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关于国有企业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控工作实践探析

作者

柏敏

安徽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承包分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1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面临诸多新挑战,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防范成为事关企业稳定和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议题。有效防范和化解意识形态风险,不仅关乎企业自身健康发展,更是巩固党的执政根基、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必然要求。因此,深入研究和探索新时期国有企业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实践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价值。

1 新时期国有企业意识形态风险的表现与成因

1.1 主要表现

国有企业意识形态风险呈现多样性、复杂性特征。部分职工受多元文化和社会思潮冲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不深、信念不牢,出现理想弱化、价值偏离的现象。少数人员过度关注个人利益,轻视国家与集体利益,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不足。舆论层面,不实信息和错误观点借助内外网络交织传播,加剧对企业形象和内部稳定的负面影响[1]。例如,某些组织通过新媒体散布贬低国企、质疑公有制的言论,易引发职工思想混乱和价值迷失。

1.2 深层成因

外部层面,经济全球化与信息网络化加速价值观碰撞,西方意识形态以隐蔽方式渗透,持续影响职工认知;国内社会转型期矛盾交织,易诱发心态波动和认知偏差。内部层面,部分企业存在“重业务、轻党建”倾向,党建工作与经营融合不足,导致意识形态工作缺乏有效支撑;职工队伍结构多元,代际、教育背景及价值诉求差异显著,传统工作方式难以适应新变化,削弱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 新时期国有企业加强意识形态风险防控的重要性

2.1 维护企业稳健运营与高质量发展

意识形态领域风险若未得到及时有效防控,可能引发职工思想混乱、队伍涣散甚至内部冲突,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加强意识形态引导和风险管控,有利于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增强职工归属感和团队凝聚力,为企业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思想保障。

2.2 巩固党的执政根基与政治安全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企业党建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扎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确保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在国有企业得到贯彻执行,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发挥企业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具有深远意义。

2.3 引领企业文化与软实力提升

意识形态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辅相成。通过有效防控风险、弘扬正能量,能够塑造健康向上、凝心聚力的企业文化生态,增强企业的内在凝聚力和外部影响力,为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2]。

3 新时期国有企业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实践路径

3.1 健全意识形态工作机制

构建并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明确企业党委承担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制定科学合理、可量化的考核评价办法,将意识形态工作成效纳入党建考核与领导人员绩效评价体系。加强日常监督和专项督查,建立定期研判机制,对意识形态领域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处置。同步建立风险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舆情监测,提升风险识别与处置效率。

3.2 强化工作队伍能力建设

重点加强党务工作者和意识形态工作专职队伍的建设,严把政治关和能力关,选拔培养一批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工作骨干。通过持续开展政策理论、舆情引导、新媒体运用等专题培训,不断提升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实战能力。着力培育企业内部网评员和宣传员队伍,鼓励其主动发声、正面引导,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将意识形态教育纳入职工全员培训体系,创新形式载体,增强广大职工的政治敏锐性和风险防范意识。

3.3 创新工作方法与载体

积极运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开展意识形态宣传,推动党建动态、先进典型、政策解读等内容精准传播,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善于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职工思想状况,提升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贯穿于业务流程和管理实践,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示范岗等载体,激发职工干事热情。加强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打造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品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有效抵制错误思潮侵蚀。

3.4 深化内部沟通与协同治理

建立健全企业党组织与管理层、职工群众之间的常态化沟通机制,通过职工座谈会、民主议事会、谈心谈话等多种方式,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回应职工关切 [3]。加强跨部门协作,推动形成党组织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意识形态工作格局,凝聚风险防控合力。

3.5 拓展内外联动与资源整合

密切关注社会舆情和政策动向,增强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适应性。主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塑造国企良好形象。加强与党政部门、行业协会、社区等外部组织的沟通与合作,积极争取政策指导与资源支持,共同营造有利于企业稳定发展的外部环境。

结束语

做好新时期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事关全局、意义重大的政治任务。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风险防控,紧密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探索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建强工作队伍,切实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水平。只有持续强化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才能有效防范化解风险,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坚强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志国 . 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N]. 北京科技报 ,2025-08-04(004).

[2]金晗 . 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引领意识形态建设 [J]. 上海企业 ,2023,(11):48-50.

[3]赵炯 . 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把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向深入[J]. 中外企业文化 ,2022,(01):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