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电气传动系统智能化调速中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改进与工程应用

作者

翟杰 路波

山东齐鲁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255400 新疆北新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 350000

引言

随着工业 4.0 与智能制造战略的推进,电气传动系统在各类高端装备制造、能源转换、智能电网及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地位愈加重要。现代电气传动系统不仅要求在稳态运行中保持高效节能,同时还需在动态过程如启动、制动及工况扰动下实现快速、精准、平稳的调速性能。传统的 PID 控制与矢量控制虽然在工业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实践基础,但在多约束、非线性及复杂负载工况下,表现出调节精度不足、抗扰动性能较差以及控制策略固化等问题。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凭借其在多变量控制、约束处理及优化决策方面的优势,逐渐成为电气传动系统智能化调速的重要研究方向。然而,MPC 在应用于实际电气传动系统中时仍然面临若干挑战:其一,算法计算复杂度较高,难以满足高速电机与实时控制的需求;其二,系统模型依赖性强,模型失配容易导致控制性能下降;其三,工程环境中不可避免的非线性、参数不确定性与干扰,使得MPC 在鲁棒性与普适性上仍显不足。

一、模型预测控制在电气传动系统调速中的理论基础与现状

模型预测控制的核心思想是利用系统的数学模型预测未来输出,根据优化目标函数求解未来控制量序列,并通过滚动优化的方式实时更新控制策略。其优势在于能够显式处理输入、状态及输出约束,并在优化目标中综合考虑动态性能与能耗。然而,在电气传动系统中应用 MPC 时,往往需要在高速采样频率下实时解算优化问题,对处理器性能与算法效率提出了极高要求。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线性MPC 与非线性MPC 的比较。线性 MPC 在电机小信号调速中表现较好,但难以应对非线性工况;非线性 MPC 尽管精度更高,却存在计算量大、实现困难的问题。其二,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的应用。

二、模型预测控制在电气传动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践中,MPC 应用于电气传动系统主要面临三大问题。首先是实时性不足。电机控制通常要求在微秒至毫秒级完成控制决策,而传统 MPC 需在每个采样周期内求解优化问题,计算复杂度高,若采用复杂预测模型,则难以满足实时控制需求。其次是模型依赖性强。MPC 的性能严重依赖于系统模型的精确性,而电气传动系统普遍存在参数不确定性、非线性效应及外部扰动,导致模型与实际系统存在差异,进而引发预测误差和控制性能下降。最后是鲁棒性与适应性不足。在复杂工况下,如负载突变、电网波动或传感器故障,传统 MPC 容易出现控制失稳或性能退化,限制了其工程应用的普适性。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 MPC 在电气传动系统智能化调速中难以完全替代传统控制算法,需在保证预测与优化功能的同时提升其计算效率与鲁棒性。

三、改进型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设计与优化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改进型 MPC 算法的设计与优化思路。其一是引入快速优化算法,通过基于凸优化的快速求解器或启发式算法,降低每个采样周期的计算复杂度,实现实时控制。其二是采用约束松弛机制,当系统接近约束边界时允许一定程度的柔性调整,从而增强算法在复杂工况下的适应性。其三是结合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方法,通过历史数据训练预测模型,实现对系统非线性与不确定性的更好刻画。例如,利用深度神经网络代替传统的线性模型,提升预测精度,并通过强化学习优化控制律,增强算法的自适应能力。其四是采用分层控制结构,将 MPC 与传统 PI 或滑模控制相结合,形成上层优化与下层快速执行的协调机制,以兼顾性能与实时性。经仿真验证,这些改进措施显著提高了电气传动系统在快速动态响应、稳态精度和抗扰动能力方面的表现,为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

四、模型预测控制在电气传动系统中的工程应用实践

在工程应用方面,本文结合某工业企业的高性能电机调速系统进行了实践研究。该系统用于大型压缩机驱动,对电机的动态性能、能耗与稳定性提出极高要求。在实际应用中,传统 PID 控制难以满足复杂负载波动下的性能需求,而引入改进型 MPC 后,系统在响应速度与稳定性方面有了显著提升。测试结果显示,在负载突变工况下,改进型 MPC 能够将电机转速恢复时间缩短 30% 以上,稳态误差减小约 40% ,同时在电流波动与谐波抑制方面效果显著。另一个案例是在港口岸电系统中,采用改进型 MPC 对变频器进行优化控制,实现了船舶靠港期间的绿色供电,降低了能耗并提升了电网稳定性。实践结果表明,改进型 MPC 不仅提高了电气传动系统的综合性能,也展现出良好的经济性与可推广性,为智能化调速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五、未来发展趋势与研究展望

尽管改进型 MPC 在电气传动系统调速中已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其未来发展仍需关注几个方面。首先是算法的进一步轻量化与实时化,需要结合嵌入式硬件的计算能力优化求解器,实现微秒级响应。其次是智能化与自适应化发展,应加强人工智能与控制理论的融合,构建更加智能、鲁棒的控制系统。再次是跨学科融合,未来的电气传动系统将不仅限于单一电机控制,而是需要在智能电网、能源管理与多设备协同中实现系统级优化,MPC 需拓展到更大范围的应用。最后是标准化与产业化,需推动 MPC 算法在工程领域的标准制定与推广应用,提升其普适性与工程可行性。随着智能制造与能源转型的深入推进,改进型 MPC 将在电气传动系统的高性能调速与智能化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结论

综上所述,模型预测控制作为一种先进控制方法,在电气传动系统智能化调速中的应用具有显著优势,但其实时性不足、模型依赖性强与鲁棒性不足等问题限制了广泛应用。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包括快速优化、约束松弛、智能化预测与分层控制等,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验证了其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型 MPC 能够显著提升电气传动系统的动态性能、稳态精度和抗扰动能力,在能效优化与系统稳定性方面展现了突出的优势。未来,应进一步推动 MPC 与人工智能、嵌入式系统以及能源管理的深度融合,提升其工程适用性与普及程度,从而为电气传动系统的智能化和高效化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吴涛.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混合动力汽车领域的应用[J].汽车知识 ,2025,25(07):22-24.

[2] 张玉康 , 石庆涛 , 张子太 , 等 . 基于电气安全保护的矿山机械低压电气自动化节能控制策略 [J]. 世界有色金属 ,2025,(11):22-24.

[3] 刁学超 . 钢铁冶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 [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15(15):18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