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难点分析
刘聪
南京孚邺置业有限公司
引言: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高层建筑以及地下空间的开发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房屋工程地下室具备一定的基础承载能力,同时也会被用于设备用房或者停车场等。该区域的环境较为潮湿,并且极其容易受到地下水的侵蚀和影响。如果防水测试不到位,便会形成一系列的渗透问题,如墙面发霉或者设备损坏等,进而威胁到建筑设施结构的安全性,缩短建筑设施应用年限。所以企业要做好地下室防水施工,针对施工难点,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1 房建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的价值意蕴
1.1 保护地下室结构与设备
通常情况下,房建工程地下室的位置会设置通风、给排水等多类设备与管线,这些管线与设备的运行会影响到建筑设施的整体运营状态。这些设备与管线一般会以金属材质为主,这类材料长时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形成铁锈腐蚀等的情况。通过开展一系列的防水处理工作,有效隔绝地下水和地下室内部的联系。建立较为干燥的工作环境,保护敏感设备。防水层会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以及防震减振功能,可以避免地下室的机电设施受到水分的侵袭和影响,让其设备及管线的应用年限变得更长。
1.2 保证地下室的使用寿命与安全性
科学合理地开展地下室防水施工活动,可以有效降低地下室内部结构发霉、脱落等问题的发生概率。隔绝地下室和外部地下水的联系,避免水分由墙体或者地面渗入建筑设施结构之中。在实际作业阶段,工作人员需要严格依照项目作业规范标准,选择适宜的防水材料。其材料要具备一定的抗腐蚀性能,表现出良好的黏性特征。这样基层表面就可以和这类材料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提高结构表面的摩擦力,避免接合面受到外力渗透等因素的作用下而形成剥离脱落的情况。通过科学精准地进行地下室防水施工,会让其内部环境以及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时间变得更长。
1.3 降低整体建筑的运行与维护成本
地下室防水施工的质量会影响到建筑设施后续运行维护的状态,一旦地下室产生了渗水漏水等的情况,那么地下室的功能区域应用状态便会受到影响。结构疏落以及发霉问题也会变得比较严重,同时也会影响到该区域内各类金属材料设备及管线的应用年限,防水层在脱落后需要及时借助人工等多种形式维修养护,这就会耗费一定的后续养护费用。通过科学的开展防水施工活动,可以高效地隔离外部地下水,让地下室环境能够保持良好的干燥状态,降低渗漏故障问题的发生概率。使用黏附性能较好且强度达标的防水材料,严密封堵交界面,同时检查防水层的密实度,利用这种施工办法降低建筑设施后续维护成本费用。
2 房建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难点
2.1 基坑底板防水难点
首先,基坑排水系统设计合理性。工作人员在设计基坑排水系统时,需要综合性分析建筑设施,复核地质条件等多类影响因素,保障排水系统能够有效应对不利的地下水状况。科学计算预期水流量,适当修改或者应用Darcy 定律,由此准确预测特殊环境下基坑底板的排水要求。采取现场测试或者模拟实验的方式验证项目设计的合理性,使其系统能够较好地应对地下水位产生的变化。即便遇到了极端恶劣的天气,也能够始终维持良好的排水性能,防止水分经由基坑底板渗入地下室。并且在设计系统时还应当综合性分析其长期运转的稳定性与可维护性,让系统能够在建筑设施的应用年限内保持有效的运转状态。
其次,防水层与基础接触面融合质量。基础结构和防水层的黏结度会影响到防水系统的耐久性,所以为了能够提高其具备的黏结效果,要分析材料的特性以及使用方法,让接触面具备较强的持久性与兼容性。在理想的状态下,防水层需要贴合基层表面,不存在任何的空隙或者,这样才能够避免形成裂缝或者剥离性的问题。因此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一般会采取剪切强度测试等多种形式,综合性评估防水层和基础接触面的融合质量。防水层的黏结质量会受到环境条件、防水材料类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开展项目施工活动之前,需要彻底清洁接触面,选择具有一定兼容性且能够适应当地环境的防水材料,严格依照制造商的说明书进行施工。
2.2 地下结构体防水难点
首先,墙体与地板、楼板防水接头处理。该项处理工作开展的难度会比较高,这是因为不同接头处的位置由于结构或者材质等因素,使其位置形成了渗透的高风险区域。想要保障接头处防水层的连续性以及密封性,那么就需要建立完善的防水系统项目设计方案。施工团队应当综合性分析接头位置的应力集中情况,考量结构沉降以及热胀冷缩等因素产生的影响,使用适宜的材料,使其能够达到项目防水标准。在处理接头时,有效进行力学分析,借助科学公式合理计算,并且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接头防水层的性能,可以使用塑性或者弹性比较强的密封材料,由此去填充接头缝隙。应用机械固定或者黏合剂的办法,让其和主体结构足够牢固。并且在施工时,还需要严格控制接头表面的干净度以及湿度等,使得材料的连接效果变得更好,有效解决墙体与地板、楼板防水接头的处理难题。
其次,管线、开口处防水接头处理。该项处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可以较为精准地施工。这是因为这些区域一般是穿越或者接入点,所以水分容易在该位置渗透。在进行该区域设计的工作时,要确保防水层具有连续性以及不间断性的特点,这样可以避免水分由这些薄弱的环节进入结构体的内部。在处理该问题时,构建适宜的力学模型,由该模型来预测并解决潜在的渗漏问题。使用复杂应力函数,精确描述区域的应力情况。之后需要应用灵活性比较强的密封材料,保障机体和材料处于良好的粘结状态。同时在施工时还需要控制好密封材料的应用量以及固化条件,防止由于材料收缩或者老化而形成密封失败等的情况,定期检查维护,保障管线以及开口处的防水性能能够始终处于一种长效稳定的状态。
3 房建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难点的应对措施分析
3.1 明确各施工环节质量检测标准
合理设定各项施工环节的质量检验标准,其标准需要包含材料选择、最终效果评估等多项因素,保障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并且在选择材料时,应当严苛测试防水材料的耐久性、附着力以及抗渗性,使其能够符合项目设计要求。在施工时,实时监控防水层的均匀性、厚度以及接缝处理等关键环节,及时纠正偏差,避免其形成质量问题。在具体施工阶段,要强化施工管理工作开展的力度,编制更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得其工作流程更加简洁,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细节处理得到位。在完成项目施工任务后,采取红外线监测、水压试验等多种形式,全面评估防水效果,防止其产生渗漏点等情况。在设定检测标准时,综合性考量定期检查以及长期维护的需求,为后续开展的防水问题处理工作提供指导与帮助。
3.2 加强地下水文地质条件评估研究
综合性评估地下水文地质条件,了解该区域地下水流动的特性以及地质结构等。收集汇总相关的地下水历史信息以及降雨量记录,保障这些关键信息的准确性。对这部分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准确预测地下水对地下室造成的潜在影响。应用现代地质调查技术,融合数值模拟以及地质统计等多种方式,精确地模拟并预测地下水流动以及压力分布状况,保障防水设计方案的适应性与前瞻性。
结语:
综上所述,房屋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的难点较为复杂,所以企业在具体施工阶段需要综合评估该项目所处的地下水文地质条件。做好合理设定质量检验标准,应用相应的防水材料优化地下室结构。明确防水施工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分别由施工工艺控制、质量检测等多方面入手,同时企业还需要积极学习先进的工艺技术,做好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以及专业素质水平。切实保障建筑设施的安全性,给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 宋庆松 . 房建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难点分析 [J]. 建筑与装饰 ,2024(4):139-141.
[2] 赵 启 凯 . 房 建 工 程 地 下 室 防 水 施 工 技 术 难 点 分 析 [J]. 石材 ,2023(9):78-80.
[3] 温育军 . 房建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难点分析 [J]. 世界家苑 ,2024(2):34-36.
[4] 刘前定 . 房建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难点 [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24,12(34):7-9.
[5] 罗世文 . 简谈房建施工中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重难点 [J]. 大众标准化 ,2022(15):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