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及管理分析

作者

张艳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引言

在全球能源需求持续增长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关键项目,其重要性愈发凸显。水利水电工程不仅是提供清洁能源、保障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核心支撑,更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然而,这类工程施工环境复杂,涉及高空、临水、爆破等高危作业,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人员生命、工程进度与质量。因此,深入探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以及管理的保障措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的重要性

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施工安全技术是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基础,通过采取严格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可以有效的防止和避免施工中出现的事故,使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工程按期完成。保护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环境复杂,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安全技术的实施可以降低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降低施工成本: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会引发施工中断、设备损坏、人员伤亡等问题,导致施工成本的增加,而加强施工安全技术管理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进而降低施工成本。维护社会稳定: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范围大,施工安全直接关系到周边环境和社会稳定,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会引起社会不安,影响社会稳定。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施工安全技术的持续研究与改进,有助于推动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创新与进步。

2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分析

施工安全风险预警不足。水利水电工程的高危作业环境对安全预警的实时性要求极高,传统定期监测模式存在明显的时间盲区。在某高边坡施工中,边坡高度达 150m ,采用传统的每周两次全站仪监测方式,当某次监测发现坡顶位移达 5cm 时,实际位移速率已超过预警值,但由于数据采集间隔过长,无法确定位移突变的具体时间点,只能紧急撤离所有作业人员并暂停施工。后续通过安装自动化监测设备发现,该边坡在暴雨后 12 小时内曾出现 2cm 的瞬时位移,这一关键数据的缺失使安全决策滞后约48 小时。

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及管理的重要性

3.1 爆破器材管理

首先,在采购与运输方面,爆破器材的采购应选择具有合法资质的生产厂家或供应商,严格按照公安机关的审批数量进行采购。在运输过程中,必须使用专用的爆破器材运输车辆,车辆应具备防火、防爆、防盗等性能,且按规定路线行驶,不得在人口密集区、重要设施附近停留。例如,运输炸药和雷管的车辆应分开行驶,保持安全距离。其次,应建立专门的爆破器材仓库,仓库应选址在远离居民区、交通要道和重要设施的安全区域,且符合防火、防爆、防雷等要求。仓库内的爆破器材应分类存放,严禁混存,严格执行出入库登记制度,确保爆破器材的流向清晰可查。

3.2 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级人员安全责任

施工企业需构建层级分明、权责清晰的安全管理体系,形成“企业统筹规划、项目具体实施、班组直接落实”的三级联动机制。企业层面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行业规范,制定覆盖全流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从管理层至一线作业人员的职责边界,建立安全生产责任清单与考核评价标准。在项目执行中,实行项目经理安全责任制,由项目经理牵头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将安全目标分解至各施工阶段,并与分包单位、劳务队伍签订安全生产协议,确保责任链条无缝衔接。针对关键岗位人员,如安全总监、班组长等,需细化其监督、检查、整改职责,通过定期召开安全例会、开展履职评估等手段强化责任落实。此外,企业应建立问责追溯机制,对安全事故或隐患未及时处理的责任人实施分级追责,形成“责任倒逼、压力传导”的管理闭环。通过系统性制度设计与动态优化,实现安全管理由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的根本

性转变。

3.3 提高设备材料管理水平

工程管理部门需要通过下述措施进行材料采购管理以及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由施工企业主导,建立供应商认证评估体系,从生产能力、技术资质、合作履历等维度进行打分评级,形成分级授权名单,是企业优化材料采购的有效措施。其中,作为施工企业战略合作伙伴的供货商应当成为水利水电工程的主要供货商,为改善合作关系,企业应当主动缩短材料的付款周期,提高企业与供货商合作的稳定性。针对规模较大的水电工程,需要在中央辐射区设主仓存放大宗建材(水泥 / 钢材),施工点周边布局微型周转仓储备配件辅材,并引入材料动态管理系统,及时了解材料使用情况,并在材料储备不足时及时报警。

3.4 引入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和方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应用信息化技术。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施工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施工安全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分析和处理,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信息系统对施工现场的人员、设备、材料等进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培训的覆盖面和效果。推行安全标准化管理。按照国家和行业的安全标准,制定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规范施工安全管理行为。建立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标准化管理,提高施工安全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加强对安全标准化管理的考核和评价,推动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3.5 完善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机制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事关社会公共安全,必须不断完善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机制。要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理顺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充实应急救援专业力量优化应急物资装备配置,加强应急救援实战化演练,切实提高应急处突和快速响应能力。一旦发生事故,要本着科学严谨、依法依规的原则开展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厘清相关责任,依法实施严肃惩处和问责,并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建立事故案例档案,用制度措施堵塞管理漏洞,杜绝同类事故重复发生。只有应急处置、查处问责、反思改进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形成常态长效的安全预防机制。

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属于一项庞大的工作,要从各方面下手,不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健全体系,优化人员水平,进而做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以后随着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也会碰到不少挑战和机遇,在不断地探究过程中,我们期待能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优良,快速创建赋予更多助力。

参考文献:

[1] 钱淳,严岳同 .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构建研究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5(6):226-228.

[2] 傅良 . 水利工程施工中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策略分析 [J]. 水上安全 ,2024(24):151-153.

[3] 黄银香 .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4(28):25-27.