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逻辑重构

作者

王筠

甘肃省陇西县文峰中学  甘肃省定西市 748000

引言

在“双减”政策推动下,如何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育质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不仅需要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更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尤其是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压力过大,缺乏足够的学习动力。因此,基于“双减”背景下的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分层教学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分层教学理念

1. 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意义

核心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指学生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运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能力。数学学科中的核心素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还要求具备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育目标的关键组成部分。数学教育不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通过数学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应用的技巧。现代教育理念提倡知识与能力并重。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数学素养的培养,要求学生从理解数学概念开始,逐步过渡到具备数学建模能力,能够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无论是在课堂内还是课堂外,核心素养的体现都无处不在。

2. 分层教学的基本理念

分层教学是一种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实施的教学策略。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基础、兴趣和学习方式各不相同,传统的“统一化”教学模式难以有效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分层教学通过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依据其认知水平和学习进程,将教学内容分为不同层次,确保每个学生在合适的教学层次中学习,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果。分层教学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分组,更重要的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来调整教学内容和策略。对于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更基础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逐步提高;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学则可以适当增加难度和深度,培养其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分层教学的目标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当的层次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

3.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分层教学策略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分层教学不仅是单纯的分组,更是从课程设计、教学方式到评价方式的全面调整。核心素养要求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种背景下,分层教学策略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设计不同的教学路径。教师应从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兴趣、学习速度等方面入手,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细化调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新性。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分层教学,不仅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个性化能力的培养。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下,达到各自应有的数学素养水平。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策略与路径

1. 基于学生认知差异的分层设计

学生的认知差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和学习进度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必须考虑到这些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基于这一点,分层设计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分层教学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分组,它更关注的是教学内容的适配性,力求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认知水平的区域内进行学习。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学内容应当从基础的数学概念开始,重点帮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解决学习中的难点问题。这些学生可能会在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上遇到困难,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多样的教学形式,如图示、实践活动等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通过增设更具挑战性的内容,激发其潜能,培养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这些学生的任务是进一步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如对数学问题的归纳推理、抽象化能力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2. 差异化教学方法的应用

差异化教学方法是实现分层教学的具体路径之一,它要求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方法。在数学课堂上,差异化教学的实施应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教学材料、教学活动、教学节奏等。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简明的教材、辅导资料和循序渐进的练习,帮助他们逐步掌握基本概念和技能。利用分层练习题来强化他们的基本操作能力,减少学习的焦虑感,增强其学习自信心。通过逐步引导学生从最基础的数学问题入手,逐步过渡到较为复杂的问题,让学生在较为轻松的学习节奏中掌握数学的基础,逐步提升其数学素养。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学可以更加注重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到更具挑战性的数学问题中,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课外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其数学应用能力。对于这些学生,教学应更多地侧重于培养其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鼓励他们参与到更深层次的数学思维训练中,促进其核心素养的提升。

3. 评估与反馈机制的创新

评估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尤其是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分层教学中,评估机制更是起到了推动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传统的评估方式多以期末考试为主,侧重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测量,但这种评估方式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为了更好地落实分层教学,需要创新评估方式,让评估与教学目标更加契合。

结论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数学分层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准的分层设计和差异化教学方法,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提升。基于学生的认知差异和兴趣需求,分层教学为每个学生提供了适合其能力发展的学习路径,使学生能够在适宜的学习节奏中巩固基础知识,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差异化教学不仅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逐步提高,增强他们的数学自信心,还让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在更具挑战性的任务中得到锻炼,进一步发展其数学思维。创新的评估与反馈机制为分层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实时的评估和反馈,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在适合的层次上得到适当的指导。评估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期末考试,而是通过多元化的方式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使教学与学生的实际需求更加契合。

参考文献

[1] 李华. (2021).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研究. 教育理论与实践.

[2] 张敏. (2020).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与策略探索. 中学数学教学.

[3] 王鹏. (2021). 双减政策背景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改革与创新. 基础教育研究.

[4] 赵静. (2022). 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路径与实践. 数学教育与研究

基金项目:定西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4 年度立项课题《“双减”背景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究与策略》(课题立项号:DX[2024]JKS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