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低年级语文单元任务群的趣味化设计与课堂实践探索

作者

孔艳玲

河北省石家庄市红星小学050000

引言

小学低年级学生集中注意力时间较短,传统教学中机械重复的练习容易降低学习兴趣。部编版语文教材的单元编排为整合教学提供了基础。单元任务群通过关联性任务整合单元目标,但若缺乏吸引力,仍难调动低龄学生积极性。因此,设计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趣味化单元任务群,并在课堂中有效实施,是提升低年级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一、设计策略:让任务有趣又有效

在设计小学低年级语文单元任务群时,需要紧密围绕儿童的兴趣点与认知水平,在保证趣味性的同时落实语文学习目标。任务主题应当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例如在教学家庭主题单元时,可以设计向同学介绍家人的任务,让学生结合真实生活进行表达;在教学季节主题单元时,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园里观察春天的变化,记录所见所闻。这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的任务,能降低学习陌生感,激发表达兴趣。教师还可将游戏元素自然融入学习过程。在识字环节,可采用汉字飞行棋游戏,学生通过认读生字前进棋盘;或是利用生字配对卡片,进行组词接龙活动。

在朗读环节,组织分角色朗读活动,让学生选择喜欢的角色进行朗读展示;也可开展有感情朗读评比,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情感。在语言表达训练中,安排看图描述活动,让学生根据图片内容组织语言。同时,要注重设计可操作的实践任务。例如让学生为课文内容绘制插图,通过画笔表达理解;为动物单元设计动物特征卡片,动手制作图文并茂的名片。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成果,既能巩固知识理解,又能让学生获得真实的学习成就感。通过这三个方面的设计,单元任务群既能保持语文学习的系统性,又能符合低年级学生喜欢活动、乐于动手的特点,使学习过程变得生动而有效。

二、课堂实施:有序组织趣味活动

将精心设计的趣味任务群落实到课堂中,需要教师清晰的组织和恰当的引导,确保活动有序开展且富有成效。

(一)创设情境,明确要求

课堂开始时,教师需运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或直观的小道具,自然地将学生引入任务情境,并清晰地告知他们活动的目标、形式以及最终需要呈现的成果。例如,在进行词语积累任务时,教师可以这样说: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词语探险游戏。请大家打开课本第 X 页,化身小小探险家,在这篇课文里仔细寻找“温暖”、“伙伴”、“快乐”这三个词语朋友,找到后用笔轻轻圈出来。看看哪位探险家能最快最准确地完成任务!这样的导入方式,既点明了任务的核心是认读和寻找特定词语,又赋予了活动探险游戏的趣味色彩,学生能立刻明白自己要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为后续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二)提供支持,引导过程

在学生分组或独立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观察者和支持者。需要在教室中巡视,密切关注学生的活动状态,及时发现他们在理解或操作上遇到的困难,并给予恰到好处的帮助。例如,在开展“设计动物小名片”的动手任务时,学生需要根据课文对某种动物的描写,制作图文结合的名片。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彩色卡纸、画笔等材料包。在学生动手前,可以用一张范例卡片进行简单演示,比如展示如何根据课文关键词语(如“尾巴像剪刀”的燕子)画出特征,并写上对应的句子。当发现个别学生在剪裁卡片形状或组织语言有困难时,及时上前指导,如提示他们再读读课文相关句子,或者协助剪出一个圆角。这种过程性的支持能有效保障活动顺畅进行,防止学生因技术性障碍而失去兴趣和信心。

(三)鼓励分享,积极反馈

任务活动临近尾声时,务必留出专门的时间让学生展示和分享他们的成果。这既是对学习过程的回顾,也是体验成就感的重要环节。展示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例如小组内轮流展示朗读录音并互相说说优点,或者推选代表在全班分享合作完成的故事接龙,又或者将制作的动物名片张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供大家欣赏。在学生展示时,教师的反馈应具体、真诚,聚焦于他们在任务中付出的努力和展现出的亮点。例如,当一位学生展示他为《树之歌》课文绘制的插图时,教师可以这样反馈:你画的杨树真挺拔,树枝伸向天空的样子和课文里写的“高”很相配,树叶的绿色也涂得很均匀。或者,在听完一个小组合作朗读后评价:你们小组读得很整齐,特别是读到“梧桐树叶像手掌”这句时,大家都带着一点惊奇的感觉,把课文的有趣读出来了。这种指向具体行为或成果细节的肯定,能让学生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被认可,从而强化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三、实践效果

通过实施趣味化单元任务群,低年级语文课堂呈现出明显的积极转变。在课堂参与方面,学生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特别是在游戏互动和动手实践环节,主动举手发言的学生数量明显增多。这种教学方式有效延长了学生的专注时间,使原本容易分散注意力的低年级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学习活动。在语言运用方面,学生更愿意主动使用新学的字词进行表达,朗读课文时声音更响亮、更有感情,口头表达的自信心得到提升。从能力发展角度看,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识字、朗读等基础语文技能,还培养了观察细节、动手操作、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从教学效果来看,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使知识记忆更加牢固,单元教学目标达成度提高,课后作业完成质量也有所改善。这些变化表明,趣味化任务群设计确实能够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实效。

结语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对单元任务群进行趣味化设计并有效实施,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关键在于设计贴近生活、富有游戏性、鼓励动手参与的任务,并在课堂上清晰引导、有序组织、积极反馈。

参考文献:

[1] 许传红 . 任务群视域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 [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4,9(13):70-72.

[2] 赵杰 .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实践探索 [J]. 教育观察 ,2024(26):48-51.

[3] 蔡晓寒 . "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与探索 [J]. 名师在线(中英文),2024(34):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