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谈新课改下初中英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

黄怀庆

雷波县锦屏初级中学

新课标的发布加快了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进程,这要求英语教学实践中积极践行新版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全面创新教学指导范式,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学习和探索,使学生对英语课程内容形成比较深刻的认识。为此,教师在全面改革英语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创新地规划教学活动,打造具有特色的教学体系,以驱动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使学生英语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升。

一、新课改下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从新课改的视角审视教学现状,可以发现现有教学活动中还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会影响教学效果,不利于教学活动创新实施[1]。其一,目标定位模糊。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但部分教师在实践中未能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融合,对核心素养理念的解析不够深入,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的关联度不足,无法保障核心素养目标有效实施。其二,教学方法单一。尽管新课标倡导任务型教学、合作探究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但实际课堂中部分教师仍然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并且一些教师所设计的活动仍以师生单向问答或机械操练为主,缺乏真实、有意义的语言交际情境,所开展的小组讨论也常因任务设计不当而流于形式或效率低下,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和促进其主动建构知识。其三,教学评价不完善。现有英语教学中,部分教师采用的评价方式仍过于依赖纸笔测试,侧重对语言知识的终结性评价,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应用能力及情感态度的形成性评价,此外,评价主体也较为单一,多以教师评价为主,缺乏学生的自评与互评,无法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也会影响英语教学效果。

二、新课改下初中英语教学实践创新措施

(一)解析基本学情,精准设定教学目标

在新课改的驱动下,英语教师在改革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深入解析班级学生的基本学情,这是实施精准教学的前提与基础。[2] 在学情分析环节,教师可以采用课堂观察、学生访谈及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困境,然后根据学情分析结果精准设定目标,引领教学活动创新实施,促进学生多元化探索和实践。

以人教版(2024)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 Unit 2 We’re Family !为例,教师进行学情分析时,需意识到学生初入中学,英语基础存在差异,对家庭成员的词汇(如 parent, grandparent, cousin)掌握程度不一,仅仅能用简单句描述家庭关系。在对学生基本学情做出精准判断后,按照新课改背景下核心素养目标的引领,教师可以重构教学目标体系,例如将目标设定为“学生能准确识记、理解并运用核心家庭称谓词汇;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正确运用动词 be与名词所有格来介绍家庭成员及其关系;能使用英语谈论家庭,增进对亲情的感悟与家庭文化的理解”。在精准设定目标后,教师就可以改革教学活动,对学生实施针对性训练,指向核心素养目标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和全面发展。

(二)注重数智赋能,创新教学指导方法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依托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持,创新教学方法,打造全新英语教学范式。在教学指导环节,教师可综合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数字智能技术,创设真实、互动、个性化的语言学习环境。例如,可利用智能语音识别技术辅助发音训练,借助交互式白板或在线协作工具增强课堂互动,应用学习分析系统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实时监测与个性化反馈,从而打造高效课堂,有效提升学生英语语言素养、思维素养,全面提升学生整体学习成效。

以人教版(2024)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 Unit 5 Fun Clubs 为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先解析单元主题思想,围绕“学校社团活动、兴趣偏好”等英语表达实施教学指导,促进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合应用。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先设计一个“数智化社团招新博览会”项目式学习活动,在线上教学环节利用在线平台(如 ClassIn 或智慧课堂系统)发布任务,组织学生在学习环节观看不同社团的英文介绍短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各类社团。在教学深入阶段,教师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呈现一个虚拟的学校社团招新集市界面,让学生化身“招新大使”或“参观者”,在小组内利用平板电脑协作制作本社团的英文宣传海报(可嵌入二维码链接至更多介绍资源),并使用目标句型进行口头推广。此外,教师在课堂指导环节对学生实施巡回指导,并使用屏幕共享功能展示优秀案例,促进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沟通和交流,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深化认识,锻炼英语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发展和优化,切实增强教学指导成效。

(三)改革评价体系,优化英语评价反馈

教学评价改革关乎教学活动的创新实施,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尝试构建一个多元、过程性、发展性的英语学习评价体系,以评价驱动学生学习反思,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综合学习实践中掌握英语学习技巧,助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例如,在 Unit 6 A Day in the Life 课程教学评价环节,教师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就可以重构教学评价体系,推动先进评价技术和工具的融合应用。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过程性评价环节观察记录学生在小组讨论(规划理想一日活动)中的参与度与合作情况,收集学生的日程规划草图并给予形成性反馈;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组织学生参与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深度学习和思考,使学生能产生对英语内容的全新认识,切实提升学生综合成效,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支撑。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把握新课标的要求,从不同视角全面创新英语教学体系,能改变传统教学中存在的目标定位模糊、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评价不完善等问题,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深度学习,有效提升学生英语综合学习效果。鉴于此,未来改革实践中,应持续践行新课标思想,不断创新教学指导方法,引领英语教学活动的创新实施,切实增强英语教学成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度探索。

参考文献

[1] 洪添相 .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英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J]. 新教育 ,2025,(20):34-36.

[2] 赵光美 . 浅析新课改下初中英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J]. 校园英语 ,2023,(41):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