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
李佳玥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巴拉贡学校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423
摘要:语言作为人们沟通的一种关键工具,在社会各阶层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初中教育阶段语文这门基础学科的教学目的不只是知识内容的传递,更是为了全面提升学生语言综合能力,而口语表达能力作为语言素养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社交互动,信息传达以及思维表现等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文章分析当前初中语文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口语表达能力;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范围内,口语表达并不是一个人的专利,它和阅读、写作以及思维能力是互相交融,共同进步的。它不但是学生内化知识的言语表现和启动思维动力的重要通道。通过有效的口语练习学生既可以扩大语言库存又可以促进逻辑思维严谨性和增强即兴应对。但是,考察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时,传统模式通常只注重书面语言,口语表达能力训练缺少体系性与针对性,致使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很难满足实际需要。所以,探究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就变得尤为紧迫。
一、当前初中语文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表达意识
在数字化信息急剧膨胀的今天,大量碎片化信息使学生注意力变得异常分散,很难在常规口语表达情境下保持注意力。尽管社交媒体上的互动颇为频繁,但大多依赖于文字交流,这导致学生在实际面对面沟通时,对口语表达的积极性大幅下降,心里有一种抵触课堂上和其他形式场合讲话的心理,没有积极阐述自己看法的内在动力。
(二)口语训练过于浅显
现有口语训练体系有明显缺陷,训练内容脱离学生现实生活体验,没有紧密结合当前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和新兴文化趋势,导致学生缺乏兴趣。另外,训练形式太过老套和单一,大多囿于传统课堂提问和解答,单纯内容复述,创新性和拓展性不强,很难适应新时期学生多元化学习要求。在培训实施中,学生个性化表达特点发掘不充分、指导不到位,致使口语培训只停留在表面上,很难有效地促进学生口语表达。
二、初中语文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一)诵读经典篇章练习,强化口语表达规范
在初中语文教育的实际工作中,运用经典篇目的背诵是加强学生口语表达规范性行之有效的途径。经典著作历经岁月淘洗,语言洗练,语法严密而富有节奏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寻找语言的内在规律,无形中规范口语表达。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选择篇幅合适,节奏协调的经典散文或者诗歌篇目进行教学,如摘选朱自清《春》和冰心《小桔灯》等。首先请学生自由高声地读,初步体会文章语言韵律和情感色彩。然后,老师演示朗读,并通过语调高低不平,合理停顿和使用重音等方法来演示怎样把字变成有韵味的有声表达。随后,学生们模仿了教师的朗读方法,逐句进行练习,从而理解每个单词的准确发音、语调的变化以及句子之间的过渡。这种诵读练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纠正发音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掌握用适当的语调和语速传递不同感情的技巧,继而让口语表达更标准,更有感染力。
(二)小组讨论话题辩论,锻炼思维口语结合
初中阶段学生心智灵动,小组讨论、主题辩论等方式是活跃其心智的有效途径,并且能够促使心智和口语表达紧密结合。因此,教师可精心设置有争辩性或者启发性的题目,带领学生分组讨论。讨论过程中学生需要迅速整理言辞并清楚地阐明个人看法,还要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达到思想上的对抗。这一过程在磨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强化了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水平。
以议论文单元的学习为例,教师可抛出“网络对青少年学习是利多于弊还是弊多于利”的议题。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各组就这个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部分学生认为网络在青少年的学习中带来的好处远超过其坏处,因为互联网提供了大量的在线教育资源,例如“学而思在线”“网易公开课”,这使得学生能够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补充他们在学科知识上的不足。接着,另一位同学提出异议,认为网络中娱乐信息充斥,很容易转移青少年注意力,比如一些短视频平台就会使很多青少年沉溺于此,花费很多学习时间。这个时候,教师要穿梭在各个群体中,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比如如何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如何避免网络沉迷的话题。小组讨论之后,挑选了若干组代表,在全班展开主题辩论。正方和反方同学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论点,激烈争论时同学们需要快速整理语言,明确有序驳斥对方的论点,思维和口语协同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让学生在思想上激荡,不断增强口语表达逻辑严密性与准确性。
(三)即兴演讲主题训练,增强临场表达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当中,促进学生即兴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即兴演讲主题训练可以有效地铸造学生快速组织言辞和清晰阐述自己观点的技能。教师可以挖掘日常教学的多样素材并把它变成即兴演讲主题。这种训练模式,可以帮助同学们在紧张的场景中,逐渐克服怯场心理、学习灵活调用知识储备、继而提高临场表述自信心和流畅性等。
具体来讲,教师可以以古诗词教学为中心,以具体诗词主题为中心来组织即兴演讲活动。例如,我们选择了“古典诗词离别情怀”作为教学主题,并在课堂中随机选取了学生,为他们提供了2至3分钟的思考时间。在准备过程中,学生需从自身所学的古诗词中快速遴选出相关作品,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维的《渭城曲》(即《送元二使安西》)等。他们需要迅速地整理出诗歌中表达离别情感的核心意象、诗句,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情感深度和独特的韵调。在演讲中,同学们需要明确地表达他们对所选诗词离别之情的理解。例如,有学生或许会这样阐述:“在王维的《渭城曲》里,他用‘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的词句,再加上‘更’这个字,深刻地描绘了诗人对朋友远行的深深忧虑和不舍。从这种劝酒之举和朴实的话语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那一份诚挚的离别之谊。这句话并没有直接抒写感情,而是于平淡之中透露出亲切之情,使我们体味到古人临别之细腻心情。”演讲时,同学们也需要注意语言的连贯性和条理性,适当使用停顿和重音来提高表达感染力。教师在学生发言结束之后,要从内容是否准确,观点是否有独创性以及表达是否流畅等多个方面进行评论,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即兴发言的技巧,加强临场表达能力。
结语
总之,口语表达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遵循学生心里活动的一般规律,运用恰当的表达技巧,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并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范春.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探索[J].语文世界,2024,(29):28-29.
[2]张秀娜,孙雪红.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J].黑河教育,2022,(05):14-15.
[3]李文辉.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初探[C]//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活教育学术论文.甘肃武山马力中学;,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