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中高边坡预应力锚索的施工技术研究
杨文建
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 550081
公路施工时高边坡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公路的使用安全和寿命。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通过将锚索固定在稳定岩土层,并施加预应力,增强边坡抗滑能力,是保障高边坡稳定的关键。本文对这项技术的施工原理和流程进行详细介绍,针对施工难点提出新型锚固结构设计、智能化监测预警等创新方法,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验证技术效果,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一、高边坡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原理与特点
公路工程建设中,高边坡由于自身高度高、地质条件复杂,在施工和运营阶段容易出现滑坡、坍塌等问题,直接影响公路安全,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通过系统的施工流程实现边坡加固。使用钻孔设备在高边坡的岩体或土体里,按照设计要求钻出锚索孔;接着,将提前制作好的锚索体放入孔内,通过注浆使锚索与孔壁岩土体粘结;待浆液凝固达到强度标准后,对锚索施加预应力,让锚索与岩土体紧密结合,形成共同受力的复合体,使高边坡不稳定岩土体的下滑力通过锚索传递到深部稳定岩土层,依靠稳定岩土层的锚固力和锚索预应力,提升边坡整体稳定性。
这项技术具备显著优势。从加固方式来看,预应力锚索通过施加预应力主动约束边坡岩土体,属于主动加固,能有效控制岩土体变形。在应用方面,无论是岩质边坡还是土质边坡,无论地质条件和坡体形态如何,该技术都有良好的适用性。在成本上,相比重力式挡土墙等传统防护方式,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可减少材料使用量,缩小工程规模,降低整体工程造价。
二、公路施工中高边坡预应力锚索施工流程
(一)钻孔施工
在土质边坡的施工过程中,保护坡面免受雨水冲刷和侵蚀至关重要。因此,修整坡面后,需要立即覆盖彩条布,防止雨水直接冲击边坡,减少水土流失。施工前还需对边坡进行彻底的危岩清理和地质缺陷处理,尤其是锚索孔口部位,这是确保锚索施工质量的关键步骤。满足工程地质标准后,施工团队需要根据施工蓝图精确确定锚固孔的坡面位置,使用红色标记漆在施工区域明确标出锚索钻孔的具体点位,以便于施工人员准确无误地进行钻孔作业。钻孔作为预应力锚索施工的首要工序,其施工质量对锚索锚固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正式钻孔前,施工人员需依据设计图纸,运用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对锚索孔位进行精确放样。孔位放样的精度要求极高,横向和纵向偏差均不能超过 50毫米,只有将孔位精准确定,才能为后续施工奠定良好基础。
钻孔过程中,角度和深度的控制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钻孔角度偏差必须严格控制在设计值的 3 以内,这是为了确保锚索在受力时方向准确,充分发挥其加固作用。而钻孔深度不仅要达到设计规定的深度,还需额外超钻 20-30厘米,目的是保证锚索有足够的锚固长度,增强锚索与岩土体之间的锚固力。由于不同岩土体的特性存在差异,钻孔工艺的选择也有所不同,在岩石地层施工时,通常采用冲击钻或回转钻成孔。冲击钻依靠钻头的冲击力将岩石破碎,适用于硬度较高的岩石;回转钻则通过旋转切削的方式,对岩石进行破碎成孔。在土层中钻孔时,考虑到土层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出现孔壁坍塌的情况,所以需要采用套管护壁成孔工艺。
(二)锚索制作与安装
锚索体的制作在施工现场专门设置的场地进行。首先,要根据设计要求精确计算钢绞线的长度,计算时需充分考虑锚固段、自由段和张拉段的长度需求,钢绞线截取完成后,必须对其进行除锈、除油污处理,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油污,这样可以有效保证钢绞线与注浆体之间的粘结效果,使两者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按照设计规定,在钢绞线上安装隔离架、对中支架等部件。隔离架的作用是将钢绞线分隔开来,使钢绞线在孔内分布均匀,避免相互缠绕,保证锚索受力的均匀性。对中支架则能够使锚索体在钻孔内保持居中位置,防止锚索体偏向一侧,从而提高锚索的锚固效果。为了延长锚索自由段的使用寿命,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腐蚀,需要对自由段进行防腐处理。常见的防腐方法是在钢绞线上涂抹防腐油脂,形成一层保护膜,之后套上塑料管,进一步隔绝外界环境对钢绞线的侵蚀。
制作好的锚索体要缓慢、小心地放入钻孔内。在下放过程中,要时刻关注锚索体的状态,防止其发生扭曲、损坏。对于长度较长的锚索体,由于下放难度较大,需要采用分段下放的方式。每下放一段,都要仔细检查锚索体下放是否顺畅,确保锚索体能够顺利到达孔底,下放完成后,要再次检查锚索体在孔内的位置,保证锚索体与钻孔轴线重合,避免因位置偏差而影响锚索的受力性能。
(三)注浆施工
注浆是实现锚索与岩土体紧密结合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通过浆液填充锚索与孔壁之间的空隙,使锚索与岩土体形成一个整体,共同承受荷载。注浆材料一般选用水泥浆,施工人员要根据工程实际要求和地质条件,精确确定水泥浆的配合比。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要添加适量的外加剂,如早强剂、减水剂等,早强剂可以加快水泥浆的凝结速度,使水泥浆更快达到设计强度;减水剂能够减少水泥浆的用水量,提高水泥浆的流动性和强度。在注浆前,必须对钻孔进行清洗。清洗钻孔的目的是将孔内的残渣和积水排出,保证孔内干净整洁,为注浆创造良好的条件,常用的清洗方法是利用高压风或水进行冲洗,将孔内的
杂物彻底清理干净。
注浆工艺主要有一次注浆和二次注浆两种方式。一次注浆时,将注浆管插入孔底,然后边注浆边缓慢拔出注浆管,在注浆过程中要确保注浆饱满,避免出现空洞,使水泥浆能够充分填充锚索与孔壁之间的空隙。二次注浆在一次注浆浆液初凝后进行,通过预埋的二次注浆管注入高压水泥浆。高压浆液能够填充一次注浆未填满的孔隙,进一步增强锚索与岩土体的粘结强度,提高锚索的锚固效果。在注浆过程中,要实时记录注浆压力、注浆量等参数,发现注浆压力突然升高或注浆量异常减少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确保注浆质量符合要求。
(四)张拉锁定与封锚
当注浆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80% 时,才可以进行锚索张拉锁定作业。在张拉前,要对张拉设备,如千斤顶、压力表等进行标定。标定的目的是确保张拉设备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张拉过程中施加的预应力符合设计要求。
张拉过程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张拉程序分级进行,一般分为 3-5 级。每级张拉间隔 10-15 分钟,这样做是为了让锚索有足够的时间适应拉力的变化,待锚索变形稳定后再进行下一级张拉。通过分级张拉的方式,可以使锚索受力均匀,避免因张拉速度过快而导致锚索损坏。当张拉至设计预应力值后,要保持荷载10-15 分钟,在此期间密切观察锚索的变形情况。如果在持荷期间锚索变形稳定,没有出现明显的回缩现象,就可以进行锁定操作,锁定是利用锚具将锚索固定在边坡表面,使锚索保持预应力状态,发挥加固边坡的作用。张拉锁定完成后,需要对锚索头部进行封锚处理,切除多余的钢绞线,在锚具外保留 3-5 厘米的长度,在锚索头部安装封锚钢筋网,钢筋网能够增强混凝土封锚的强度和整体性,浇筑混凝土进行封锚,在浇筑过程中要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密实,确保将锚索头部完全包裹,防止锚索头部受到外界环境的侵蚀而发生锈蚀,保护锚索结构的安全,延长锚索的使用寿命。
结束语:
在公路工程高边坡防护工作中,高边坡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是保障边坡安全的核心。详细研究这项技术的原理和具体施工步骤,采用新设计的锚固结构,利用智能化手段进行监测预警,能解决传统施工存在的问题,让施工质量和效率都得到提升,更好地保证高边坡稳定。
参考文献:
[1] 戴湘波 . 高速公路高边坡防护中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 [J]. 交通世界 ,2023(28):118-120.
[2] 宁朝阳 . 高速公路工程高边坡治理预应力锚索施工工艺 [J]. 运输经理世界 ,2023(13):38-40.
[3] 冀佳 . 高速公路工程高边坡治理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 [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2(7):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