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水工闸门埋件焊接缺陷成因及预防措施研究欧康

作者

欧康

西昌八局机电建设有限责任公司615000

引言

水工闸门作为调节水位、控制流量和防洪排涝的重要水工建筑物,其结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工程运行的可靠性和防洪安全。埋件作为闸门与基础之间的关键连接件,其焊接质量直接决定了闸门整体的受力性能和结构稳定性。然而,由于焊接施工工艺复杂,焊接材料和环境条件多变,加之施工单位质量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埋件焊缝中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焊接缺陷的存在不仅会降低焊缝的强度和韧性,还可能成为结构疲劳破坏和脆性断裂的起点,给工程的长期运行带来严重隐患。随着水利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焊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埋件焊接缺陷的成因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不仅是提高工程质量的现实需要,也是保障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的重要课题。

一、水工闸门埋件焊接缺陷的常见类型及危害

在水工闸门埋件的焊接过程中,常见的焊接缺陷主要包括气孔、裂纹、未熔合、夹渣和咬边等。气孔是由于焊接过程中保护不良或材料含水量过高导致气体未能逸出而形成的空洞,气孔不仅会削弱焊缝的致密性,还可能在应力作用下扩展为裂纹。裂纹是焊接中最严重的缺陷,分为冷裂纹和热裂纹两类,其中冷裂纹多出现在高硬度区域,往往在焊后冷却过程中产生;热裂纹则发生在高温下的凝固过程中,对焊缝的承载能力破坏极大。未熔合是指母材与焊缝金属之间未能充分熔合,这种缺陷在受力时容易成为开裂源。夹渣通常是由于焊渣未能完全清除或熔池保护不足所致,夹渣的存在会显著降低焊缝强度。咬边则是由于焊接操作不当导致焊缝边缘形成凹槽,容易引发应力集中和腐蚀。上述缺陷不仅影响焊缝的力学性能,还可能在长期运行中导致焊接接头疲劳破坏,最终威胁到整个闸门结构的安全。

二、焊接缺陷的成因分析

造成水工闸门埋件焊接缺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焊接材料的质量是影响焊接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焊条或焊丝存放不当受潮,容易导致焊接过程中产生气孔;如果焊材与母材匹配性差,则可能引起焊缝金属性能不均,进而产生裂纹。其次,焊接工艺设计不合理也会造成缺陷,如坡口形式选择不当、预热温度不足或层间温度控制不严,都会导致未熔合或裂纹的产生。第三,焊接操作方法不当也是常见原因之一,焊工技术水平不足、焊接参数控制不当、焊接速度过快或过慢,都可能造成焊缝金属组织不均匀,甚至出现焊缝成形不良。第四,施工环境条件对焊接质量也有较大影响,如风速过大导致保护气体被吹散,低温环境下冷却速度过快产生冷裂纹,高湿环境下母材表面潮湿也易导致气孔。第五,质量管理缺失也是重要因素,如果施工单位缺乏完善的质量检测手段和管理制度,缺陷难以及时发现并纠正,最终可能影响整个结构的可靠性。由此可见,焊接缺陷的产生往往是材料、工艺、操作、环境和管理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预防焊接缺陷的技术措施

为了减少焊接缺陷的发生,必须从材料、工艺和操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首先,在材料方面,应严格把控焊接材料的进场验收,确保焊材的化学成分与母材相匹配,并加强焊材的存放和烘干管理,避免受潮引起的气孔问题。其次,在工艺方面,应合理设计焊接坡口形式和尺寸,根据埋件厚度和材质确定合适的预热温度和层间温度,防止裂纹的形成。同时,应优化焊接顺序,合理分散焊接应力,避免产生应力集中。再次,在操作方面,应加强焊工的技能培训,确保焊接过程中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参数控制得当,避免因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焊接缺陷。此外,应采用多道多层焊的方法,保证焊缝金属充分熔合,并在每层焊接后及时清理焊渣,防止夹渣缺陷的产生。对于埋件焊接量大、焊缝厚度较大的情况,还应采用合理的焊接方法,如埋弧焊或气体保护焊,以提高焊接效率和焊缝质量。

四、施工环境与质量管理的保障措施

除了技术措施外,改善施工环境和加强质量管理也是预防焊接缺陷的重要环节。在施工环境方面,应尽量在封闭或半封闭环境中进行焊接,避免大风和低温对焊接过程的干扰;在高湿或雨雪天气,应采取防潮措施,保证焊接部位干燥清洁。在质量管理方面,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执行焊接工艺评定,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规范要求。同时,应配备先进的检测设备,对焊缝进行无损检测,如超声波探伤、射线探伤等,以便及时发现焊缝内部缺陷并采取补救措施。此外,应加强对焊工的考核和管理,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并定期进行技能培训和考核,以提高整体施工队伍的专业水平。通过上述措施,可以从环境和管理两个层面为焊接质量提供有力保障,从而有效降低焊接缺陷的发生率。

五、结论

水工闸门埋件焊接缺陷的产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材料和工艺方面的原因,也有操作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同时还与质量管理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常见的气孔、裂纹、未熔合、夹渣和咬边等缺陷不仅严重影响焊缝的力学性能,还可能给工程运行带来隐患。为了预防这些缺陷,应从材料选择与管理、工艺设计优化、操作规范控制、施工环境改善以及质量管理完善等方面综合施策。未来,随着水利工程建设技术的不断发展,应进一步引入智能化焊接设备和先进的检测技术,实现焊接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缺陷的早期预警,从而进一步提升水工闸门埋件焊接的质量和安全水平。通过持续改进和优化,必将为水利工程的长期安全运行提供坚实保障,也为相关领域的施工质量控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刘刚 . 严寒地区小型水电站闸门冬季运行措施的探讨 [J].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21,44(03):116-118.

[2] 曹洋 . 水工闸门门槽混凝土与埋件一次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J].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9,39(03):65-68.

[3] 朱琳 , 赵言凯 , 马彩霞 . 基于 LS-SVM 的水工闸门启闭机油缸振动监测研究 [J]. 中国机械 ,2024,(35):95-98.

[4] 万鹏 , 向耕 , 黄江波 . 大型箱形结构水工闸门启闭过程门内液位控制研究 [C]//《中国建筑金属结构》杂志社有限公司 .2024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智慧建筑与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一). 湖北省引江济汉工程管理局 ;,202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