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

作者

肖敬美 杨艳

1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徐庶学校 441523 2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花庄中学 441523

摘要:基于“双减”政策的要求,教师怎样践行学生本位思想,合理安排作业任务,减轻学生的课业压力,成为教师深人思考的新课题.初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起到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作用,能够拉近学生与教师的情感距离,提高师生互动交流的有效性.作业完成质量往往可反映课堂教学成效,怎样让学生在保持良好听课状态下,养成独立思考、自觉做作业的良好习惯,不只是和学生的学习态度、作业完成习惯、家长支持配合度有一定关系,还与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性、趣味性特点有关,初中数学教师注重作业设计环节,提高数学作业整体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作业设计

数学作业设计是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延伸,更是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关键途径。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传统的作业设计模式已难以满足当前教育的需求。因此,对数学作业设计策略进行深入探讨,显得尤为必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习惯正在逐步形成。数学作业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融合日常生活,突出作业设计生活性

融合日常生活,突出作业设计的生活性,是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学习被视为个体不断积累新旧知识、产生新旧知识经验,进而完善自我、改造自我的过程。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充分考虑作业的实践性、创新性和生活性,以激发学生的作业完成驱动力,并使其深刻认识到数学学科的实践价值。以“中位数与众数”这一章节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境融入作业设计中,以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例如,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作业任务:某鞋厂为了优化生产,决定对商场半年内不同尺码运动鞋的销量进行调查。面对海量的销售数据,鞋厂该如何决策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市场需求?是关注平均数、中位数还是众数?在这个作业中,教师巧妙地将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思考和分析,学生会发现,鞋厂最应该关注的是众数。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对众数给予高度重视,因为它能够反映大多数人的需求,为决策提供重要依据。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巩固了学生对众数知识点的理解,还强化了他们的数感和运用能力。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深刻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更加珍视和热爱数学学科。此外,通过设计生活化的作业情境,教师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学生会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找最优解,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因此,融合日常生活、突出作业设计的生活性,是提升初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的重要策略之一。

二、培养数学意识,明确解题过程

为了切实提升初中数学作业的有效性,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需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与学科思维。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作业的形式和内容,更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解题过程,理清解题思路,从而不断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实现作业设计的预期目标。以“锐角三角函数”这一章节为例,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从解题策略和解题方法入手,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锐角三角函数的解题过程。例如,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作业任务:给定一个未知的三角形和一个已知的三角形,它们的一个锐角相等,要求学生利用锐角三角函数找出这两个三角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作业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问题中的隐藏条件,如利用等角三角函数的性质,将未知三角形的边长或角度与已知三角形的相应量建立联系。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解题过程,克服学习难点,促进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教师在作业指导中也要注重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解题习惯,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总结有效的解题步骤和学习经验。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作业完成效率,还可以帮助他们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更加自信和独立。

三、改变作业形式,突出作业设计

创新性为了夯实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初中数学教师在为学生讲授重点知识时,要改变传统的作业设计方式,适时导入具有创新性的作业任务,通过向学生抛出新意十足的作业任务,能够带给学生眼前一亮的学习感受,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之中,进而找寻问题的答案,形成完成作业的荣誉感、自豪感,让学生更加喜爱数学课程。例如初中数学教师以“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课为例,在作业设计中,教师不能将目光局限于教材文本,应注重作业设计的创新性,为学生设计具有新意的作业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驱动力,才能提高作业有效性。教师为学生设计的问题为:张阿姨想在自家的庭院中设计一块小花圃,张阿姨用米尺测量出自家庭院的长度与宽度分别为20米、16米。张阿姨想要设计的花圃面积是庭院总面积的1/4,请问你能帮助张阿姨设计花圃吗?由于该问题具有开放性,学生在解决此问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基于多个层面思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由于此种开放性问题和教材文本中直接给出的一元二次方程例题不同,学生可对花圃的形状、位置进行自由设计,使答案不具有唯一性。学生通过分析问题中的关键词,理清小花圃和庭院面积的内在关系,使自身的解题思路更加清晰。通过为学生设计创新性十足的作业任务,能够实现教学的延伸与拓展,改变以往的作业设计方式,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要求,增强作业设计的整体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通过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课堂知识,还能培养其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作业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应当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作业设计策略,以适应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变化。只有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不断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和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何红霞.“双减”背景下提升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方法[J].学园,2022(35)

[2]谢涓涓.有效设计初中数学作业的策略探索与实践[J].中学数学,20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