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的设计研究
王连胜
身份证号码:632122199501042035
引言
近年来,智能巡检技术的应用显著改变了输电线路的传统巡检模式,提升了巡检效率和精度。在智能算法的指导下,遥控无人机能够高效地巡视检查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及其周边环境,从而全面提高了巡检的准确性和效率。然而,智能巡检技术也面临挑战,如部分工作人员对智能巡检方法掌握不足。因此,制订科学的输电线路智能巡检方案对提升输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1 高压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突出优势
相较于传统人工巡检,该系统具有显著优势。在巡检效率方面,无人机和机器人可快速覆盖大范围线路,尤其能深入山区、河流等人工难以抵达的区域,将巡检周期从数周缩短至数天,大幅提升工作效率。故障识别精度上,结合高清成像和人工智能算法,能精准捕捉细微故障特征,如毫米级的导线断股、绝缘子表面的微小破损,误判率和漏判率远低于人工巡检。安全保障层面,减少了人工在恶劣环境和复杂地形中的作业,降低了坠落、触电等安全风险,同时通过实时监测和预警,可提前规避线路故障引发的大面积停电事故。此外,系统实现了数据的互联互通,与电力调度、运维管理等系统无缝对接,为线路规划、检修方案制定等提供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推动输电线路运维从“事后抢修”向“事前预防”转变。
2 高压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的设计分析
2.1 无人机巡检路径规划技术
为了提高无人机巡检的效率和覆盖率,需要采用智能路径规划技术。结合输电线路的三维模型和地理信息,考虑无人机的续航能力、避障要求等因素,生成最优的巡检路径。同时,具备动态路径调整功能,当遇到突发情况(如恶劣天气、障碍物)时,能够实时调整巡检路径。
2.2 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
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是实现故障自动识别的关键。对于无人机和机器人采集的图像和视频,采用图像分割、特征提取、模式识别等算法,提取故障特征。例如,对于绝缘子图像,通过边缘检测算法提取绝缘子的轮廓,再通过特征匹配算法判断绝缘子是否存在破损、污秽等问题。
2.3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在故障诊断和状态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构建故障识别模型和状态评估模型,利用大量的历史数据进行训练,不断优化模型参数,提高模型的识别精度和评估准确性。例如,利用深度学习中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对绝缘子故障图像进行训练,实现对绝缘子故障的自动识别。
2.4 物联网与传感器技术
物联网与传感器技术是实现线路状态全面感知的基础。通过部署大量的传感器,实时采集线路的运行参数和环境参数,实现对线路状态的实时监测。同时,利用传感器网络的自组织、自修复能力,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3 高压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实现路径
3.1 融合感知技术
感知技术作为联结物理与数字世界的纽带,能够借助多样化的传感器实现对输电线路环境的全面且实时的监测。然而,鉴于线路环境的复杂多变性,单一的感知方式常显力不从心,故而,整合多种感知技术成为增强巡检系统性能的核心策略。在实践中,融合感知技术的高压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通过整合红外热成像仪、可见光摄像机、激光雷达以及环境传感器等多种装置,实现了对线路状态的全方位监控。红外热成像仪用于捕捉线路接点的温度异常,以防过热导致的故障;可见光摄像机则负责监控线路外观,识别破损或异物附着;激光雷达精确测定线路与周遭物体的间距,规避树障或建筑物过近所带来的安全风险。同时,环境传感器监测风速、湿度等环境因素,为故障解析提供背景信息。
3.2 大数据分析优化
面对高压输电线路庞大且繁复的巡检数据,大数据分析优化成为了智能巡检系统实现高效运维的必然选择。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在面对如此庞大的数据集时往往显得捉襟见肘,而大数据分析技术则凭借其卓越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先进的算法模型,能够从海量数据中发掘出潜在的规律与价值,为巡检系统的决策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在实践中,大数据分析优化策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对历史故障数据的深入分析,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故障预测模型,该模型能够根据当前的线路状态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发生的故障类型及其位置,为预防性维护提供有力指导。其次,优化巡检路径规划,通过分析线路的历史故障分布、环境因素以及巡检资源的配置情况,运用智能算法动态地调整巡检路线,确保高风险区域得到优先且频繁的巡检,同时减少低风险区域的重复巡检,从而显著提升巡检效率。
3.3 智能识别诊断
在高压输电线路智能化巡检的发展过程中,智能识别诊断技术无疑占据了核心地位。随着人工智能算法的不断成熟,尤其是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像识别与数据分析领域的显著突破,智能识别诊断系统得以精准识别线路异常,实现故障的早期预警与精确定位。以某电力公司的高压输电线路智能巡检项目为例,该项目采纳了一套先进的智能识别诊断系统。该系统首先利用无人机搭载的高清相机与红外热成像设备,对线路进行全面、无遗漏的拍摄,获取高分辨率的线路图像与温度分布图。随后,借助云端部署的人工智能算法,对所采集的图像与温度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自动检测出线路上的锈蚀点、裂纹、过热区域等潜在故障。一旦识别出异常,系统会即刻启动报警机制,实时将故障信息传达给运维人员,并提供详尽的故障位置与初步诊断结果。
3.4 智能巡检试验
目前,输电线路智能巡检技术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尽管具备一定的大规模商用价值,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无论是硬件选型错误、软件程序设计错误,还是输电线路巡检流程改进不彻底,都会导致巡检精度和效率下降,无法实现预期目标。因此,在智能巡检系统建设完毕后,不能立即投入使用,必须开展一系列功能试验:挑选一段具有代表性的输电线路节段,按标准流程先后进行无人机智能巡检和人工实时动态测量差分定位巡检,记录飞行巡检点位置信息。采用可见光巡线拍摄或红外巡线拍摄方法,比对巡检结果,判断智能巡检模式的效率和精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从中找出问题和不足,采取专项改进措施。
结束语
复杂气候环境对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和巡检效率提出了严峻挑战。结合远程可视化巡检、无人机巡检、激光雷达与高清摄像等技术,可有效提升输电线路巡检的精准度、效率和安全性,在高海拔、台风多发区中均展现出明显优势。未来,应优化多源监测数据的融合,提高巡检技术的抗干扰能力,增强极端环境适应性,并推动智能巡检体系向自动化、预测性维护方向发展,以确保电网长期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赵寅峰 , 张竟超 . 智能电力巡检中基于卫星遥感的环境要素提取方法[J]. 电力系统装备 ,2024(02):139-141.
[2] 武军, 谢忠. 基于激光雷达的输电线路导地线无人机巡检方法研究[J].东北电力技术 ,2024,45(11):37-41.
[3] 曹亮 , 刘宇奇 , 张辰琪 , 等 . 一种输电线路缺陷无人机检测算法的研究 [J]. 农村电气化 ,2024(09):4-6+41.
[4] 王勇 , 叶方 . 智能巡检管理系统在输电线路运维中的应用 [J]. 集成电路应用 ,2024,41(1):286-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