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智能课堂助力小学数学互助答疑教学
武雅娟
介休市义安镇义安小学
引言:小学时期是学生数学学习思维及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传统课堂”往往存在教师资源差异大、教师资源相对匮乏、学生自主性不强等问题,在答疑过程中,受限于时间、人数,无法做到 100% 的全员覆盖。AI 技术赋能智慧课堂成为教学完善的趋势,AI 互助答疑教学是基于 AI 技术学情信息分析及时反馈匹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互助学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一、AI 智能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 实现教学资源精准匹配,促进教育公平
AI 智能系统通过对每位学生学习数据信息进行挖掘、分析,实现推送内容、诊断问题、评价能力自动化、精准化,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推送个性化的学习内容,解决传统教学中“重智育轻教学、搞大锅饭”等问题,有利于因材施教,把教育的公平与公正、优与精紧密地结合起来。
2. 强化数据驱动下的教学决策,提升教学效率
通过 AI 对学生作业、课堂教学过程、学习轨迹的收集处理,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学生学的状态和知识掌握情况,便于根据数据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科学性、针对性,使教学不再是一种经验性过程,而是一种有大数据支撑的动态调整过程,教学的重心由“教”转向了“学”。
3.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学习生态
AI 智能课堂摆脱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单向传授,在智能平台中构建了学生—学生、学生—教师、学生—AI 之间的多元互动机制,尤其在学生答疑互助时,智能平台会自动识别学生问题进行分级,找到经历相似、或相关知识的学生回答,加强生生互助互学,提升学习质量与归属感。
二、AI 智能课堂助力小学数学互助答疑教学策略
1. 构建智能学习画像,精准推送互助答疑任务
借助AI 系统,绘制学生知识图谱和学习画像,洞悉学生知识存量、答题速度、错误类型等信息,对学生学情进行可视化呈现。在此基础上,AI 系统将擅长解答的学生和有问题的学生进行智能推荐,持续建立起稳定的生生答疑互助关系网。比如,在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学习中,AI 系统发现部分学生容易在进位乘法中出现纰漏,AI 系统及时将学习较为优秀的学生进行推送,组织学生之间形成组内“同伴讲解”模式,既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算法,又能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教学,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
2. 借助AI 语义识别技术,提升答疑过程的针对性
现代 AI 系统可以实现高水平的语义识别与自然语言理解,对学生的提问进行语义识别和知识点匹配,找到最适合的问题资源或学生群体进行匹配,得出最有可能的答案。如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的练习,学生遇到“为什么 6÷18=3 ?”AI 系统能自动识别到这是除法逆运算问题,根据 AI 系统里其他学生的掌握情况,将掌握得较好的学生组成小组,在平台里指导学生解答,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知识迁移的过程中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参与AI 辅助的情境化探究活动
AI 系统还可以通过虚拟仿真、动态生成等手段为解决数学问题设置更为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协作解决真实问题,发展数学应用能力。如五年级上册《可能性》一课,在 AI 系统的帮助下,可以虚拟实验“掷一掷”的情境,通过虚拟骰子、扔硬币等情境让学生去统计结果、计算次数。系统通过采集每个学生的数据结果,设置挑战,让优胜者帮助实验失败的小组重新设计实验方案,将数据分析与概率认知进行协同发展,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其解决问题的应用意识和合作能力,提升数学综合素养。
4. 利用AI 反馈系统优化互助答疑过程的质量评估
AI 智能系统除了记录互助过程,还会从互助语义正确与否、答题完整度、清晰度等方面自动评价答疑,及时反馈给答疑者,进行星级评价,鼓励和激励学生提高答题的准确度。例如,在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学习中,针对平台互助解答“1/2 除以 1/4 是几”的问题,AI 对其在互助解答过程是否正确表述了“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以它的倒数”这一关键要求进行评价并优化提高,优秀的同学授予“答疑之星”等,激励学生继续参与和积极帮助其他学生,形成良性竞争合作的氛围。
三、结语
AI 智能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使得教学过程流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AI 智能辅助互助式解答问题使得互助答疑更有效、更精准解答了原本课堂上不能解答的问题,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在智能平台中共享、反馈,让学生的学习过程立体化、丰富化,使得学习氛围多元化、活跃化,AI智能教学人本化与智能化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谢小惠 . 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结合 [J]. 读写算 ,2025,(21):112-114.
[2] 王建华 , 惠清 . 人工智能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深度应用 [J].小学教学参考 ,2023,(05):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