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窗保温性能检测技术及影响因素分析
杨容珍
天津海泰建工工程质检有限公司 天津 300301
1 建筑外窗保温性能检测技术
1.1 热流计法
热流计法作为一种常用的建筑外窗保温性能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其基本原理在于,通过精准测量透过建筑外窗的热流密度以及内外表面的温度差,并依据傅里叶定律,科学计算出建筑外窗的传热系数。在具体操作环节,需在建筑外窗的内外表面分别规范安装热流计与温度传感器,持续测量一定时段内热流密度和温度的动态变化数据。该方法具备显著优势,测量结果较为精准,能够切实反映建筑外窗在实际使用进程中的保温性能。然而,也必须清醒认识到,此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其一,测量时长较长,通常需连续测量24 小时以上,方可获取较为稳定的数据;其二,对测试环境要求较为严苛,需确保测试期间环境温度、风速等条件保持相对稳定。
1.2 防护热箱法
防护热箱法作为另一种至关重要的建筑外窗保温性能检测方法,意义重大。此方法通过将建筑外窗安装于配备加热装置与温度控制系统的热箱之中,精准模拟不同的室内外环境条件,凭借测量热箱的加热功率以及内外环境的温度差,科学计算出建筑外窗的传热系数。防护热箱法具备显著优势,能够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测试环境实施精确控制,进而使得测量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重复性。然而,该方法也存在一定局限,其设备成本相对较高,测试过程较为复杂,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规范操作。
1.3 红外热像法
红外热像法是一种新兴的建筑外窗保温性能检测方法。它的原理是利用红外热像仪接收物体表面发出的红外辐射,将其转换为热图像,通过分析热图像上的温度分布情况,来评估建筑外窗的保温性能。当建筑外窗存在保温缺陷时,在热图像上会表现出明显的温度异常区域。这种方法的突出优点是检测速度快,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大面积的建筑外窗进行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而且它属于非接触式检测,不会对建筑外窗造成任何损坏。然而,红外热像法也有其不足之处。它只能定性地检测出建筑外窗是否存在保温缺陷,难以准确测量出传热系数等具体的保温性能指标。并且检测结果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阳光照射、风雨天气等,可能会导致热图像的不准确。
1.4 动态测试法
动态测试法是基于对建筑外窗在动态环境下的热性能进行检测的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实际使用过程中室内外环境参数随时间的变化,通过模拟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室内使用模式,对建筑外窗的保温性能进行更真实的评估。动态测试法的优势在于它能更贴近建筑外窗的实际使用场景,提供更全面、准确的保温性能数据。例如,在模拟昼夜温差较大的环境时,可以更好地反映出建筑外窗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热传递情况。但这种方法也面临诸多挑战。测试设备和技术要求非常高,需要能够精确模拟复杂的动态环境。同时,测试过程复杂且耗时较长,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2 影响建筑外窗保温性能的因素
2.1 玻璃的类型和性能
玻璃是建筑外窗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类型和性能对建筑外窗的保温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常见的玻璃类型有普通透明玻璃、中空玻璃、Low-E 玻璃等。普通透明玻璃的保温性能较差,其传热系数较高,大量的热量会通过玻璃传导出去。中空玻璃是在两片或多片玻璃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的空气层,空气的导热系数较低,能够有效阻止热量的传递,从而提高了玻璃的保温性能。Low-E 玻璃则是在玻璃表面镀上一层低辐射涂层,能够有效降低玻璃的辐射传热,进一步提高玻璃的保温性能。研究表明,采用 Low-E 中空玻璃的建筑外窗,其保温性能比普通透明玻璃外窗可提高 30%-50% 。
2.2 窗框的材料和结构
窗框的材料和结构也是影响建筑外窗保温性能的重要因素。常见的窗框材料有铝合金、塑钢、木质等。铝合金窗框具有强度高、耐腐蚀等优点,但铝合金的导热系数较大,容易形成热桥,导致热量散失。塑钢窗框是以聚氯乙烯(PVC)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稳定剂、着色剂等助剂,经挤出成型制成的窗框。塑钢窗框的导热系数较低,保温性能较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隔音、防水等性能。木质窗框的保温性能也比较好,但其防火、防潮性能较差,需要进行特殊处理。此外,窗框的结构设计也会影响其保温性能,例如采用断桥铝合金窗框,通过在铝合金窗框中间加入隔热条,切断了热量传递的路径,有效提高了窗框的保温性能。
2.3 密封胶条的质量和安装
密封胶条的质量和安装情况对建筑外窗的保温性能也有着重要影响。密封胶条的主要作用是密封建筑外窗的缝隙,防止空气渗透和雨水渗漏。如果密封胶条的质量不好,容易出现老化、开裂等问题,导致密封性能下降,大量的冷空气会通过缝隙进入室内,增加了建筑的能耗。同时,密封胶条的安装也非常关键,如果安装不规范,存在缝隙或扭曲等情况,也会影响其密封效果。因此,在选择密封胶条时,应选择质量可靠、弹性好、耐老化的产品,并严格按照安装规范进行安装。
3 提高建筑外窗保温性能的措施
3.1 合理选择玻璃和窗框材料
依据建筑的使用需求以及当地的气候状况,科学、合理地挑选玻璃与窗框材料,是提升建筑外窗保温性能的核心要点。在寒冷地区,应当优先选用Low-E 中空玻璃以及塑钢窗框或者断桥铝合金窗框,以此增强外窗的保温性能。在部分对建筑外观有着较高要求的场景下,可采用断桥铝合金窗框搭配 Low-E中空玻璃的组合模式,这样既能够确保外窗的保温性能,又可以契合建筑的美观需求。
3.2 优化外窗的设计和安装
在建筑外窗的设计与安装工作进程中,务必全面、充分地考量保温性能相关要求。具体而言,需科学合理地规划外窗的开启方式,有效缩减外窗的缝隙面积,切实提升外窗的密封性能。在安装环节,要严格确保外窗的安装精度,全力保障窗框与墙体之间实现良好密封,坚决杜绝缝隙与孔洞的出现。与此同时,要大力强化外窗的防水处理工作,有力防止雨水渗漏对外窗保温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3.3 加强维护和管理
建筑外窗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加强维护和管理,以保证其保温性能的长期稳定。定期检查密封胶条的使用情况,及时更换老化、损坏的密封胶条。清洁玻璃表面,保持玻璃的透明度,避免灰尘和污垢影响玻璃的热性能。此外,还应注意外窗的日常使用,避免外力撞击和破坏外窗的结构。
4 结语
建筑外窗的保温性能对于建筑的能耗和室内热环境有着重要影响。通过采用科学有效的检测技术,如热流计法和防护热箱法,可以准确了解建筑外窗的保温性能。同时,深入分析影响建筑外窗保温性能的因素,如玻璃的类型和性能、窗框的材料和结构、密封胶条的质量和安装等,有助于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在实际工程中,应合理选择玻璃和窗框材料,优化外窗的设计和安装,加强外窗的维护和管理,以提高建筑外窗的保温质量,降低建筑能耗,为实现建筑的节能减排目标做出贡献。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会有更多先进的检测技术和保温材料出现,进一步推动建筑外窗保温性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孙旭灿,潘振,潘玉勤,杨玉忠,郝文,杜永恒 . 高性能建筑外窗耐候性试验研究及性能影响分析 [J]. 新型建筑材料,2021,48(01):141-144+154.
[2] 江宏玲 . 既有建筑外保温系统性能检测与评定标准探究 [J]. 节能,2021,40(0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