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血管外科护理中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实施效果与可行性研究

作者

裴丽君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血管外科 山西省太原市 030001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作为外科学的重要分支主要治疗血管系统疾病,包括动脉硬化闭塞症与下肢静脉曲张及血管瘤与血管畸形等疾病,这类患者往往病情复杂且涉及多个系统,需要综合性的医疗护理服务,传统的护理模式多以单一科室为主导,缺乏有效的跨学科协作,难以满足患者的多元化需求。多学科协作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是指由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医护人员组成团队,共同为患者提供综合性医疗服务的工作模式,该模式强调团队协作与资源整合及优势互补,已在肿瘤与心血管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1]。然而在护理领域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2],其实施效果与可行性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在分析多学科协作模式在护理中的实施效果与可行性,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医院收治的 12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 ① 年龄 18-80 岁; ② 诊断明确的疾病患者; ③ 住院时间⩾3 天; ④ 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 ① 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 ② 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者;③ 中途转科或自动出院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60 例。对照组男性35 例,女性 25 例,年龄 45-75 岁,平均年龄( 58.6±12.4⟩ )岁,观察组男性33 例,女性 27 例,年龄 43-77 岁,平均年龄( 59.2±11.8) )岁。两组患者在性别与年龄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由护士负责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包括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及健康教育等,必要时咨询相关科室。

观察组实施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成立多学科协作护理团队,包括医师与专科护士及营养师与康复治疗师及药剂师与心理咨询师等,建立定期会诊制度,每周进行多学科团队会议,讨论复杂病例的护理方案,制定标准化护理流程,明确各专业人员的职责分工和协作要点,建立质量反馈机制,定期评估护理效果并持续改进。

1.3 观察指标

采用自制护理质量评价量表,包括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及安全管理与健康教育四个维度,满分 100 分。统计术后感染与血栓形成及伤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患者实际住院天数,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分为非常满意与满意及一般与不满意四个等级,采用工作满意度量表评估医护人员对协作模式的满意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x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在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及安全管理与健康教育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表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分)

2.2 两组患者临床结局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结局指标比较

3. 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这与多学科协作模式的优势密切相关,多学科团队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与更专业的护理服务,各专业人员发挥各自优势并形成协同效应,标准化的护理流程与明确的职责分工提高护理工作的规范性及有效性,定期的团队会议与质量反馈机制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患者并发症的预防需要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多学科协作模式通过整合不同专业的优势能够更早识别风险因素,制定个性化的预防策略[3]。营养师的参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并促进伤口愈合,康复治疗师的介入预防血栓形成,药剂师的专业指导优化用药方案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从实施过程来看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具有良好的可行性,疾病的复杂性为多学科协作提供客观需求,医院现有的人力资源与管理体系为协作模式的实施提供基础条件,但该模式的成功实施需要医院管理层的支持与科室间的有效沟通以及医护人员的积极参与,另外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小且为单中心研究,结果的推广性有待验证,其次随访时间较短且长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未来研究可扩大样本量,开展多中心研究,延长随访时间,评估长期效果,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探索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多学科协作模式。

综上所述,多学科协作模式在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实施效果与可行性,该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与医护人员满意度,随着医疗服务模式的不断发展与患者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将成为护理的重要发展方向,医疗机构应积极探索与推广这一模式,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与高效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鲍向英 , 冯佳 , 赵华 , 等 . 泛血管疾病患者融合病房多学科协作护理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J]. 中华护理杂志 , 2024, 59 (13): 1548-1555.

[2]李素兰 , 黄峥 , 白井双 , 等 . 多学科协作群组管理护理模式在冠状动脉 CT 血管造影中的应用效果 [J]. 河南医学研究 , 2022, 31 (13): 2460-2463.

[3]何依蕾 , 吉剑 , 张晓岚 . 护理安全管理在疾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J]. 现代医药卫生 , 2025, 41 (05): 1126-1129+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