础设施进行更新和完善,能够为居民创造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引入先进的监控、门禁等系统,有效提高了小区的安全性,让居民居住更安心。居民可以在整洁的道路上散步,不用担心因地面不平而摔倒;家中水电供应稳定,不再受老化线路和管道的困扰。这种生活品质的提升,会让居民的幸福感大幅增强。

1.2 促进城市形象改善

老旧小区往往外观破旧、环境杂乱,与城市的整体发展风貌不相协调。对其进行改造和智慧安防建设,能够改善小区的整体外观和环境,使其与周边现代化建筑相融合。整齐美观的建筑外立面、绿化良好的公共空间,不仅提升了小区自身的形象,也为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当城市中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整个城市的形象和品位也会得到显著提升,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居住、投资和旅游。

1.3 拉动经济增长

老旧小区改造涉及到建筑施工、材料供应、设备安装等多个领域,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智慧安防小区建设所需要的智能化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也为科技企业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从短期来看,改造工程的实施直接刺激了消费,促进了经济的流通;从长期来看,改造后的老旧小区房产价值可能会有所提升,进一步带动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居民生活品质的提高也会增加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形成持续的推动作用。

1.4 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

智慧安防小区建设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实践。通过安装智能监控摄像头、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等设备,能够实现对小区人员和车辆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安全隐患和突发事件。这些数据还可以与社区、公安等部门的信息系统进行对接,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提高社会治理的效率和精准度。此外,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通过引导居民参与规划、决策和监督,能够增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责任感,促进社区自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2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及智慧安防小区建设的策略

2.1 科学规划改造方案

城镇老旧小区作为历史遗留问题较为突出的民生工程,其规划布局、基础设施等方面确实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短板。为此,在实施改造工程前必须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全面掌握小区实际情况和居民实际诉求。一方面,要立足小区地理环境、建筑特点等客观条件,科学制定差异化改造方案。以空间资源紧张的小区为例,应当通过优化停车位规划、推行立体停车等创新举措,切实提升停车资源利用效率,有效破解停车难问题。另一方面,要着眼智慧安防小区建设的时代要求,前瞻性地做好相关设施的规划设计工作。具体而言,在小区出入口、公共区域等重点部位,要科学布设监控摄像头、门禁系统等现代化安防设备,确保智慧安防系统与小区整体改造实现有机衔接、深度融合。

2.2 多方筹集改造资金

老旧小区改造和智慧安防小区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仅靠政府财政支持往往难以满足需求。所以,要积极探索多方筹集资金的渠道。政府可以加大对老旧小区改造的资金投入力度,设立专项改造资金,为改造项目提供基础保障。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改造项目,通过 PPP(公私合营)等模式,吸引企业投入资金。企业可以在小区内建设一些经营性设施,如便利店、充电桩等,以获取一定的收益,实现互利共赢。此外,还可以引导居民适当出资,提高居民对改造项目的参与度和责任感。例如,可以通过召开居民大会,向居民详细介绍改造项目的内容和资金使用情况,让居民自愿缴纳一定的费用用于小区改造。

2.3 强化智慧安防技术应用

智慧安防作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关键环节,对于全面提升小区安全水平和管理效能具有重要作用。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积极引进现代化安防技术手段,着力构建覆盖全面、层级分明的立体化安防体系。在视频监控领域,要高标准部署高清智能监控设备,实现全天候不间断动态监测。充分运用智能分析技术,对监控画面进行实时研判,确保异常行为能够被及时发现并触发预警机制。在门禁管理方面,要大力推广应用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先进生物识别技术,切实提升门禁系统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同时,要积极推进小区安防管理平台建设,实现各类安防设备的统一集成管理,促进信息资源的高效共享和协同联动。例如,当监控摄像头发现可疑人员时,系统可以自动将相关信息发送到小区保安的手机上,并联动门禁系统,限制可疑人员的进入。

2.4 注重居民参与和沟通

居民群众作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主体力量,其合理诉求与宝贵意见对于确保改造项目顺利实施具有决定性意义。在推进改造工作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尊重居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和动员广大居民参与改造项目的民主决策与协同实施。可采取组建居民代表议事会、召开专题民意座谈会等规范化形式,广泛听取并充分吸纳居民群众的合理化建议。对于居民反映的合理诉求,应当及时纳入改造规划方案予以落实。同时,要建立健全常态化沟通机制,通过设立项目公示专栏、定期通报工程进展、资金使用明细等规范化举措,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切实增强居民群众对改造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从而有效提升居民群众对改造工作的认同感和支持度。

2.5 加强后期运营维护

在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工作的基础上,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后续运营维护工作,确保各项基础设施设备持续稳定运行。要着力构建科学规范的运营维护长效机制,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单位及标准化工作流程。可采取委托专业化物业管理企业实施运营维护的模式,要求其配备高素质专业技术队伍,定期开展安防设备、公共基础设施等重点环节的巡检维护工作。同时,要建立健全高效便捷的投诉处置机制,及时妥善解决居民群众反映的各类使用问题。具体而言,可设立全天候24 小时服务专线,畅通民意反映渠道。此外,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居民培训教育活动,切实提升群众对智慧安防设备的操作技能和维护意识,广泛动员居民群众积极参与,携手共建安全有序、和谐宜居的幸福家园。

3 结语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及智慧安防小区建设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居民等多方共同努力。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实施,不仅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还能提升社区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在未来的工作中,应进一步总结经验,优化改造策略,推动智慧安防技术的深度应用。同时,要持续关注居民的实际需求,加强沟通与协作,确保改造成果能够长期惠及民众。这一过程也将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助力实现更加和谐、智能的社区生态。

参考文献:

[1] 王健 .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及智慧安防小区建设策略探究 [J]. 未来城市设计与运营,2025,(04):46-49.

[2] 杨雄 . 城镇老旧小区智慧安防改造的技术路径与实施策略研究 [J]. 中国宽带,2024,20(08):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