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中防渗漏技术分析
陈铭泰
中山公用水务投资有限公司三乡分公司 广东省中山市 528400
1 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渗漏的成因
1.1 管材质量问题
在建筑给排水管道工程建设中,管材质量不达标是引发渗漏问题的常见因素之一。部分施工企业为降低成本,选用价格较低但质量不符合标准的管材。此类管材可能存在管壁厚度不均、砂眼、裂缝等质量缺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受水流压力波动以及环境因素的作用,极易出现渗漏情况。例如,某些质量欠佳的 PVC 管材,其抗冲击性能与耐老化性能较弱,在遭受轻微外力冲击或长时间暴露于阳光下后,会出现破裂现象,进而导致渗漏问题的发生。
1.2 施工操作不规范
施工过程中的操作不规范也是造成给排水管道渗漏的重要因素。首先,在管道连接方面,如果连接方式不当或连接部位密封处理不好,就会导致接口处渗漏。比如,在采用热熔连接时,加热时间和温度控制不准确,会使管材和管件的融合不充分,形成缝隙;在采用橡胶圈密封连接时,橡胶圈安装不到位或老化损坏,也会失去密封作用。其次,在管道安装过程中,如果管道的坡度不符合设计要求,会导致排水不畅,积水长期浸泡管道,加速管道的腐蚀和损坏,进而引发渗漏。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对管道的固定不牢固,管道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振动和位移,也容易造成接口松动和管道破裂。
1.3 设计不合理
给排水管道系统设计的不合理性亦可能引发渗漏问题。一方面,设计阶段对用水量与排水量的计算缺乏准确性,会致使管道管径的选择失当。若管径过小,水流速度过快,会使管道压力增大,进而增加管道破裂的风险;若管径过大,则会造成排水不畅,形成积水现象,加速管道的腐蚀进程。另一方面,设计过程中对管道布局与走向的考量不够周全,可能致使管道在穿越楼板、墙壁等部位时,与其他设施产生冲突,导致管道受到挤压或损坏,最终引发渗漏。例如,当管道与电气线路交叉时,若未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一旦管道发生渗漏,水可能会接触到电气线路,进而引发安全事故。
1.4 环境因素影响
环境因素对建筑给排水管道的影响亦不可小觑。在某些恶劣气候条件下,诸如高温、严寒、暴雨等情况,管道会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在高温环境中,管道材料会出现膨胀现象,若缺乏合理的伸缩补偿措施,管道将承受较大应力,进而极易导致管道破裂。在严寒地区,管道内的水一旦结冰,体积会发生膨胀,会对管道产生巨大压力,致使管道冻裂。此外,土壤的不均匀沉降也会对埋地管道造成影响,导致管道发生变形与破裂,进而引发渗漏问题。
2 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中防渗漏技术的要点
2.1 管材选择要点
在建筑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管材的遴选是防渗漏的基础性环节。高品质的管材能够从根源上降低渗漏的风险系数。其一,需依据建筑的使用功能以及给排水的具体要求,来筛选适宜的管材类别。举例而言,针对生活用水的给排水管道,应选用符合卫生标准的管材,如 PP-R 管。该管材具备耐腐蚀、内壁光滑、不易结垢等特性,能够切实保障水质,并且降低因管材自身因素所引发的渗漏概率。其二,要对管材的质量进行严格管控。在采购管材过程中,须严格审核供应商资质,确保其具备质量认证证书及良好市场信誉。管材进场后,应按照规范要求开展质量检测工作,重点核查外观是否存在裂缝、砂眼、变形等质量缺陷。针对弯头、三通等管件,须逐一检查连接部位紧密程度及密封性能指标。经检测确认管材管件质量达标后,方可为后续防渗漏施工提供质量保障。
2.2 管道安装要点
管道安装过程中的施工质量与防渗漏效果紧密相关。安装前,需对安装位置开展精准测量与定位,以确保管道走向及坡度契合设计要求。适宜的坡度可保障排水通畅,防止因积水致使管道压力过大而引发渗漏现象。在进行管道连接时,不同类型的管材对应不同的连接方式。对于 PP-R 管,通常采用热熔连接法。在热熔连接过程中,需严格把控加热时间与温度,确保管材与管件充分融合,形成稳固且密封的连接。针对金属管道,例如镀锌钢管,可选用螺纹连接或焊接连接的方式。在进行螺纹连接时,需关注螺纹的加工品质以及密封材料的运用,如缠绕聚四氟乙烯生料带,以此确保连接的密封性。而采用焊接连接时,要保障焊接质量,规避虚焊、漏焊等状况的出现。与此同时,当管道穿越楼板、墙壁等部位时,需设置套管。套管的管径应比管道大 1-2 号,套管与管道之间应填充具备良好防火、防水及密封性能的材料,如防火泥、橡胶密封圈等,从而防止渗漏以及火灾蔓延。
2.3 压力测试要点
压力测试是检验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质量与防渗漏性能的重要技术手段。管道系统安装完毕后,须严格依照相关规范要求实施压力测试。测试前须做好准备工作,重点核查管道连接部位牢固性、阀门启闭状态等关键环节。测试过程应分阶段进行:首先缓慢注水并彻底排空系统内残留空气,确保水介质充分填充管道;随后以 0.3MPa/min 的速率分级加压,严格控制压力提升速度。达到设计试验压力后,须保持压力稳定 10-30 分钟,由专业人员对管道系统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排查连接部位、弯头、三通等关键点位是否存在渗漏、变形或裂纹等异常。发现渗漏问题应及时标注记录,并采取修复措施,修复后须重新组织测试。测试合格后,应按规程将系统压力逐步降至正常工作压力范围,并进行最终外观检查,确保管道系统在长期运行条件下无渗漏隐患,保障给排水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2.4 后期维护要点
建筑给排水管道的后期维护在防渗漏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需定期对管道系统展开检查,查看管道外观有无损坏、变形状况,连接部位是否存在松动等问题。针对暴露于室外的管道,要检查其防腐层的完整性,若有损坏需及时予以修补。与此同时,要保障排水管道的畅通,防止杂物造成管道堵塞。可定期对排水管道进行疏通作业,尤其是在厨房、卫生间等易产生杂物的区域。对于消防用水管道,需定期开展压力测试与功能检查,以确保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发挥作用。此外,在建筑物进行装修或改造时,要注意保护给排水管道,避免因施工不当对管道造成破坏。如果需要对管道进行改动,必须由专业人员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以保证管道系统的防渗漏性能不受影响。
3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中的防渗漏技术涵盖多个关键环节,自管材选取至后期维护,每一阶段均对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合理选用高品质管材、规范施工操作流程、科学规划管道布局并充分考量环境因素的作用,可有效降低渗漏风险。与此同时,严格实施压力测试以及完善后期维护措施,为管道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奠定坚实基础。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应依据具体情形灵活运用这些技术要点,持续总结经验,优化施工工艺,进而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与使用年限。
参考文献:
[1] 马兴华 . 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 [J]. 建材发展导向,2025,23(06):25-27.
[2] 田俊强 . 基于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中防渗漏技术分析 [J]. 建材发展导向,2024,22(15):136-138.
[3] 纪联桂 . 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 [J]. 建设科技,2023,(12):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