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视域下技工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路径研究
卢梅金
厦门技师学院
一、研究背景
(一)政策导向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 号)明确要求将职业素养纳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1]。2024 年人社部《制造业技能人才供需报告》显示,我国制造业技能人才缺口达 2000 万,但企业对新入职技校生职业素养满意度仅 61.3%,突出表现为纪律意识薄弱(45. 2% )、协作能力不足(38.7%)、职业认同模糊(32.6%)[2]。这迫切要求打破传统班级管理的纪律管控单一模式,构建岗位需求导向的素养培育体系。
(二)技工院校学生培育的三重现实困境( 以福建省数据为例)
通过《2024 年福建省技工院校德育现状调研报告》发现,存在三重困境
第一,管理维度失衡:83.7% 的班级管理停留在考勤、卫生等基础纪律管控,仅 21.5% 将电商数据记录规范等职业要求纳入考核。第二,课程思政割裂:68.9% 的专业课未融入职业价值观,仍以班会说教为主。第三,校企协同缺位:仅42.1% 的院校开展校企共育活动,学生缺乏真实场景体验 [3]。
二、三维培育体系建构
针对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尊重需求强烈”的特点,本文以“诚精勤毅”为引领,构建全周期培育体系。
(一)规范奠基:6S 管理构筑职业行为基准将企业 6S 管理转化为班级规范,形成“空间- 流程- 责任”训练闭环
1. 职场化空间治理
设立“设备操作区、知识沉淀区、成长可视化墙”三区分级场域。设备按“定人定位定标准”管理,模拟工位规范;知识区收录客服话术、规范等岗位标准,标注“诚精勤毅”对应要求;可视化墙实时更新6S 执行积分,营造沉浸式职业氛围。
2. 流程化任务驱动
晨会工单制:每日发布专业学习(如客服排班表)与素养训练(如职业礼貌用语)的“班级任务单”,并播报电商行业规范(如 2024 年抖音商品标题合规要求)。 晚自习复盘法:参照企业日报机制,学生填写《学习日清表》,记录1 个职业规范、2 个协作表现、3 个待改进点,强化“日清日结”习惯。
3. 岗位化责任传导
创设“流程规范员、数据质检员”等多个轮换岗位,对应“诚精勤毅”素养要求。学生每周提交《岗位履职报告》,期末生成《职业素养雷达图》,实现人人有岗、岗岗育素养。
(二)文化浸润:校训精神融入专业教学将“诚精勤毅”分解为可操作要素,嵌入《电子商务基础》等课程:
1. 课程内容素养化改造
针对表格制作课程模块,设计《客服排班表》融合素养“诚”(数据真实);针对文字处理环节,撰写《售后处理规范》,融合素养“精”(规范严谨);针对小组讨论环节,模拟“选品会”,融合素养“勤”(协作尽责);针对案例分析环节,辩论“数据造假处罚”案,融入素养“毅”(坚守底线)。
2. 课堂实施场景化设计
《电商法律法规》开课首日签订《数据诚信承诺书》,强化学术与职业诚信。开展详情页找茬比赛,设置“工匠精神奖”,培养细节意识。针对小组分歧等场景,引导运用“毅”的精神复盘改进,提升抗挫折能力 [4]。
(三)协同赋能:校企双元场景化培育以京东实训、订单班为载体,构建“岗课融合”模式。
1. 京东客服实训
企业导师讲解京东服务标准,对标校训要求,通过模拟考核强化职业纪律。学生每周处理 20-30 单真实工单,设客服调度中心轮值管理,按“诚致歉、精记录、勤跟进、毅应对”四步法处理售后问题。每日结合工单数据(响应时效、解决率)复盘,期末生成含岗位数据的《实战素养报告》。
2. 校企订单班(以福建省为例)
对接福建电商产业资源,将《电商短视频直播》《跨境电商实务》等转化为实战项目,构建“课程即项目”培育模式。短视频制作承接“闽货营销”项目,融入“诚”(真实产品)“精”(细节合规)要求,实施教师与企业双评,优秀作品进入企业推广。直播运营共建“闽货直播间”,学生轮岗“主播- 运营-客服”,以企业指标考核,强化“勤”(流程规划)“毅”(临场应变)素养,每日复盘践行校训场景。跨境电商对接亚马逊孵化中心,实战店铺运营,嵌入合规知识与跨文化训练,企业以“订单缺陷率”等核心指标考核,双导师协同培养“诚”(合规)“毅”(适应)能力。
三、实践成效与价值
根据福建省某技工学校实验班数据,学生规范养成显著提升:作业规范率达 87%,6S 岗位履职优秀率 82% ;京东实训学生工单响应时效从 65 秒缩短至32 秒,客户满意度提升 14% 。素养融合深度强化:89% 的学生自觉运用“诚精勤毅”处理客服问题,订单班学生优化的详情页平均点击率提升 27% ,23 人获企业优秀表彰,10 人提前锁定实习岗。校企衔接成效凸显:企业评价订单班学生岗位适应速度快 2-3 周,职业规范意识形成时间提前2-3 个月。
范式启示:
1. 管理理念转型,从纪律管控转向“素养培育共同体”,让班级管理成为职业素养训练载体。2. 课程思政创新:将价值观转化为可操作的专业规范,嵌入知识技能培养全过程。3. 双元育人落地:通过工单实训、项目嵌入等合作,降低校企协同成本,实现“课堂即职场”衔接。
结语
技工院校班级管理应成为职业素养培育的核心载体。本文构建的三维培育体系,通过 6S 管理、课程思政与校企协同,有效破解素养培育与技能训练“两张皮”问题。未来可开发“职业素养数字画像系统”,实现精准培育,为同类院校提供可复制范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Z]. 2019.
[2]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024 年制造业技能人才供需报告 [R].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24.
[3] 福建省教育厅 . 2024 年福建省技工院校德育现状调研报告 [R].2024.
[4] 姜大源。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关键:结构问题 [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 (12): 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