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文明互鉴视角下的桃花坞年画设计创新

作者

冯缘

苏州大学 江苏苏州 215031

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一步发展,文明互鉴已成为全球热点话题。文明互鉴即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借鉴交流,习近平主席曾在 2014 年 3 月 27 日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首次提出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1],并在之后多次强调文明互鉴对文明发展的重要性,引起全球共鸣。而随着我国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促进其在新时代的进一步传承与发扬,从设计角度出发运用文化互鉴的方式,通过不同文明设计手法的相辅相成,探究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赋予其新活力,也是一种有效的保护与传承手段。桃花坞年画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在互鉴设计创新中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

1 桃花坞年画概述

桃花坞年画是江南地区的民间木版年画,其制作工艺工序繁多复杂,画面鲜艳丰满,描绘了民众生活、城市风貌、风俗信仰等题材,独具地域特色与人文特征。随着时代变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桃花坞年画也与政策风尚相接轨,被赋予了崭新的题材内容 [2],展现了其能顺应时代潮流、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2 桃花坞年画与达达主义拼贴互鉴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新时代的设计师们对桃花坞年画展开了多角度的创新设计研究,不管是用现代风格表现桃花坞年画的原有题材,还是用桃花坞年画风格趣味表现当代题材,都是文明互鉴的表现,为桃花坞年画的设计创新提供了实践经验。而作为现代艺术风格之一,达达主义兴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主要表现在虚无、讽刺、反叛等思想态度的共识,源自当时人们对战争的不满,也体现了当时青年人思想文化上的空虚和不足。艺术家们遵循机会性和偶然性[3],将达达主义表现在音乐、文学、绘画等多种方面,拼贴是他们常见的表现手法之一,如马塞尔·杜尚的装置艺术作品《现成的自行车轮》,运用自行车车轮、板凳与光影投射显示出独特的几何图象。达达主义也不乏优秀的平面设计师,他们运用纸张、报纸、照片、信件等日常平面材料创作作品,表达他们的理念或追求,如汉娜·霍克的《用达达菜刀切除德国最后的魏玛啤酒肚文化纪元》运用了开创性的蒙太奇方法 [4],反映社会政治、表达自己的思想倡议。

虽然达达主义拼贴的设计风格与所传达的玩世不恭、随性甚至有些消极的思想似乎也与桃花坞木版年画格格不入,但其破坏传统艺术的生成方式与价值观,让艺术表现方式进一步延伸,对原有事物进行创新改造、赋予独特思想的手法和特点为桃花坞年画的互鉴设计提供了可行性。通过进一步探索,笔者发现了桃花坞年画与达达主义的更多共通之处,两者都能反映现实题材、表达倡议与态度,可以通过结合两者表现现实风貌的方式进行设计创新。在设计手法上,将达达主义拼贴手法与桃花坞年画相碰撞,设计手法较以往设计更为新颖。通过提取桃花坞年画和达达主义拼贴的共同点,保留呈现两者特色,进行文明互鉴设计。

3 文明互鉴视角下桃花坞年画设计实践

本次实践选取《寿字图》作为桃花坞年画与达达主义的互鉴设计对象。《寿字图》以一个青绿色底的“寿”字占据整个画面,“寿”字中绘制了传统神话中与福寿相关的人物,如西王母、八仙、福禄寿星等,并搭配运用了红、橙、紫红、黄等鲜艳色彩,人物神态生动,整体布局紧凑,给人以饱满充实、吉祥满溢之感。

福寿是桃花坞年画乃至中华传统艺术中常见的表现题材,而在当代年轻人中却逐渐产生了不同的表现方式。随着学习、就业、生活等方面的诸多压力日渐增大,很多年轻人或多或少出现了拖延症、渴望暴富与懒惰并存等矛盾的现象和状态,充满了有趣的荒诞感。而达达主义又是一种表达对现实荒谬感受的艺术,因此笔者决定运用达达主义的材料与表现方式设计一款更符合当下年轻人状态的《寿字图》。保留《寿字图》中人物排列与色彩,根据人物的神情状态展开联想并构思每组反映的现实主题。运用手绘与拼贴结合的方式,让画面在保留原有人物特色的基础上充满诙谐感。

《标签寿星》中的元素也可应用于文创,主要产品为广泛意义上的各类学习生活用品,如文具、饰品等等,这些产品受到手帐文化、潮玩文化等近几年在年轻人中新兴流行的亚文化影响,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应用于此类载体,表达个性、增加使用乐趣的同时引发大众对这些现象的重视与思考,呼吁大众探索出适合自己、更加健康的疏解生活压力的方式,成为有态度、会生活、爱自己的“寿星”。

《标签寿星》设计(图片来源:笔者自制)

4 结语

桃花坞年画作为江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与文化传承价值。在文明互鉴视角下,将桃花坞年画与达达主义拼贴相碰撞,将《寿字图》的原有理念与现代年轻人生活现象相结合进行设计,并应用于文创产品中,可以为桃花坞年画赋予全新内涵,创造具有突破性的艺术作品,进一步激发桃花坞年画的生命力,促进其在新时代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2014 文明宣言——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 [J].文明 ,2017(03):42-55.

[2] 王左佐 . 最是桃红对柳绿——评《桃花坞新年画六十年》[J]. 出版广角 ,2018(23):93-94.

[3] 王 佳 芃 .“ 网 抑 云 ” 达 达 主 义 在 21 世 纪 的 新 表 现 [J]. 艺海 ,2022(03):75-78.

[4] 杨艳 . 汉娜·霍克的“新女性”摄影蒙太奇 [J]. 艺术品鉴 ,2016(0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