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党员教育的思考和认识

作者

阮文俊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茨榆坨采油厂党群工作部

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至关重要。加强国有企业党员教育,绝非虚功,而是关乎企业方向、动力与根基的战略工程,有助于全体党员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持续提高政治三力,保持政治定力;有助于全体党员更好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在安全生产、精益管理等关键领域亮身份、作表率、当先锋;有助于全体党员营造良好干群关系,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为企业行稳致远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这既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更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根本保障。

一、当前党员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受队伍结构制约缺乏针对性。党员队伍逐渐呈现职业结构多样化、年龄结构层次化、知识需求个性化等趋势,党员参与教育的自主性显著增强,更加注重自身的需求和兴趣,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行业的党员学习需求“众口难调”,难以满足。同时,部分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党员日常教育中甚至存在“白菜萝卜一锅煮”“长的短的一刀切”等简单粗暴做法,教育内容上也千篇一律、万人一方,与党员需求多样化不合拍、不同步,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效果不明显。

受教育者素质能力制约缺乏科学性。一些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党员队伍的管理要求,部分党务干部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生产经营工作是硬任务,学习教育是软指标,对待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零打碎敲,一手硬、一手软。个别干部责任心不强,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还有的简单地把党员作为被教育、被管理对象,空对空说教多,结合具体工作和具体问题开展教育少,达不到教育的目的,甚至使受教育者出现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同时,有些党组织负责人对党员的思想问题和实际生活困难不予关心,对党员岗位作用发挥较少关注,使他们很少有展示自我、证明自我的机会,一定程度上损伤了党员的积极性。

受方式方法创新制约缺乏实效性。部分基层党组织教育工作仍存在形式单调生硬、内容枯燥、方法不活,没有吸引力,使党员干部教育入耳不入脑、入脑不入心,教育效果事倍功半,做了许多“无用功”,没有实效,达不到党性锻炼和提高认识的目的。部分党组织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教育内容脱离实际、管理方法单一、管理手段落后、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只注重对党员进行生硬的理论教育,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联系得不紧,与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大量问题相脱节;习惯于“一刀切”的管理方法,不分层次及条件,硬性统一时间,统一组织,统一要求;时松时紧,忽冷忽热,上面喊得紧了,基层就抓一抓,上面喊得不紧,基层就应付了事等等。

以上原因的产生既有一定的代表性,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究其形成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而党员教育工作缺少指标衡量和评价标准,是造成党员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从源头设计、过程管控、效果评价等环节上下功夫,构建科学、规范、系统的党员教育框架,有效保证党员教育效果。

二、加强党员教育的对策和措施

健全培训体系。一是做好需求调查,了解广大党员最希望了解的知识、最渴望掌握的本领,实现按需施教、解渴管用,围绕“党性教育”“技能教育”“廉洁教育”三个层面从思想、素质、作风有效保证党员教育效果;二是突出分层分类,积极探索依据党员从事的业务类型、工作岗位、知识水平及结构等内容,进一步细化培训层次和类别,开展不同层面、形式、内容的专题培训,及时建立独立培训系列,突出能力提升;三是创新形式载体,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注重典型引导和形势教育相结合,推广实地参观、现场观摩、亲身体验、动手操作等形式,增强党员教育的直观性和实践性,同时探索分时教育,采取工作时间轮流学、休息时间集中学,以及开设党员夜校和周末辅导等形式有效解决一线党员集中教育难等问题。

创建实践平台。一是拓宽实践空间,在“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工程”等传统创先争优活动基础上,探索开展最佳党建实践等党员挂牌上岗制度,突出形象建设,引导党员立足本职,在工作中冲在前、干在前、抢在前;二是提供锻炼机会,积极给党员压担子,让他们在重点工程、重大项目中承担任务,引导党员始终保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在实践中提高素质,造就一直建功不争功、争先不图名、实干不蛮干,能够切实推动企业发展的党员队伍;三是抓好典型选树,充分运用上级认可、群众信服的各层级先进典型事迹,同步发现、选树和培训身边优秀党员,在广大党员中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党员的进取意识,激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密切党群关系。一是细化工作内容,引导党员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帮助群众提高素质能力,真诚听取群众意见心声,发挥群众创造性,维护群众正当利益,妥善处理矛盾构建和谐关系,进而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关心群众,建立良好党群关系;二是完善工作制度,通过推进党务公开,开展谈心交流,建立结对帮带机制,深化承诺践诺活动,让党员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实际难题;三是创新工作载体,通过建立工作室,设立轮班制度,定期为员工群众提供政策宣传、答疑解惑、心理辅导等方面特色服务,让党员的形象树起来,党组织的公信力强起来。

优化考评机制。一是科学设定考核内容,突出对基础资料的考核,如党员教育的长期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的制定和落实情况,同时突出对教育效果的考核,如党员的实际变化,党性修养的情况,员工群众的满意程度,以及整体道德水平状况等,还要突出教育保障措施的考核,如教育经费的使用、教育阵地和设施的建设维护,以及党务干部教育水平和能力等方面;二是要该井完善考核方式,对初期、中期和末期三个阶段考核侧重点和方式予以区分,通过理论测试、党员座谈、问卷调查等直观了解党员情况,通过基层走访、群众评议等客观了解党组织情况;三是合理运用考核结果,建立成果应用激励机制,把成果应用情况同党员干部考度考核、提拔交流结合起来,改变以往书面考评的传统方式,通过建立学分制等立体化评价体系,做到科学量化评估。

三、加强党员教育的启示和经验

坚持思想教育为先导。把思想教育作为党员教育的首要任务来抓,打牢企业发展的思想根基,着重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用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石油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企业文化等多种品德教育,引导党员把个人发展和企业命运连接起来,理解支持企业改革发展,增强爱岗敬业、以企为家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坚持服务大局为根本。针对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入手,明确教育培训的总体目标和子目标,从形式、内容、要求、评估四个层面细化措施,确保教育培训有的放矢。加大创先争优活动力度,引导员工在刻苦学习、科技创新、精细管理、挖潜增效、创造业绩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更好服务生产经营主责主业需求。

坚持丰富内涵为手段。从打造企业新现象、提升企业软实力、实现事业新发展出发,突出思想和行动相统一、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以牢记党的历史、增强党性意识等革命传统教育为主要手段,辅助开展激发新时代创业精神的爱岗敬业教育活动,营造广大党员带领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团结奋斗谱新篇的浓厚氛围,为实现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追求实效为目标。充分考虑不同群体党员特点,注重贴近广大党员的思想脉搏和现实需要,与时俱进推动党员教育,在培训内容上和方式上不断优化,采取问卷调查、座谈讨论等形式有针对性安排合成,将传统“上菜”培训模式转变为新型“点菜”培训模式,提升培训实用性和针对性,同时注重实行差异化教育培训,通过抓好基层党支部书记、新党员、老党员三个关键群体,不断提升全体党员的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