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瓦斯突出预警系统构建及精准预警效果研究
王天伟
国能神东煤炭集团哈拉沟煤矿 陕西省榆林市 719315
引言:
煤矿瓦斯突出是一种复杂而突发的动力灾害,常常在无明显前兆的情况下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随着深部开采程度不断加大,瓦斯赋存条件与应力环境日益复杂,传统依赖经验与单一指标的预警方式难以满足安全生产需求。如何构建能够动态监测、精准识别并及时预警的系统,已成为煤矿安全研究的关键问题。近年来,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预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尤其是多参数融合与智能算法的应用,为突破传统预警局限性创造了条件。在此背景下,基于多维度数据融合与精准预测的预警系统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为安全生产提供切实的技术保障。
一、瓦斯突出风险识别的关键因素解析
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是决定突出发生的重要物质基础,高含量与高压力条件下,煤体内部能量积聚明显,极易在扰动条件下迅速释放。地质构造对风险形成也具有显著作用,断层、褶皱及构造破碎带往往造成煤层结构不稳定,煤体透气性差,瓦斯难以有效扩散,从而增加了突出发生的可能性。应力环境同样不可忽视,深部开采条件下,地应力集中,煤体弹性能积聚显著,外部扰动极易诱发灾害。
煤层赋存特征对瓦斯突出风险具有直接影响。煤的坚硬程度、层理结构以及原生裂隙分布决定了瓦斯的赋存状态和迁移规律。坚硬煤层中瓦斯难以逸散,而软弱煤层更易在外部扰动下释放瓦斯并产生碎裂,从而加剧风险。煤岩力学性质的不均匀性使得不同区域的突出敏感性差异显著,需要结合矿井实际条件进行精准分析。水文条件的变化也会改变煤层的物理化学特性,含水率过高会降低煤的力学强度,增加瓦斯释放速率,从而对风险产生促进作用。
采掘活动本身是外部诱因的重要来源。掘进工作面在推进过程中,扰动范围不断扩大,煤体受力状态发生剧烈变化,极易触发突出。钻孔卸压、抽采瓦斯等防控措施若不到位,煤体内部瓦斯和应力难以有效释放,风险水平持续升高。此外,监测手段和技术水平也决定了风险识别的精度与及时性。传统单一参数监测方式难以全面反映实际情况,而多参数融合监测可实现对瓦斯、应力、地质结构等多维度因素的动态掌握,为识别和判断风险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依据。
二、多维度预警系统的构建与优化方法
多维度预警系统的构建依托于对瓦斯突出机理的深入理解,需要在多源信息的基础上形成数据驱动与机理模型相结合的技术框架。单一参数无法全面反映复杂环境下的风险状态,因此必须引入多维度指标,将地质构造、瓦斯含量、瓦斯压力、煤岩力学性质、地应力分布以及采掘扰动等因素进行综合集成。系统设计中需建立高分辨率的监测网络,通过瓦斯传感器、地应力测试装置、微震监测设备以及钻孔参数反馈等途径实现实时数据采集,从而保证风险识别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在数据处理层面,传统的线性分析方法已难以满足预警的精度需求,多维度系统需要引入大数据处理与智能算法。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时序分析与模式识别,可以捕捉异常波动特征,进而形成风险等级评估。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方法能够在海量数据中挖掘隐含规律,实现多参数的非线性耦合分析。基于这些模型的训练结果,可以不断修正和优化预警阈值,使系统具备自适应能力。地质模型与数值模拟方法的引入,则能够在空间维度上重现煤岩体的应力与瓦斯迁移过程,为多维度数据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撑。
系统优化过程中,参数权重的合理分配至关重要。不同矿井条件下,各类因素对瓦斯突出的敏感性差异明显,因此需要通过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等方法确定权重分布,使综合评价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预警模型不仅依赖静态参数,还应结合动态变化趋势,将应力集中过程、瓦斯涌出速率和微震活动频度纳入实时分析框架。在这一过程中,数据清洗与异常值识别是关键环节,保证输入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避免因噪声干扰导致的误判。在系统实现方面,信息集成平台的构建是实现多维度预警的核心。平台需要具备数据融合、风险计算、图形化展示和智能推送功能,使监测结果能够以直观的方式呈现给管理者。边缘计算与云平台的结合可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在矿井现场实现快速响应的同时,通过远程服务器进行深度分析与历史数据比对。预警信息不仅要涵盖风险等级,还应明确潜在危险区域和可能触发条件,从而为现场采取措施提供直接依据。
优化环节还体现在预警系统与防控措施的联动机制上。系统输出的结果应与通风调控、瓦斯抽采、卸压钻孔等技术手段相结合,形成闭环控制。通过动态调整采掘工序与安全措施,能够在风险水平上升时及时采取针对性操作,降低灾害发生概率。持续优化不仅依赖于技术本身的改进,也需要结合现场实践反馈,定期更新参数模型,提升系统适应性。
三、精准预警效果的验证与应用价值
精准预警效果的验证是评估系统可靠性的重要环节,其核心在于通过实测数据与模型预测结果的对比,确认系统对瓦斯突出风险的识别能力。通过在典型矿区布设多维度监测点,采集瓦斯浓度变化、应力演化、煤体声发射信号以及微震活动频率等关键参数,并将其与系统输出的风险等级进行匹配,可以清晰判断模型在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上的准确性。验证过程中,不仅关注预警是否提前出现,还需重视误报率和漏报率的控制,确保系统具备实用性。
在实际应用中,精准预警系统能够实现动态响应,对高风险区域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促使现场迅速采取抽采、卸压或调整作业方式等措施。矿井生产实践表明,该类系统能够有效缩短风险识别的时间差,避免依赖传统经验判断带来的滞后性。通过与通风系统、瓦斯治理设备以及安全管理平台的联动,预警结果能够转化为操作指令,形成完整的防控链条,从而提升灾害防治效率。
应用价值还体现在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系统运行后,突出的发生频率和强度显著下降,人员伤亡风险得到控制,矿井生产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增强。预警精度的提高使得过度防控和资源浪费现象得到缓解,在保证安全的同时降低了成本投入。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长期积累的数据和案例,系统不断优化自身模型,形成适应不同矿区特点的知识库,为煤矿行业的风险管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支撑。
结语:
煤矿瓦斯突出预警研究的核心在于多维度因素的综合分析与系统化建模。通过风险识别、系统构建以及效果验证,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技术框架。精准预警不仅提升了风险判断的科学性,还推动了矿井安全管理的智能化转型。在持续优化与实践应用中,该体系展现出广泛价值,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赵 旭 生 , 马 国 龙 , 周 密 . 煤 与 瓦 斯 突 出 智 能 预 警 方 法 及 系统 [J]. 矿 业 安 全 与 环 保 ,2022,49(04):150-156+162.DOI:10.19835/j.issn.1008-4495.2022.04.020.
[2] 谢凯熙 . 基于瓦斯涌出异常定量表征的煤与瓦斯突出预警方法研究及应用 [D]. 华北科技学院 ,2024.
[3] 宁小亮 . 煤与瓦斯突出预警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J]. 工矿自动 化 ,2019,45(08):25-31+37.DOI:10.13272/j.issn.1671-251x.17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