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施工现场高处作业风险分析及管控要点

作者

张保成

河北白沙烟草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0000

一、高处作业风险类型

1.1 坠落风险及其潜在后果

在施工现场,高处作业的坠落危险,是引发严重损伤甚至死亡的事件当中占比很重。依照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 OSHA 的数据,建筑工地发生高空坠落的意外事故,在总的建筑行业事故里面占据了较大的比例,每年都有一两百名工人因此死亡。高空坠落带来的后果不光涉及直接损害性命,它所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也不容忽视,比如说项目延误、费用增加、公司名声受损等等,施工现场得要想办法做好风险评估和管控策略的落实才行。

1.2 物体打击风险与防范策略

在施工现场高处作业当中,物体打击风险不容轻视,每年由物体打击引发的伤亡事故占施工现场事故总量的一定比率,此类事故常常由于施工人员疏忽或者安全防范不到位而出现,施工现场务必执行“三宝四口五临边”这一安全防护手段,保障所有可能坠落的物件都被妥善固定或者防护起来,采用安全网、安全带之类的防护装置,能有效地削减物体打击的风险,而且定时开展安全培训并加以教育,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观念,让其明白物体打击的危害,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这也是预防工作里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2.1 防护设施的设置与使用

施工现场高处作业过程中,防护设施的设置和使用是防范坠落风险和保证作业人员安全的重要手段。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OSHA)数据显示,坠落事故属于建筑行业最常见的一种致命事故,所以施工现场一定要配备符合标准的安全网、安全带、安全栏杆以及脚手架等防护设施。安全带的使用要联系个人防护装备(PPE)标准,这样才能使作业人员在高处作业时实现有效固定,防止发生坠落情况,在实际操作当中,借助行为安全分析模型,可以进一步提高作业人员对于防护设施使用的认识,通过观察和反馈机制,不断改善作业行为,从而减少事故出现的概率。

2.2 安全带与安全网的规范使用方法

施工现场高处作业时,安全带和安全网的正确使用是防止坠落事故的重要措施。国际劳工组织(ILO)的统计数据显示,高处作业事故中坠落事故占有很大比重,所以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十分必要。安全带属于个人防护装备(PPE),正确使用可以减少坠落风险,在实际操作中,安全带必须与安全网结合使用,形成双重保护,安全网的设置要符合相关安全标准,比如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OSHA)就规定,安全网应当能承受至少 17.5 千牛(约 3900 磅)的冲击力。再者就是安全带的使用应当坚持“三点固定”,也就是安全带的两个 D 环要固定在作业人员的腰部以及肩部,并且要用安全绳连接到可靠的锚点上。

三、高处作业人员培训与教育

3.1 安全意识的培养

对于施工场地的高处工作来说,养成安全意识就是防止发生安全事故的首要方法。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 OSHA 的统计资料表明,高处坠落事故是建筑行业中最常出现的致命事故类型之一,因此要经过常常的安全训练和教育来加强工作人员对高处工作危险的认识。比如,通过以前所发生过的高处坠落事故进行分析,让工作人员认识到发生此类事故的起因以及事故带来的严重后果等信息,以此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利用模拟练习以及实践操作相融合的方式来帮助作业人员进一步加深对安全操作规程的认知,并且加深记忆,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去遵守相关的规定,有效防止并高处工作的安全风险。

3.2 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训

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训是防止事故发生的基础,高处坠落事故是建筑行业最常见的致命事故之一,所以对作业人员开展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十分必要,培训内容要包含怎样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PPE)、安全带、安全帽、防滑鞋等,还要怎样在不同作业环境下识别并评判潜在风险,比如通过案例剖析,让工人知晓因未正确佩戴安全带引发的坠落事故,进而加强安全意识,而且培训还要包含怎样运用安全网,安全栏杆等防护设施,借助模仿训练,让工人在实际操

作中把握正确的安全操作技能。

四、高处作业事故应急处理

4.1 应急预案的制定

应急预案的制定是十分关键的环节,这需要我们既要对可能存在的坠落风险和物体打击风险进行细致地分析,又要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应对方案。应急预案里应当包含针对坠落事故的快速反应流程,比如马上启动救援小组、采用安全网、安全带之类的防护设施,而且要对受伤人员实施初步急救措施,应急预案也要包含对物体打击风险的防范办法。比如说设立警示标识、阻止非作业人员踏入危险地带等等。应急预案的制定还要联系到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形,开展定时的演练和评判,保证在实际状况下能迅速有效地执行,尽量削减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

4.2 应急救援流程与措施

应急救援流程及措施是守护工人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一旦出现坠落之类的高处作业事故,快速而有效的应急反应非常关键。按照国际救援组织的统计,事故后的“黄金救援时段”一般在事故发生后的最初 10 分钟以内,这个时间段里所采取的救援举措常常能极大地提升伤者的存活率,所以施工现场务必制订周全的应急预案,包含事故辨识、报警、现场控制、伤员评判、紧急医疗援助以及撤离等环节,而且施工现场应当设置专门的救援队伍并备齐必要的救援装备,比如担架、救援绳索、安全网之类的东西,还要定时开展救援演习,从而保证在实际状况下可以迅速,有条不紊地执行救援任务。

五、高处作业管控要点

5.1 高处作业许可制度

高处作业许可制度是防止坠落事故和保障作业安全的重要手段,据国际劳工组织(ILO)统计,高处坠落事故是建筑行业最常发生的致命事故之一,所以实行严格的高处作业许可制度,就能有效削减这类事故的发生。以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OSHA)为例,高处作业许可制度要求作业之前一定要做风险评估,制订相应的安全计划,还要保证所有作业人员都接受过恰当的培训,凭借这样的制度,可以做到每项高处作业都达标,进而守护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5.2 高处作业现场监管要点

施工现场高处作业监管是保证高处作业安全的重要环节,高处作业许可制度属于监管要点之一,所有高处作业活动都必须事先得到许可,作业计划,安全措施以及应急预案都要被仔细审查。高处作业现场监管的另一要点就是现场监管的实时性与有效性,监管人员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像无人机巡查、视频监控等,来保证作业现场的实时监管,无人机的实时视频传输就能让监管人员立刻察觉到作业人员是不是正确使用了安全带、安全网之类的防护设施,有没有可能产生坠落危险,而且监管人员还要定时去现场巡查,保证所有的安全设备都能处在良好的状况,作业人员也依照安全操作规程来操作。

参考文献:

[1] 李 云 鹏 . 超 高 层 建 筑 施 工 安 全 管 控 要 点 研 究 [J]. 建 筑 施工 ,2025,47(5):819-824.

[2] 贾肖雄 . 高处作业吊篮安全管理的分析及建议 [J]. 建筑机械化 ,2025,46(4):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