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与防范
张春柳
重庆市呵护您保安服务有限公司 400000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环境非常复杂,有各种安全隐,做好安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施工单位要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严格落实防范措施,可将风险事故发生率控制在最低,以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
1. 施工现场材料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中,做好施工现场材料安全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材料安全管理办法》中明确,施工现场材料按照其所发挥的功能以及性质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可燃材料、易燃材料和不燃材料,并且其中详细介绍了存储这些类型材料的方法以及管理要求。
可燃材料和易燃材料的区别在于,可燃材料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燃烧,易燃材料容易引发火灾且蔓延的速度快 [1] 。虽然可燃材料比易燃材料安全,但是都有发生火灾的风险,需要存储在防火仓库中,而且由专门的人员看守仓库,同时还要配备专门的消防设施,为材料以及人身安全提供保障。
不燃材料不容易燃烧,可以在专门的存放区域存放。此时,要注意有害材料与其他材料要分开存放,不能混杂。
此外,材料的采购以及验收的过程中,要严格把关,且用于施工之前要做好质量检验,确保采购的材料各项指标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验收人员对材料质量仔细检查看,确定其使用安全之后签字确认。
2.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防范
施工过程中,现场有诸多安全风险因素,诸如人为因素、物理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针对这些风险,要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
(1)构建社会技术管理体系。将完整的社会技术管理体系建立起来,以对安全技术规定的执行情况监督,及时消除可能存在的风险。
(2)实施有效的安全行为。施工单位要求所有的员工开展工作的时候,严格按照规定的安全操作标准实施,还要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帮助员工树立安全意识。
(3)加强质量控制。建筑施工质量的提高,对于潜在的安全漏洞要及时发现并科学处理,对事故发生的几率控制在最低[2] 。
(4)定期检查与维护设备。建筑施工中,机械设备是重要的工具。使用之
前要认真检查,保证其正常发挥功能,有很高的安全可靠性。对于各种施工设备,要基于不同类型的施工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其健康性。
3. 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施工单位加大安全培训力度,实施技术指导,施工人员按照正确的方法操作。同时,还要设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参与安全管理,对于表现良好的人员予以奖励,违反安全规定的人员予以处罚。
4. 应用先进技术提升安全性
人工智能技术逐渐普及,合理应用可快速识别施工现场的风险点,对工地状况实时监测。比如,应用视觉技术可对设备的运行状态以检查,运行智能监控系统对施工人员操作的整个过程追踪,明确是否符合安全规范。
在施工现场部署传感器网络,对施工现场的环境参数实时监控,诸如温度、湿度以及气体浓度等,准确把握环境变化情况,采取预防措施。
5. 建立健全应急预案
制定详细的应急方案,一旦发生意外能够快速应对。安全管理人员要经常性进入现场巡查,如有隐患能够及时发现并整改。
同时,还要定期组织模拟演练,让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对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流程充分熟悉并提高运用能力。
结束语:
通过研究明确,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风险因素多,安全管理是第一要务。具体的工作中,要对施工现场材料实施安全管理,采取施工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定期组织施工人员接受安全教育培训,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并将应急预案建立起来并不断健全,形成一个全面覆盖的安全管理体系。这些措施严格落实,可将施工风险发生率控制在最近,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 邹爱军 .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模式比较与优化策略探究 [J]. 房地产世界 , 2024(15) :91-92.
[2] 李健 , 唐国强 .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控制与相关技术研究 [J].建筑与装饰 , 2023(2):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