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消防执法规范化问题分析

作者

任航

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 邵阳 422000

当前,频繁发生火灾事故屡见不鲜,时常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成为人们生活中关注的焦点事件。这些事件不仅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对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构成较大的威胁,影响了社会对消防安全环境的信心。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群众法治观念不断增强,人们对火灾背后消防执法和消防责任追究相关问题更加关注,这些都对消防执法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依法行政执法,狠抓责任落实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化消防安全责任体系,认真落实党委“七议”制度要求,充分发挥党委核心领导作用。消防救援部门行政主官是防火工作第一责任人,精准研判火灾形势,聚焦重点领域风险,牵头制定落实火灾防范和监督执法工作措施。深刻吸取近年来火灾事故教训,针对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和执法薄弱环节,积极采取“双随机”监督抽查、专项检查、联合执法等监督管理方式,提高执法效能,保证消防执法工作的有序推进。

2 消防执法规范化的重要性

消防执法规范化不仅是我国社会法制的需要,也是消防队伍执法工作的必然选择。只有保证消防执法工作规范严谨,才能维护消防队伍的良好形象,树立人们对消防执法工作的信心。同时,消防救援工作也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关注的焦点,只有规范灭火救援流程,提高救援效率和标准,才能够有效解决社会矛盾,回应人民的期盼,实现社会消防管理有序发展。

3 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存在的问题

3.1 消防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对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消防法律法规的立法建设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先后于 1998 年、2008 年、2019 年和 2021 年进行多次修订,旨在加强消防工作法制性,保持内容与时代相适应,解决社会发展中产生新问题、新矛盾,避免对消防执法工作造成阻碍。然而,面对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新业态、新材料、新模式层出不穷,对消防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提出了新的挑战。现有的法律法规并不能全面打击消防违法行为,消防执法人员面对近年来社会发展产生的社会矛盾和新生事物无法达到理想的行政法律制裁效果。同时依然存在以罚代管、迫于监管责任回避监管的现象。

3.2 消防安全管理责任边界尚未不明确

在消防队伍改革转隶后,部分消防管理职能转为住建部门负责,在落实法律法规、消防执法和信息资源共享方面并没有达到 1+1 大于2 的效果。消防队伍脱离公安部门后,基层派出所消防监管职能进一步削弱,基层政府部门并没有在编制、人员和经费方面予以消防部门有力支持。消防执法相关配套法律法规没有跟进修订,造成部门责任边界模糊,在住宅小区、居民自建房、“九小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监管缺失的现象。

3.3 消防执法人员严重不足

当前,我国消防执法队伍人员不足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消防执法工作的发展。消防监督管理人员占全国人口的比例远远低于至发达国家。在此背景下,消防救援队伍执法人员疲于应对繁杂的工作任务,很难主动的发掘整改火灾隐患,更无法开展创新性工作,一些社会顽疾矛盾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消防执法大安全的工作模式尚未形成,部门联动工作机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部分消防执法人员因为专业不熟悉,工作经验欠缺,造成执法不严不公,影响了消防执法工作的严肃性,

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4 消防执法规范化措施

4.1 全面推进执法正规化建设

全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消防监管工作,对社会单位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执行《消防执法公示公开制度》、《消防救援机构法制审核、审批和集体议案工作规范》和《消防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三项制度”。明确法制审核的工作机制,基层配置法制审核人员应当占本单位执法人员总数的 25% 。依托消防监督管理系统及移动执法终端实现消防执法数据资料的全过程记录和可回溯管理,进一步提高消防执法规范性、严肃性。

4.2 加强与检察机关的联系合作

消防救援部门需加强与检察机关联系合作,在做好消防安全综合监管工作的前提下,借助检察机关监管职能,在重大火灾隐患整改、火灾事故责任追究、“三管三必须”责任履行等方面,分解任务、提供线索,打通办案路径,引入司法力量,助推消防行政和刑事执法,改变消防部门单打独斗的模式,建立健全与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的有效衔接,积极破解公共消防安全监督管理难题。

4.3 规范消防执法环境

规范消防执法环境,有利于实施消防执法规范化管理。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的作用。首先,建立执法公开和案件报告制度,应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建立行业部门执法规范化管理手册,让企业管理消防工作有据可查,有法可依。其次,落实优化经济环境相关政策,规范裁量基准执法意见,建立小微企业和非重大火灾隐患单位首违不罚、免罚轻罚制度,消防执法人员在执法工作过程中,应当采取亮证执法,建立全过程执法记录制度,杜绝随意、恶意执法。

4.4 加强消防监督管理队伍的教育培训

消防监督执法部门的流动性较大,人少事多的问题暂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在此背景下,提高消防监督管理队伍执法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大力鼓励消防执法人员考取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法律,职业资格等行业证书。凡是未能取得执法资格的人员一律不得从事消防监督检查、行政许可、火灾事故调查等相关执法工作,从源头上保证消防监督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保证执法工作的高标准开展。

5 结语

消防救援队伍始终坚持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强抓政治建设和执法规范化工作深度融合,坚定落实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正确方向。当前,全国消防救援队伍正处于改革转隶后“超编消化”工作的关键时期,通过加强消防执法队伍建设,健全消防法律法规,建立执法全过程考评机制,优化消防执法环境等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消防执法队伍的专业水平,提高我国消防安全管理现代化水平和依法履职能力。

作者简介:任航,湖南长沙人,湖南省消防救援总队,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业技术三级指挥长,邮编: ;邮箱:rha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